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楊

摘? 要:出口退稅制度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廣泛應用的一種稅收制度,其主要作用在于支持本國的出口產品能夠在國際貿易環境下公平競爭,是一種有利的稅收措施。我國于上世紀80年代實施這項制度,發展30余年,這一過程中也進行了多次的改革和調整,逐漸趨于完善。該項制度的實施有助于推動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對出口商品的結構及產業結構進行合理優化,對于推動經濟的發展來說具有積極作用。基于此,本文對出口退稅政策的作用以及對貿易的影響展開分析,通過出口貿易增長、方式以及商品結構等幾個方面對出口退稅政策的貿易效應進行全面分析。
關鍵詞:出口退稅;政策;貿易方式;效應分析
對各國政府來說,因為國際貿易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并且具有變化波動大的特點,所以實施出口退稅政策十分重要,成為各國重要的一項貿易調控政策,也是貿易調控的重要手段。同時,不同出口退稅政策對出口貿易產生的影響各不相同,我國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多表現在規模、方式以及商品結構等諸多方面,下面本文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一、出口退稅政策對我國出口增長造成的影響
近些年來,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以及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出口貿易的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大,獲得的經濟效益也呈持續增長的趨勢,因此推動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深化。目前很多研究學者致力于研究出口退稅額及出口增長的關系,并作出詳細分析。為了能夠進一步證明出口退稅對出口貿易產生的影響,本文以1994年到2019年相關數據為基礎,全面分析出口退稅和貿易增長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出口退稅額同貿易總額的關聯性。
1.出口退稅率同出口貿易增長率關聯性分析
現如今我國出口退稅率已經通過多次的完善和調整,目前的稅率于2018年根據國際通行做法制定為15%。同時我國也對一些局部稅率進行了調整,或上升或下降,均為結合通行做法制定,有助于推動出口貿易的發展,進一步優化出口退稅政策,取得明顯的成效。從宏觀角度進行分析,我國出口退稅率呈全面上調的趨勢。之后對出口貿易增長率進行分析,因為前者的不斷上調,整個2018年的出口貿易額為16.42萬億元,同樣呈增長趨勢,2019年高達17.23萬億元,相比2018年同比增長5%。因此,通過上述結果可知,我國對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對于出口貿易額的影響有一定的影響,前者的升高也會促進后者的增長,因此兩者存在密切的關聯性。2009年為了能夠進一步確保外貿的穩定發展,我國政府主要使用分批上調的方法,使出口退稅率有效提高,進而使外貿出口的增長率有效提升,加大對外貿發展及出口的保護力度。2020年我國各個出口外貿企業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十分嚴重,為了能夠解決相關經濟壓力問題,推動外貿的穩定發展,政府主要采取的措施為提高一些出口產品的退稅率,例如外貿大省之一的廣東省出口商品受益,使出口企業的壓力得到緩解,有助于促進企業的發展。
2.出口退稅綜合同出口貿易總額之間的關聯性
我國出口退稅有著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從大局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出口退稅政策的實施對于推動我國出口的增長效果理想,對于促進外貿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些年來我國外貿出口持續上升。但是,如果只對出口退稅率的角度進行分析,探討政策對出口貿易產生的影響,無法全面體現退稅總額和貿易總額的關聯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對兩者之間的關聯性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同樣以1994年到2019年相關數據為基礎,該過程中我國貿易總額的增長趨勢與出口退稅總額增長趨勢大致相同,但是兩者的增速存在一定的差異。對總量進行分析,我國1994年退稅額為450億元,2000年增長至810.4億元,2019年已經超過2萬億元,對于推動國民GDP具有重要作用。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1994年到2000年的增長幅度非常低,小于1倍。但是2001年到2019年的增長幅度非常之大,約為19倍。同時通過對比可知,在上述年限中,多數情況下出口退稅總額增長情況高于貿易總額的增長情況,但是不能一概而論,其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1996年、1997年、2004年的出口退稅額增長幅度均低于出口總額。主要影響因素較多,例如我國對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出口退稅制度的改革以及外貿環境的影響等均會對兩者的關系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上述結果也說明出口退稅對我國的貿易有較大的影響,但是其并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所以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這樣才能有效把握兩者的關系。
出口退稅對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也非常大。結合相關數據研究,出口退稅的增加主要表現在其政策指引作用方面,出口退稅額增長也會導致出口貿易總額的增長,兩者為1:0.34的關系。
二、出口退稅政策對我國出口貿易方式產生的影響
自從發展至今,我國出口貿易的常見方式為常規貿易和加工貿易,其中加工貿易也可以根據其性質細化為進料加工貿易出口以及來料加工貿易出口,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上述貿易方式。
1.出口退稅政策和出口貿易方式的關聯性分析
結合我國海關總署相關數據可知,對我國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會導致貿易方式也形成一定的變化,通常情況下,對出口退稅率進行上調或者下降,同時也會影響通過貿易方式進行出口的出口額的上升或者下降,每一次對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在某種意義上都會對常規貿易出口的增長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對不同貿易方式出口額在貿易總額中的實際比例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我國加工貿易企業進行分析,出口退稅政策對于其是否在國內采購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全面分析當下我國來料及進料加工貿易政策的差異性,對出口退稅率實施調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原料的采購渠道方面,進而影響到進料加工出口的生產企業國內采購比率。同時需要對出口數據展開研究,對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主要影響來料加工出口貿易,但是對進料影響十分小。
所以如果出口稅率存在明顯的變化,也會在貿易方式的變化上得以體現。下面本文將2004年存在的“境外一日游”貿易現象為具體案例,詳細分析出口退稅率調整對出口貿易方式變化造成的影響。該年份我國對出口退稅的結構進行全面調整,使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17%降至13%,所以對相關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非常大的影響,這也是政策影響的集中體現。部分組裝出口企業為了能夠盡量減少政策調整對自身造成的影響,充分發揮企業優勢,進行稅收成本嫁接,主要嫁接到上游原料供應企業中,后者則需要將材料報關出口。組裝出口企業則可以申請減免關稅,進行進口工作。
下面本文對上表中的相關數據展開分析,2017年-2019年我國貿易發展過程中,一般貿易出口額的增長率逐年遞增。雖然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如貿易保護主義等,我國一般貿易出口額仍然呈增長趨勢,但是不同于一般貿易出口額,加工貿易出口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較大。通過表格數據可知,2019年出現負增長情況,并且負增長較為嚴重,主要原因在于我國政府于2018年對出口退稅政策進行全面調整,因此對來料加工出口額產生較大的影響。2004年間我國的一般貿易出口額及加工貿易出口額均為高速增長趨勢,增長趨勢在33%左右。對加工貿易進行分析,2004年進料加工貿易的增長率為38.4%,來料加工的增長率為25.8%,前者明顯高于后者。除此之外,對2005年和2006年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大體上同2004年的增長率情況相同,相較于來料加工貿易的增長率,我國進料加工貿易的增長率更高,因此這也說明出口退稅政策對于進料加工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影響。
2.出口退稅政策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造成的影響
近些年來隨著貿易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出口退稅政策也進行了幾次合理調整,對不同的出口商品的退稅率也進行了調整,因此出口商品的結構變化明顯,且結構逐漸趨于優化。對出口商品結構展開分析,初級商品結構的占比不斷下降,工業制成品占比持續上升。機電產品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68.6%,相較于1994年的26.4%顯著提升。同時1994年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在總出口額的占比為5.2%,2019年已經顯著提升至24.5%。受到國家激勵政策的指導和影響,工業制成品及高新技術產品呈飛速發展的趨勢。通過上述分析不難得出結論,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出口商品的結構不斷趨于優化,其主要影響因素便是對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現如今我國更重視工業制成品及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這也受到我國工業化和科技飛速發展的影響。
對我國歷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以及制度改革進行分析,對出口退稅率結構進行調整,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十分明顯。這一作用更多體現在政策因素方面,不僅使退稅額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還對一些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進行有效限制,同時大幅度增加出口稅率,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作用,使一些科技含量豐富、附加值高的產品得到出口,這也是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的主要措施。通過上述分析能夠發現,對機電產品及高新技術產品來說,政策的作用十分明顯,具有積極意義,對于其出口發展來說十分重要。從宏觀角度進行分析,出口退稅政策對于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意義明顯。
三、出口退稅政策短板效應分析
1.缺乏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出口退稅制度在我國應用時間較久,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可以對其特點進行歸納,主要表現在頻繁和變動程度大兩方面。因為頻繁地發生變動,勢必會對企業的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決策的實施產生較大影響。同時產品周期性十分明顯,并且不同企業對于政策的反應存在不同,因此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調整政策過于頻繁,則會對出口環境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對企業經營戰略的調整產生不良影響。
2.出口退稅率較低
雖然我國出口退稅制度發展迅速,但是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無論是流程還是程序方面都不具備統一的管理標準,因此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工作質量不佳,效率低下。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其一,征稅和退稅存在一定的脫節問題,因此導致商品的征稅地和退稅地沒有實現統一;其二,相關工作部門與部門之間不具備完善的協調機制,為了保證相關制度的有效落實,強化不同部門機構之間的聯系和協作十分重要,但是結合現狀分析,因為管理機制的嚴重匱乏,各部門合作意識不足,不具備良好的協作機制,所以導致出口退稅率低下。
因為企業類型及貿易方式的差異性,所以出口過程中承擔的稅收負擔也各不相同。因為相關政策的頻繁調整影響到貿易方式,導致稅負失衡嚴重,部分企業存在減少使用國產材料的情況,“境外一日游”情況嚴峻,所以需要保證不同貿易方式下出口退稅政策的公平性,保證環境的公平公正性。
四、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相關建議
1.強化出口退稅政策協調性
需要加大戰略性資源的進口力度,政府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建立專門的外貿進口平臺,加強對互聯網信息技術、政府網站以及外貿交易會的利用,不斷優化進口管理機制,提高進口服務水平,引導國內進口商加大一些重要資源、高新行業進口的力度,實現低技術產品向集約高技術產品模式的轉變。通過對出口退稅政策協調性的強化保證政策實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促進經濟的穩步增長。
2.重視外貿出口退稅稅率的穩定性
對我國來說,出口退稅政策的廣泛實施也是對外貿出口進行調整的必然手段,需要保證出口退稅政策實施的穩定性,不可隨意、頻繁地對其進行變動和更改,如果在必要情況下需要對其進行更改,則需要在充分研究和分析的前提下進行,根據外貿出口發展的實際要求,結合外貿出口產業結構,對出口退稅政策進行科學、合理地調整,確保其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同時政策的實施不要過于隨意,需要嚴格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優化和完善政策。
3.持續優化外貿出口區域結構
結合現狀分析,目前我國出口區域十分集中,多為歐美發達國家,部分國家對外貿易堡壘較為嚴重,因為使用貿易保護措施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需要對我國外貿出口區域結構進行不斷完善,建立針對性、差異化出口國出口退稅政策,有效促進國內企業加大對市場的開發力度,避免與同一國家或者地區發生貿易摩擦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注重對市場環境的建設,現如今國際市場環境變化迅速,出口退稅政策體現出口退稅率變化頻繁的特點。雖然出口退稅率變化頻發,但是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企業出口的主動性、積極性,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緩解財政支出不足等問題。但是其頻繁變化對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政府部門需要保證出口退稅政策的穩定性,結合實際情況對政策進行合理調整,從宏觀、長遠角度出發,明確退稅目標,基于長遠經濟利益和整體目標方向對政策進行合理調整,保證市場環境的穩定性,提高企業競爭優勢。
五、結語
現如今我國貿易呈飛速發展的趨勢,同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口退稅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機遇,應對出口退稅機制進行不斷優化,保證其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實現出口結構的優化,保證退稅主體待遇的公平性。
出口退稅政策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得到了諸多國家的廣泛應用,也是一種國際通行做法。出口退稅政策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忽視,本文通過上述分析總結下述結論。
首先,出口退稅同出口貿易額的關系十分密切,前者的增長也會使后者增長。結合當下發展情況可知,我國出口退稅率和貿易額變動方向趨于一致,對總量進行分析,出口退稅政策對于總額的影響非常大,因此需要牢牢把握二者的關系。
其次,對出口退稅政策的結構性進行調整具有重要的意義,需要加以重視。研究顯示出口退稅政策的有效應用有助于優化產品結構,尤其對機電產品及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從宏觀角度進行分析,出口退稅政策有助于實現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
最后,出口政策實施對常規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影響較大,對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會明顯影響進料加工出口貿易,對來料加工出口貿易影響較小。除此之外,出口退稅是目前我國優化外貿出口的重要稅收調控手段,也是世界范圍內廣泛認可的一種方式,需要保證其連續性和穩定性,致力于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對管理體系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這樣才能提高其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孟孟.出口退稅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23):88-89.
[2]何輝,樊藝璇.出口退稅與出口貿易:中國經驗數據實證檢驗[J].稅務研究,2018(10):102-108.
[3]張瑜,張燕,竇浩元.出口退稅對山東省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26):69-71.
[4]孫夢菲.中國出口退稅變動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和對策[J].卷宗,2018(29):129-130.
[5]樊藝璇.出口退稅對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6]畢婉迪.淺析出口退稅對出口貿易的影響——以河北省為例[J].河北金融,2017(7):64-67.
[7]靳玉英,胡貝貝.出口退稅政策對出口貿易的持續影響效應研究——來自異質性企業出口生存率的證據[J].財經研究,2017,43(6):40-51.
[8]宋潔.關于出口退稅政策與中國加工貿易的發展探索[J].中國經貿,2017(17):39-40.
[9]王艷芳.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鋼鐵行業的影響——基于滬深兩市6家鋼鐵企業的經驗證據[D].湖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9.
[10]劉舜佳,張雅.出口退稅貿易效應再評估:貿易促進還是虛假貿易[J].世界經濟研究,2018(12):37-47,59.
[11]張波.淺談我國出口退稅政策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J].經營者,2016(7):167-168.
[12]丁德紅.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訊,2018(7):187.
[13]曾秀蘭.淺析出口退稅政策下外貿企業的稅收籌劃[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5):130.
[14]溫立輝.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經濟效應[J].進出口經理人,2016(2):26-27.
[15]魏藝明,姚博.出口退稅政策效用的實驗性評估——基于倍差法分析的再檢驗[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6):99-105.
[16]黃瑾哲.出口退稅對我國貿易的影響分析[J].財訊,2016(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