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龍
近期,由中共淄博市委宣傳部、淄博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淄博市美術家協會等單位承辦的“花開盛世——中國當代花鳥畫名家邀請展”于山東云龍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齊辛民、王學春、李波、鄭峰、沈樹林、申會軍、馬碩山、常紹彥、康仁君、于涌津、仇傳澄、田根承、張愛玲、任清、楊慶芬共15位淄博籍畫家精心創作的花鳥畫作品一百二十余件。淄博具有悠久的齊文化歷史,在這片熱土上成長起來的畫家,或扎根鄉梓,努力耕耘,或走出淄博,在北京等地學習、工作,并因藝術上取得的豐碩成果,為國內美術界所關注。參展作品風格各異,或潑墨大寫,或工致雅逸,或傳統或現代,通過生機勃勃的花木禽鳥,展現對自然的向往、對人生的感悟與理想。展覽蘊含著畫家們濃厚的家鄉情懷,并將對家鄉美術事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比較其他地區而言,淄博的花鳥畫群體具有相當不錯的創作水平。老中青三代畫家經過不懈的努力,逐漸形成了各自的風格,并且在各自的創作道路上不懈地探索著。綜觀這些畫家的作品,大致有幾個特色。第一是比較突出的創新意識,淄博的花鳥畫畫家群體很少守舊。雖然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傳統功底,但很少有止步于傳統、只囿于傳統的人,多數畫家都能從傳統中發掘出繼承和創造的因素,又從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出發,努力探索自己的藝術語言,即使老一輩或老資格的畫家也不例外,仍然煥發著追求和創新的氣息。
第二個特點是大多數畫家能較正確地對待中國畫的傳統問題,對傳統與創新的對立與統一的關系處理得較為得當。對于花鳥畫畫家來講,處理好這個問題尤其有難度。因為相對于中國畫的人物畫或山水畫來講,花鳥畫的歷史傳統尤為龐大而完備。特別是明清之后,花鳥畫的成就曾經幾度代表了整個中國畫發展成就的高峰。各時代產生的大師們也多為花鳥畫畫家,他們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歷史傳統。對我們來講,可資繼承和學習的東西多了,但另一方面,也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樹起了重重障礙,使我們難以逾越。所以對于花鳥畫畫家來講,如何處理好傳統與創新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他們創作的得失成敗,可謂至關重要。
第三個特點是各自的藝術風格比較鮮明,創作的價值取向、藝術追求、語言特征都比較個性化。這說明他們的創作水平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他們已經比較注重個人藝術道路的選擇和探素。一般來說,在一個藝術群體中,群體成員藝術風格的統一性與個性是同等重要的,沒有個性也就無所謂統一性。統一性與個性一起支撐著一個群體,同時形成了群體成員之間相互理解、促進、支持的關系。

齊辛民 天藍草青樂悠悠 138cm×69cm 紙本設色 2021年

王學春 經霜花更香 179cm×97cm 紙本設色 2006年

李波 萬里秋風天外意 138cm×69cm 紙本設色 1997年

申會軍 悠然自樂 76cm×23cm 紙本墨筆 2020年

馬碩山 青花系列·秋窗 240cm×120cm 紙本設色 2017年

鄭峰 荷趣 50cm×50cm 紙本設色 2021年

沈樹林 清韻 68cm×68cm 紙本墨筆 2020年

康仁君 共吟共舞 139cm×68cm 紙本設色

于涌津 鳥語花香 68cm×37cm 紙本設色 2021年

仇傳澄 謐境尋幽 240cm×108cm 紙本設色 2021年

田根承 高秋圖 90cm×45cm 紙本設色 2021年

楊慶芬 觀荷 45cm×33cm 紙本設色 2021年

張愛玲 版納之春 96cm×43cm 紙本設色 2017年

任清 清江曉露 190cm×145cm 紙本設色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