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江寧

“我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每當透過鏡頭看著它們(兵馬俑)眼睛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它們的呼吸,那一刻站在我面前的不是陶俑,而是祖先!”熱播的文化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讓一位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寶藏”攝影師趙震登上熱搜。
他是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文物攝影師,為拍一張照片甚至要等一年。除了給兵馬俑拍照,趙震還憑借一支畫筆復活了博物館里的“戲精”,每天通過漫畫“秦俑說”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征服了許多網友的心。
從1997年至今,趙震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了20多年。他在信息資料部擔任攝影師,主要工作就是為兵馬俑拍“證件照”。在我們看來,兵馬俑大同小異,但其實長相各不相同,每個俑都有自己的考古編號、庫藏編號,以及狀況介紹等。這些文物檔案的總和,稱之為“文物總賬”。它像一個戶口本,家里添丁進口都要補充更新信息。每一尊俑的保存現狀、是否經過修復、是否參加外展、是否有新俑出土,都要重新記錄。
趙震和同事一直在給兵馬俑的“總賬”做新的補充。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完成了一號坑862尊陶俑的拍攝。這些兵馬俑的定妝照,很大一部分都是趙震拍的。
在趙震心中,拍攝兵馬俑比拍攝姑娘或者美景的難度更大。拍攝時,趙震需要戴上護具下坑,每天工作4到6個小時,一天下來要走幾萬步。不停地站起來,再蹲下、跪下,見縫插針,經常是灰頭土臉地出來。俑坑的環境溫差比較大,像一號坑,被稱為“減肥訓練班”,一個夏天下來,可能會瘦十幾斤。冬天冷,但衣服不能穿得特別臃腫,否則會威脅到文物的安全。坑道離隔墻只有十厘米,帶著相機根本進不去,只能用高像素的手機。趙震說,好處是可以語音識別,拍照!拍照!一天要喊幾千聲。
俑坑嚴禁使用閃光燈,有時為了給一張照片找到最美的自然光線,趙震甚至會等一年。尤其是在冬至前后,陽光最漂亮。
為了等待兵馬俑每年的“最美時刻”,趙震12月底會去蹲坑,從下午兩點到太陽西落,哪怕一年只能拍出兩張這樣的照片,他都覺得非常值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趙震一邊整理著電腦里兵馬俑的照片,一邊想著:現在博物院閉館了,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大家知道兵馬俑的美呢?畫畫是他平時的業余愛好,于是萌萌的小俑出現在他的一張張小畫里。他牛刀小試,將兵馬俑繪制成動漫形象,傳播防疫小知識,讓大家“勤洗手、多通風”。這組漫畫發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很受網友們的歡迎,有人留言說:兵馬俑“活”了!
趙震有了更大的信心,在博物院的鼓勵下,他開設了“秦俑說”漫畫專欄,跟大家分享秦漢文化的一個個知識點。這些歷史知識在小俑的解說下,吸引了上十萬網友每天到公眾號打卡,大家都想追看小俑的下一個故事。截至2020年12月,趙震畫了300多張畫。秦兵馬俑、東漢說唱俑、西漢長信宮燈……以文物形象作為漫畫主角,趙震憑借一支畫筆復活了博物館里的“戲精”。
網友了解了這些歷史文化,覺得國寶特別美。趙震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基因和我們的血脈,和這些國寶產生了共鳴,從而獲得文化認同感。這就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