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春
上小學時,宋曉軍在同學家的陽臺上見到了一份叫作《諷刺與幽默》的報紙,當他坐在同學家的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看這份報紙時,心里只有一句話:“漫畫真好玩!”從此,漫畫的種子植入他的心田……
韓羽說:“漫畫最容易畫,又最難畫。”所謂“容易”,就是拿起筆來,可以不限工具,無論鉛筆、鋼筆、毛筆或隨手一畫或夸張涂鴉,再聊表畫意,就可以說是一幅漫畫,所以容易。所謂“難”,便是想要畫出讓人過目不忘、令人拍案叫絕的漫畫,偏偏又特別難。細細想來,果真如此,漫畫簡單又很不簡單,既容易又很難。
容易又很難畫的漫畫,需要一種穿透力。好的漫畫,如高手點穴或名醫進針,快速準確直達痛點。徐鵬飛的漫畫《敬畏》,一帽隨風落、眾群忙垂首的畫面,寥寥數筆便將作品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一語中的。
容易又很難畫的漫畫,體現在以少勝多。有人說豐子愷漫畫人物形象的特點叫作“不要臉”,乍聽很嚇人,再聽真不錯。這不就是藝術上的以少勝多、刪繁就簡嗎!華君武畫方成漫像,由茶幾上的果盤、桃子之物品組合,遷想妙得到方成的神態,一揮而就,堪稱以少勝多的肖像神品。能以少勝多,還能無中生有。韓羽曾畫過一幅小畫,白紙一張僅畫四個邊框,旁注一行小字“漫天大霧什么也看不見”,不意之意,不畫之畫,真真的有無相生。
容易又很難畫的漫畫,也體現在以多勝少。黎青上世紀90年代獲得日本讀賣國際漫畫大賽最高獎的漫畫作品《聯合收割機》,以大場景的畫面構圖,以人物儀仗隊式的密集排列場景和表情各異的人物形象刻畫,在肅穆中呈現出另類荒誕。以多勝少,就得很多,“多”才能更強烈地傳達出作品的內在幽默,讓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
再漫無邊際一點,容易又很難畫的漫畫,是對人生志趣乃至生活理解的投影,也是對理想的張望。子貢贊孔子:“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宋曉軍心目中也有敬仰的高人,他想畫這些“大人物”,借以表達自己的敬意,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魯迅先生的風骨、音樂家阿炳的悲鳴、藝術家張仃的高廣、陳寅恪先生的堅毅……宋曉軍想畫出心目中人物的精氣神。這些水墨肖像多為浮白載筆,展露心跡不僅為陶醉,更為精神和理想塑形。
不簡單的漫畫,更體現了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中國漫畫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緊貼時代脈搏,發揮著凝聚群力、鼓舞前行的巨大動力。在不平凡的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發出《倡議書》,號召全國漫畫家拿起畫筆,弘揚正氣,鼓舞斗志,用漫畫凝聚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宋曉軍積極投身創作一線,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宣傳為主題,創作出了一批傳遞力量和溫暖的優秀作品,其中表現全球抗疫主題的漫畫作品《全球總動員》被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宣傳。正如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主任黎青所說:“作為一個漫畫工作者,在國家需要時,要像我們的漫畫老前輩那樣,毫不猶豫地拿起畫筆,為國分擔,為民分憂,這是我們漫畫人的職責。事實證明,關鍵時刻,漫畫人個個都是好樣的!”
漫畫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簡單的漫畫不簡單。漫畫表達了幽默,傳遞了力量,帶來了溫暖,滋潤了心田,何樂而不看。異想天開的漫畫家用一雙詼諧的眼睛,尋找現實生活中不同凡響的漫畫素材,為人們奉獻會心一笑的漫畫佳作,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