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玲 黃海雁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
隨著教育深入改革,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越來越重視,也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計劃》指出,要大力推進“互聯網+”“智能+”教育新形態,以“信息技術+”升級傳統專業,及時發展數字經濟催生的新興產業。該項政策表明了黨中央對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視程度,也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有效依據。新教育時期,加快智能學習平臺建設和應用時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重要途徑。
所謂智能學習平臺,便是依托于智能技術手段而存在的,且學生通過該平臺能夠進行預習、復習、對話跟讀、互動問答等自主學習活動的平臺。智能學習平臺關鍵在于“智能”二字,其綜合運用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在原有技術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平臺技術和功能,使得學生可以直接隨時隨地進行英語學習,還能通過平臺直接和教師面對面交流,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給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學習服務。
在數據環境下,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運用智能學習平臺,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事實上,高職院校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水平較低,沒有充分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對英語學習認知產生偏差。尤其是我國高職院校大部分班級人數較多,教師不可能顧及到每位學生,所以導致部分學生英語學習興致不足,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佳。某種程度上來說,智能學習平臺的應用能有效解決學生英語學習懈怠問題,并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上課過程中,教師通過智能學習平臺構建在線課堂,從聽、說、讀、寫等多個方面展開線上互動,突出學生自主性和主體性,激發學主動參與。不僅如此,下課時,學生可以通過平臺鞏固復習上課學習的知識點,遇到難題可以運用線上答疑功能,向教師和其他學生請教,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運用智能學習平臺,可以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許多高職院校并沒有開設專門的英語聽說訓練課程,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普遍比較薄弱,缺乏對英語交流的信心。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是英語教學重要目標,也是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核心要素。高職院校應用智能學習平臺進行英語教學,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不足和弊端,為學生聽說能力訓練提供良好的機會和條件。實際當中,智能學習平臺中包含了跟讀模仿、角色對話以及聽力訓練等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這些學習任務,也可以以小組比賽的方式進行,既能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又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進而逐步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運用智能學習平臺,可以提升英語教育個性化和實用性。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單向化的輸出英語知識,師生之間缺乏深入交流和互動,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認知產生偏誤,從而降低英語學習興趣。而運用智能學習平臺進行英語教學,豐富的學習資源、完善的學習功能給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四六級、英語AB級等真題題型增強了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相應題型進行講解,提高實際教學效果。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信息化改革發展的大力支持,許多高職院校開始意識到了教學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并沒有將政策指導深入落實到教學當中,對教學信息化缺乏認識和了解。實際教學當中,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較深,部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沒有深刻意識到信息技術手段對教學的重要意義,只是一貫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參與性、主體性沒有體現出來,教學觀念跟不上時代發展腳步。
在國家政策領導下,高職院校陸續開展了信息化教學改革,進一步優化了學校英語教學環境,提高了英語教學技術水平。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信息教學資源利用率并不高,許多教師仍是采用傳統式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單一。即便有部分教師運用了多媒體進行課件、PPT教學,也依然沿用了部分傳統教學理念,沒有將信息教學資源的特定和優勢發揮出來,降低教學質量,影響英語教學效果。此外,許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由于自身信息教學水平有限,所以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只能進行較為淺顯的線上課程教學,無法達到線上教學的真實效果。
課程教學內容有效性直接關系著高職英語教學實際效果,豐富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幫助學生拓展知識視野,還有助于學生完善英語知識架構,進而豐富英語知識庫,提高英語基礎水平。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以口頭教學作為主要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創新性不足,過于寬泛缺乏實質性。并且,英語教學內容側重基礎知識教學,與聽、說、讀、寫等實踐能力相關的教學內容占比不大,教學內容仍停留在傳統的思想觀念上,無法滿足新時代對專業英語人才的需求。
其一,主動學習能力較差。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基本上是為了應付考試,認為只需要掌握較為基本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就行,并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在英語學習方面,學生對英語學習認識不深刻,學習理念還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沒有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學生主動學習意識薄弱,主觀能動性較差。其二,互動交流能力不足。目前,仍有許多高職院校教師側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重要作用,學生缺乏實踐機會,英語聽說能力得不到很少的訓練,使得學生互動交流能力不足。
新教育環境下,高職院校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僅要重視基礎英語知識教學,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實現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其一,學校方面。高職院校要緊跟國家政策指導和社會發展步伐,將教學信息化深刻落實到實際教學改革工作當中,加強建設力度和管理力度,促進英語教學信息化機制建設完善。同時,高職院校要加大對英語教學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支持,優化更新信息設備,提高英語教學技術水平。其二,教師方面。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加強對英語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和了解,以培養學生英語技能為中心,充分利用智慧教學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升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活躍英語課堂氣氛,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課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利用智能學習平臺預習知識要點,包括詞匯、語法等知識,對于部分不明確的地方,學生可以通過平臺的答疑功能需求他人幫助,及時解決學習問題。課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互動教學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對本次課堂教學內容涉及的主要問題分別進行探討,允許學生自由發表言論;教師還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構建相應的情境,學生分組以此進行角色扮演,剩下的學生通過平臺查閱資料或自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參與性。課后,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布置練習作業,尤其是聽說方面的作業練習,教師要加強監督,如不定時檢查學生練習效果,讓學生重視英語學習。
創新教學內容有助于開拓學生英語知識視野,提高學生英語技能的專業性和實用性,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因此,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深入貫徹創新理念,積極創新教學內容,促進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更好發展。在實際創新過程中,英語教師要以新課標改革要求為基本前提,并將其作為創新的重要依據,設置以教師引導為主,學生主動參與的課程教學內容。同時,教學創新內容要突出實踐教學重要性,教師要增加實踐教學比例,將理論聯合實際,既要培養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又要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促進綜合人才的培養。此外,隨著教育信息化改革趨勢的來臨,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利用好智能學習平臺的特點和優勢,開展適合線上教學的課程教學活動,如以國外電影主題內容為主導的英語聽說能力訓練活動,從某部電影中截取一些片段,編成英語劇本,以角色演繹的方式進行,其他學生則通過平臺觀看視頻進行自主演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時期社會發展要求英語專業人才不僅要擁有專業的基礎英語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英語交際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種情形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不斷加強英語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和主觀能動性,在這之前,英語教師首先要著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以智能學習平臺為基本教學工具,以英語閱讀文章為教學內容,先讓學生自主利用平臺試著跟讀并翻譯文章,允許學生之間互動交流,而且學生之間可以在平臺發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課堂教學自由度。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適當提出一些建議,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推動智能學習平臺在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推動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還能提升英語教育個性化和實用性,對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量有著積極地意現實意義。目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存在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化、教學內容創新性不足、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較差等問題,影響英語教學質量。對此,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利用平臺,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同時創新教學內容,加強英語實踐教學,全方位創新推動英語教學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