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族志研究的倫理反思:基于愛麗斯·戈夫曼《在逃》的分析

2021-04-15 00:17:45劉華芹
國外社會科學前沿 2021年1期
關鍵詞:研究

劉華芹

一、引 言

民族志的倫理議題一直是學界所關心的,盡管美國人類學學會的倫理準則規定了民族志研究的職業責任,這些責任包括不傷害、對工作保持開放和誠實、獲得知情同意和必要的許可、權衡相互競爭或沖突的道德義務、研究結果的可訪問性、保護和保存研究記錄、保持相互尊重和合乎道德的職業關系,①Statement on Ethics: Full text of the 2012 statement, http://ethics.americananthro.org/category/statement/.但在具體實踐中幾乎每位民族志工作者都會面臨著具體倫理問題的挑戰,因為所研究的具體文化情境是相對的,民族志工作者在具體情境下對倫理的解釋和敏感程度也是相對的。然而,承認倫理問題的相對性并不是說在每項研究中都存在著不同的倫理標準,也不意味著在相似的問題上無法達成倫理共識,共識是在爭論和反思的基礎上形成的。本文旨在對《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②[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 趙旭東等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年。( 以下簡稱《在逃》)一書中涉及的幾個倫理問題進行討論,以期引起民族志工作者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并最終形成某種共識。

《在逃》是愛麗絲·戈夫曼(Alice Goffman)③愛麗絲·戈夫曼(Alice Goffman)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的女兒,本科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專業,研究生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院,目前是威斯康星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深入美國費城一個貧窮且被隔離開來的黑人社區,歷經6 年的田野調查成果,英文版于2014 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中譯本于2019 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描述了一群年輕黑人在美國對毒品和暴力強力鎮壓下的生存狀態——他們的法律糾結、逃跑的藝術、將法律困境轉化為個人資源的方法、社會生活以及對社區女性親朋造成的影響等。

這部民族志作品在美國面世后獲得廣泛的好評。紐約時報將其評為“2014 年100 本好書”之一。然而,在2015 年,針對作者“研究的真實性”以及“是否參與策劃了一場未遂的謀殺”這兩個問題引發了一場爭議。爭議的結果是“真實性”得到證明,“參與謀殺”一事則的確做得過火。④詳見劉冉:《社會學家可以協助謀殺嗎?——關于研究倫理的爭議》, 公眾號“政見CNPolitics” 2016 年1 月19 日。本文將不再對爭議進行贅述,而是聚焦于另外4 個問題——研究者的身份與知情同意問題、研究者的參與和界限問題、主位視角和客觀公允問題以及人文關懷與批判問題。需要強調的是,討論這4 個方面的倫理問題并不是否定該書的成就。《在逃》是一部優秀的著作,主題、構思以及表述都引人入勝,譯者為中國學界引入這樣一部令人印象深刻、反映美國底層黑人城市逃亡生活的民族志可謂獨具慧眼。本文的反思恰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該書的價值,它對于民族志工作者的自我成長意義重大。

二、研究者的身份與知情同意問題

“知情同意”指研究參與者有權了解研究項目的性質和目的,知道自己參與研究有可能遭受的影響,并且在研究的任何階段都有權力選擇退出。正如本文開頭所列舉出的美國人類學學會倫理準則所示,知情同意是民族志工作者的共識,研究者在實踐中通常會公開自己的研究者身份,然而在一些特殊主題或群體的研究中,一開始公開研究者的身份是不可取的,因為那意味著被拒絕,意味著研究無法進行,由此作為應對便出現了“隱瞞”和“逐漸公開”研究者身份的策略。

《在逃》的作者從一開始便是選擇了隱瞞身份,她之所以選擇做家庭老師是因為“家庭教師似乎是一個出入于城市中的工人階級區域以及窮人聚集的黑人街區的體面理由”。①[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00頁。而當田野點由蒂娜②一位在作者就讀的賓西法尼亞大學自助餐廳工作的黑人婦女。的家轉向愛莎③蒂娜的孫女。所居住的街區時,她依舊是以愛莎的家庭教師或干姐妹的身份示人。當最終田野點轉向《在逃》一書故事的發生地點第六街區時,她是以與麥克④作者所研究群體的老大,主要報導人。“ 約會”的途徑進入的,麥克將她以干妹妹的身份介紹給其他人。盡管期間她跟麥克、卓克⑤作者所研究群體中另一個主要報導人。等第六街區的年輕男子以及他們的母親、女朋友、其他親戚討論過寫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但是直到田野后期也只有她這個圈子里的人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和游蕩在這個社區的真實意圖。對于街區中的其他人,她是有意隱瞞的,盡管大家對她很好奇,但她并沒有告知真實的研究者身份,這一點可由作者自己的陳述證明:

在我們的圈子之外,人們風傳著各式各樣的關于我在社區內做什么,我和麥克、卓克以及其他小伙子們的關系的故事。……即使當我和麥克開始討論寫書的可能性以及在與卓克及其他人談論這件事之后,那些錯誤的理解與質疑仍然沒有真正停止過。⑥ [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18頁。

在麥克被抓以后,我跟第六街區那些想知道麥克情況的年輕人保持著一些聯系。但在那段時間里,我僅僅是麥克的人。在麥克進監獄之后,我沒有理由再出現了。我在完全了解那個街區的情況之前,就跟它完全失去了聯系。⑦ [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42頁。

從作者的上述兩項陳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在第六街區田野調查時的身份和因為這樣的身份所受到的研究局限。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如果不隱瞞,社區居民是否會受到傷害?是否會影響到作者收集同樣的信息?作者在書中并沒有講述她之所以隱瞞身份的理由。在這個研究中,筆者認為,除了主要的報導人,街區中的其他居民應該有知情權,因為社區居民的知情并不會對他們自身造成傷害,也不會對作者的研究造成損害或阻礙研究進行。相反,讓社區居民知情,這不僅僅是對社區居民的尊重,也是為研究者自身的研究創造條件。事實證明,隱瞞研究者的身份并沒有讓作者獲得更多、更有用的資料,反而因為麥克的被捕使得田野工作幾乎中斷,資料的收集和使用也深受影響。作者于2003 年1 月與麥克認識,2004 年3 月麥克因私藏槍支而涉嫌蓄意謀殺最終被判3 年刑期,麥克被關進監獄后,作者失去了在第六街區四處閑逛的權利,這個時候她收到了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院的錄取通知書。在接下來等待畢業的幾個月里,作者開始與通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保安認識的一群年輕人一起四處溜達,他們的居住地離第六街區15 個街區遠,這些年輕人的資料在書中被當作“干凈的人”的個案來使用,但因為他們不屬于第六街區,無法以社區居民的視角給出對于第六街區、街區內違法群體以及受刑罰系統影響的社區生活的切身看法。

因此,在不危及研究對象及研究過程本身的情況下,公開研究者身份是可取的,它可以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必受制于那個高度依賴的報導人,就像書中作者對麥克的依賴那樣。也由此,作者和卓克做了217 戶問卷調查①[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年,“導論”第16 頁注釋②。的說法不由得讓人疑惑:她調研時是如何向這些家庭介紹自己的呢?

三、參與和界限問題

參與觀察一直是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方法,它要求研究者在觀察的同時盡可能地參與他們所意圖記錄的活動,這樣研究者便能夠更為貼近地體驗和理解研究對象的行為和觀點。根據參與程度我們可以把參與觀察看作“完全觀察—參與觀察—觀察參與—完全參與”這樣一個從最大限度的觀察到最大限度的參與的連續體。民族志研究者在參與觀察的過程中會落在這個連續體的某個點上,往往參與越深,回報也越大,與此相對應的研究者的角色可分為完全觀察者、參與觀察者、觀察參與者和完全參與者。而倫理上的挑戰則隨著參與性的增強和角色的變化而變化。

從《在逃》所呈現的整個田野調查過程來看,作者的角色是變化的。有時她更接近于一個完全觀察者,按作者的話即“墻上的一只蒼蠅”②[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28頁。,靜靜觀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有時她更接近于一個參與觀察者,比如她參加麥克在汽車旅館開的23 歲生日派對;有時更接近于一個觀察參與者,當然她的參與“更像和毒販生活在一起的女友或者母親們的生活狀態”③[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37頁。,學習如何辨認便衣警察,躲避突然襲擊,或者銷毀有關的犯罪物品或活動;有時則更接近于一個完全的參與者,例如主動充當麥克的搭檔尋查殺死卓克的兇手。伴隨著作者參與的深入,倫理問題也逐漸浮現。

民族志工作者在對一些特殊人群進行田野調查時,因為參與到內部往往會卷入某些違法行為,這種情境中涉及的倫理困境是:如何處理危險的信息?應該繼續保護研究對象的秘密到何種程度?對于那些非法的行為應不應該揭露?如果拒絕向警方泄露自己所知曉的犯罪團伙的行為,自己是不是應該被指控為“窩藏罪”?④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年,第433 頁。毫無疑問,如果把不法行為告訴了警方或相關部門,則會危及后續的研究,也會對研究對象造成傷害。可問題是,出于公民道德義務的干預和繼續作為一個資料收集者的參與以及職業道德的義務之間是否應該有一個界限?

但實踐中劃定界限并付諸行動并非易事。作為一個剛步入田野不久的參與觀察者,作者一開始對于自己的行為規則具有一定的感知,這種感知與其說是來自對倫理的清晰認識,不如說是來自一個白人中產階級身份的潛意識反應,例如當作者參與麥克烈酒與大麻的生日派對時,斯蒂夫因為麥克的錢被偷而拿出手槍來,作者因為之前從沒見過有人拿出槍而選擇迅速找機會離開。而后隨著參與的深入,作者對研究對象的態度、行為以及常規逐漸適應,默默地接受了那些危險的行為,這時她的角色更像是一個觀察參與者,盡管能夠感知到危險,但卻困在其中,正如文中所寫:

在警察對這個公寓的監視以及聯邦調查局對麥克的追捕之下,我切實地感受到了因為庇護逃犯、妨礙調查以及在住所私藏毒品所面臨的被拘捕的危險,我即將進入監獄的可能性跟我可以順利畢業的可能性好像是差不多的。長時間生活在這種情境之下,蹲監獄簡直可以說是一種解脫。① [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41頁。

甚至作者隨著參與的深入,越界參與了“復仇”行動。2007 年夏天卓克被第四街區的男孩槍擊頭部身亡后,麥克曾帶著槍四處尋找兇手,試圖自行復仇,作者有幾個夜晚陪他一起去,這也正是美國西北大學法學教授指控她“參與謀殺”之所在。她寫道:

我并不認為我上了麥克的車是因為我要得到有關暴力的第一手資料,甚至也不是因為我想證明自己勇敢而忠誠。我坐進麥克的車是因為,像麥克和雷吉一樣,我想要讓槍殺卓克的人去死。② [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61頁。

不難看出,在當時情境下作者是一個完全的參與者,她是以卓克朋友的身份參與的。通常與研究對象的朋友之誼或其他親密關系是達成理解的一種路徑,它伴隨著責任和情感,正是這種朋友關系,以及伴隨著的責任和情感使得作者能夠深刻地理解了“在逃”青年們的困境,以及他們的女友、家人、朋友們被卷入的生活,同樣也正是這種責任和情感使得作者心無旁騖地參與了“尋仇”事件,致使“此時回想起來,我的復仇欲望令我恐懼”③[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62頁。。作為一名讀者和民族志工作者,筆者完全能夠理解作者當時的那種情感和行為,同時也不無悲涼地想到:卓克的仇家身份與卓克一樣,也是處于警察追捕之下,只不過居住在另一個類似于第六街的黑人街區而已。

因此,作為一個完全的參與者,作者在“復仇”事件中的確越界了。田野中人際關系的復雜和多變性往往讓人措不及防,有時犯錯是難免的。懷特在《街角社會》中反思他曾經參與過度,在一次政治危機中影響了事態的發展,違背了職業道德;④[美]威廉·富特·懷特:《街角社會》,黃育馥譯,商務印書館,2006 年,第427~428 頁。還有一次他違法多次投票,這次經歷讓他認識到:“為了使某個地區的人們接受你,你不必在每做一件事上都無異于他人。事實上,在一個有著不同群體、不同行為標準的地區內,如果只去迎合某一個群體的標準,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①[美]威廉·富特·懷特:《街角社會》,黃育馥譯,商務印書館,2006 年,第406 頁。

所以,參與越深回報越大并不是絕對的。參與在某些情境下是我們所努力追求的,但在某些情境下卻又是要盡力避免的。某些預防性的措施可以幫助避免這些倫理問題,比如在進行類似的調查前或者過程中可以與同行、導師、研究對象討論一下,對整個田野過程進行預估,事先在認知上制定一些參與的道德和法律標準,哪些事情可以做、如何做,哪些事情無論如何不能觸碰,以此作為實際參與過程中的倫理指導準則。

四、主位視角與客觀公允問題

如果說參與觀察的目的是為了理解研究對象,那么對主位視角的強調對于民族志研究來說就是理所應當的了。主位視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局內人”或者研究對象的視角。

《在逃》一書強調所采取的是第六街區居民的視角,但確切地說主要是這些違法年輕黑人及其家人、伴侶、朋友的視角,作者在總共七章的篇幅里用前五章描述了這群人卷入司法系統的體驗和理解。第六章“保護與特權中的市場”作為對國家刑事司法所觸及范圍的延伸,提供了部分與這些在法律上有不確定性的年輕人具有不正當交易的人們的視角,其中有些屬于第六街區的居民。第七章“干凈的人”中提到的個案,只有兩個居住在第六街區,且都與卓克關系密切:一個是卓克的外公喬治,為卓克一家提供經濟支持;另一個是青年喬什,他大學畢業,從小與卓克他們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因此,書中七章所講述的都是這些被動或者主動卷入“骯臟”的世界之中的人們的視角。

作者成功地呈現了上述這些人的視角,但在第六街區,貧窮和被隔離的黑人群體并非都是違法的人,除了這些“在逃”的青年及其親朋以及參與地下交易的人,還有其他的“干凈”居民,還有執行任務的警察,書中并沒有呈現這兩類群體的視角。而沒有這兩類群體的視角便無法知曉和理解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尤其是警察這個群體,他們與作者所呈現的群體在行為中是對立的雙方,在沖突關系中只關注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的研究在筆者看來明顯有失公允和客觀。比如作者可以忽視或容忍孩子向老師扔石頭,可以參與充斥著酒精與大麻的生日會,可以坦然接受他們的販售毒品、吸毒、持槍搶劫以及街區幫派間的槍擊與復仇,卻不能理解警察的壓力和對嫌疑人的粗暴。確實,一個人同時只能融入一個群體,同時融入不同的群體那是勉為其難,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涉及多群體參與的研究主題中,研究者究竟應該采取一種什么樣的身份和立場?在這里對于任何一個群體來說,研究者的身份(而不是某一群體參與者或成員的身份)和客觀中立的立場似乎才是公正的。

我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和行為都來自自身的環境和經驗,筆者的一個當銀行柜員的未婚女學生曾經說她和同事們下班后經常爆粗口,這和她讀書時判若兩人,筆者對此極其驚訝,但當聽完她對自己日常工作環境和狀態的描述后對此便理解了,她們需要一個通道來發泄一天下來的隱忍和艱辛。同樣道理,警察日常工作接觸的大都是社會的陰暗面,他們也是基于他們的工作環境和經驗感受來對嫌疑人及其親朋進行價值判斷,采取態度和行為,比如當警察凌晨破門而入那亂糟糟的房屋時,斷然不會想到客廳沙發上睡著的是一位白人社會學學生,因為這不在他們的經驗范圍內,他們的經驗里一位年輕的白人女性出現在這里只有兩種角色:要么吸毒者,要么蕩婦,因此警察對作者采取了對待嫌疑人的慣常做法,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作者對警察的負面感受和評價。

自上個世紀伴隨著社會科學領域后現代思想的興起,反思成為潮流,研究者的情感和價值介入已被接受,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再追求客觀與中立。保持足夠的理性距離以確保研究者能夠批判性地分析他們所參與的事件是十分重要的,①[澳]林恩·休謨、簡·穆拉克:《人類學家在田野》,龍菲、徐大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年,引言第1 頁。民族志工作者仍然可以通過那些我們設計的方法去與這些文化保持距離,比如在多群體互動的場域中盡可能地傾聽各方利益群體的聲音,尤其是沖突關系中對立雙方的聲音,正是這種距離是民族志工作者能夠保持超然態度的條件。

在筆者看來,對街頭年輕黑人生命造成真正威脅的是街角幫派之間的暴力沖突。實際上,在持久的暴力沖突中,“監獄乃安全的天堂”,當第六街區的年輕男人們發現自己會受到來自臨近街區的其他年輕男人群體的暴力威脅時,他們又會巧妙地操縱自己的犯罪牽連,使得他們可以自動地被請入監獄里去。②[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年,第121、122 頁。在書的尾聲部分,作者講到了她所研究的這個群體不復存在了,卓克被第四街區男孩槍殺后,他的好友斯蒂夫因為對氣槍日漸上癮以及沒有了卓克而無法堅持活下去自殺了。卓克的弟弟雷吉和提姆也都曾卷入街區和其他年輕人的槍戰,他們在州內遠離大城市的地方服刑。安東尼被警察開槍打死了,因為他把穿著便衣跑向自己的警察誤認為是第四街區的那些男孩而向他們開槍。為什么只是街頭年輕黑人男性陷入了這樣的處境?這個群體的年齡及其行為特征要為他們的凄慘人生負什么樣的責任?司法系統到底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這些問題需要客觀而深入的調查和思考。

五、人文關懷與批判問題

與參與觀察、主位視角相關聯的是民族志工作者的人文關懷,這種人文關懷體現在對研究對象群體的尊重、理解和同情,文化相對主義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自弗朗茲·博厄斯(Franz Boas)以來,民族志工作者一直謹記并實踐著文化相對主義,但正如梅爾維爾·赫斯克維茨(Melville J. Herskovits)所言,“他尊重每一種文化模式,只除了他自己的。”①Melville J. Herskovits, Cultural Relativism: Perspectives in Cultural Plurali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7, p.37.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其從業者通過研究異文化反觀自身,對本文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批判,在研究自身社會中的某個亞文化群體時,也往往批判與之相關的結構和制度,但卻鮮見批判研究對象群體的。如果批判了研究的異文化,則很有可能被戴上“民族中心主義”的帽子,如果批判了作為研究對象的亞文化群體,則顯得沒有人文情懷。在民族志工作者看來,研究對象的生活方式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即便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也不是他們的原因,都是更大的社會結構或文化的產物。但正如英國人類學者奈吉爾·巴利(Nigel Barley)去非洲做田野調查所發現的,非洲的所有優點并非都是當地的,而所有的缺點也未必都是“帝國主義的遺毒”②[英]奈吉爾·巴利:《天真的人類學家》, 何穎怡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年,第 152 頁。,民族志工作者的其他研究對象也是如此。

《在逃》作者遵循著一般民族志工作者的模式,她幫助那些正在掙扎的年輕黑人及其親朋表達他們的困境和體檢,在研究結束后還通過寫信、打電話以及探望與曾經的研究對象保持著聯系,體現了作者作為一個富裕的白人階層和研究者對悲慘底層的人文關懷。與此同時,作者批判了美國嚴厲打擊犯罪的政策和對犯罪控制的強力懲罰性的做法,認為這些制造出了全新的犯罪領域,并對家庭、朋友和社區之間的紐帶造成了巨大威脅。作者引用相關研究,認為“現在監獄扮演了一種在美國社會中生產不平等群體的角色,這使得黑人在民權運動期間所獲得的公民權以及社會經濟地位出現了退步”。③[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 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6 頁。《 在逃》也批判了警察執法時的暴力行為,書的第三章“警察敲門進入之時”詳細描述了警察突擊檢查和審訊時對女性的暴力和威脅以及警察逮捕時毆打嫌疑人的情景。第六章“保護與特權中的市場”還對部分法庭公職人員、獄警、拘留所看守參與地下交易進行了披露。

但作者對這些在逃的年輕黑人卻沒有絲毫的批判。與那些“干凈的”黑人同胞相比,這些年輕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有著逃學、打架、賭博、毒品交易、吸毒、搶劫、槍戰等等違規違法行為,也有著對于他人的種種偏見,作者對這些行為都給予了輕描淡寫。像麥克這樣的年輕黑人男子在第六街區到底占有多大的人口比例,作者沒有告訴我們,盡管她提到調研了217 個家庭,她只是引用了2004 年《美國社會學評論》里一篇文章的數據說,高中沒有畢業的黑人中有60%在他們35 歲之前曾進過監獄,④[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25 頁。但是這個街區高中沒有畢業的黑人青年占比多少,書中并沒有提及。也就是說,為什么麥克一群會成為麥克一群,“干凈”的一群會成為干凈的一群,二者的比例如何,作者沒有交待也沒有解釋。

這種對于研究對象不加批判的態度在筆者看來并不是真正的人文關懷。真正的人文關懷,是既揭露出制度對其施加的束縛與壓迫,也要指出該群體文化所存在的劣根性,起到喚醒的作用,挑起該群體本身的能動性和責任感。正如具有深刻自省意識的《鄉下人的悲歌》作者萬斯所言,“公共政策會起作用,但沒有一個政府能幫助我們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①[美]J.D.萬斯:《鄉下人的悲歌》,劉曉同、莊逸抒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 年,第239 頁。此處“自身的問題”指的是美國鐵銹地帶白人工人階級中的偷竊、搶劫、吸毒等行為,他認為,“這些問題無法歸咎于政府、企業或其他人,我們自己才是罪魁禍首,只有我們自己才能解決。”②[美]J.D.萬斯:《鄉下人的悲歌》,劉曉同、莊逸抒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 年,第240 頁。在筆者看來,第六街區“在逃”的黑人青年也需要這種自省,沒有這種自省的話則需要被喚醒。

書中對逃亡者的描述也不能簡單地上升為年輕黑人與白人迥然不同的處境和生活方式問題從而進行種族主義批判。事實上,正如第七章“干凈的人”中所述,黑人中的另一類人堅決不與販賣毒品或受到通緝的年輕人打交道,這一群年輕人與麥克居住在同一個黑人聚居區,但卻不屬于第六街區。③第六街區當然也存在這樣干凈的年輕人群體,遺憾的是作者沒有調查到,這應該說是作者田野工作的局限性所在:她太沉浸在麥克的團體了,以致沒有能夠調查第六街區的其他年輕人。

他們有合法的工作,甚至有合法的地址和駕照。他們的日常生活是白天上班,晚上喝啤酒、玩游戲。④ [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 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342 頁。

即使他們中的某一個失去了工作,他們也不會去售賣毒品,而會找親戚朋友幫忙。這群人在法律上沒有任何糾紛,也不會在警察靠近的時候逃跑。他們的一些兄弟或者表兄弟可能會活得像麥克以及他的朋友一樣,但是他們盡其所能地努力去避開這些人以及跟這些人在一起所冒的風險。⑤ [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 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346、347 頁。

而且,第六街區在淪為貧民區之前屬于一個中產階級的社區,盡管那時存在著事實上的種族隔離現象,但這與暴力和犯罪沒有關系,據卓克的姥爺喬治先生回憶:

(20 世紀80 年代之前)第六街區還是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同周圍的黑人街區比起來,暴力事件少了許多,也有更干凈的路面和修剪得更好的草坪。……在20 世紀80 年代中期的時候,這里也開始有了變化。城市建設者開始在這一區域開發為低收入者提供的住房,并且老住戶們沒有政治權利反對。⑥ [美]愛麗絲·戈夫曼:《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 趙旭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40 頁。

因此,相較于種族,貧窮與犯罪的相關性更大,盡管打架與吸毒等往往也是富裕的年輕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進入監獄的主要原因,但貧窮的人更容易走向這條路。在筆者看來,避開階級結構的因素將黑人貧困居住區的密集監控問題簡單地歸結為種族歧視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可能激化種族矛盾。

六、結 論

正如哈丁所言,“研究人員的信念和行為,也是支持或反對研究結果的經驗證據的一部分,就像傳統定義下的相關證據一樣,這項證據也必須向批判審查開放”。①Sandra Harding, Feminism and Methodolog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7. 轉引自[美]露絲·貝哈:《動情的觀察者:傷心人類學》,韓成艷、向星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年,第26 頁。《 在逃》作者在附錄“一個方法論的注解”里用近70 頁的篇幅回顧了這項研究的整個過程,為我們提供了評估該項研究發現的必要材料,在此筆者要對作者田野工作的投入及其科學表述表達由衷的敬意和謝意。通過對《在逃》一書正文和附錄內容的審閱,筆者對其中存在的倫理問題進行了如上反思,認為在做民族志研究時需要關注以下四個相互關聯的問題:

第一,我們在研究一個群體時往往需要與研究對象建立良好的關系,通過某個核心人物的引介或加入該團體是一個不錯的進入方法,但不能過度依賴某個報導人或團體。使田野點各方居民知情同意不僅是對當地人的尊重,而且也是研究獨立性的保證。

第二,參與觀察是必要的獲取資料的有效方法,但不能過度參與,從而忘卻了研究者的身份和作為一名合法公民的身份。尤其是在從事違法犯罪群體的研究時,事先劃清職業道德和公民道德的底線,以此作為民族志研究實踐過程的指導準則,可以有效避免涉及嚴重的倫理問題和法律問題。

第三,主位研究是民族志工作者所強調的研究視角,但不能只采取一方群體或研究者參與團體的視角,這不免有失社會科學研究的客觀和公正。在多群體互動的場域中要盡可能地呈現各方利益群體的視角,尤其是沖突關系中對立雙方的視角。

第四,對研究對象群體的同情和理解、對相關制度和政策的批判體現了民族志工作者的人文關懷,但不能對該群體自身存在的問題不加批判。既要揭露出社會結構和制度對之的束縛與壓迫,也要指出該群體文化所存在的劣根性,并激起個體和群體的責任感和能動性,這才是真正的人文關懷。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国内黄色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欧美第九页| 天天综合网色|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青草视频久久| 九色视频一区|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午夜国产理论|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97久久精品人人|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青青久久91|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综1合AV在线播放| 欧美伦理一区| 日韩无码白| 欧美第九页|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一本综合久久|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h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99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swag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欧美一级在线| 日本在线亚洲| www亚洲天堂| 亚洲无码37.| 亚洲小视频网站| 国产天天色|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视频二区欧美|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人妻AV区|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成人综合网址|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国产拍在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在线五月婷婷|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亚洲精品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