陳佩
正值春天,走在荊州市公安縣埠河鎮東湖村的通村公路上,兩側的油菜花香沁人心脾,一幅“產業興”“村莊凈”“鄉風美”的斑斕畫卷徐徐展開。
過去,這是一個信訪矛盾突出的軟弱渙散村。16年前,鄭華平在老支書的勸說下,放棄在外經商的大好前景,毅然回鄉。2018年,鄭華平當選為東湖村黨支部書記,面對這個每年將近百余起信訪件的“頭疼村”,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慢慢改變這種狀況,讓村里能夠專心發展村集體經濟。
他首先“盯上了”全村有名的上訪戶薛德春。早年,薛德春因失獨心理壓力極大,對政府滿腹怨氣,整日上訪,鎮村都不得安寧。于是,鄭華平一有空就到薛德春家中談心,逢年過節,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團聚小酌。得知薛德春夫妻倆生活困難,每次村里需要聘請雜工時,鄭華平都特意喊上他,為他貼補生活開支。日復一日,薛德春的內心被慢慢感化。如今,薛德春成了村里的“最美調解員”,每年由他調解的矛盾糾紛達10余起。
村里還搭建起了村民調解工作室,組建了調解員隊伍。在組長鄭華平的帶領下,全村的矛盾調解成功率達到98%以上,也開創了東湖村矛盾調解“1+1+N”模式,達到了幫扶一人、穩定一方的效果。
“三年后,我要讓東湖村在外打工的游子們對我們這片土地刮目相看。”為了承諾,鄭華平終日奔波,爭取資金和項目,向朋友“討”來了通村路燈,靚化了新村部,引進了牧原集團生豬養殖項目,村集體經濟由負債一躍結余100多萬元。大伙說,鄭書記是個好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