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李寨寄宿制小學 劉紅新
近年來群文閱讀獲得了非常好的發展,被廣泛應用到了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一篇帶多篇的模式顯著提升了閱讀教學效果。對小學生而言,這種模式可以迅速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其展開分析。
首先,群文閱讀可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學生在開展群文閱讀過程中,需要對圖書以及相關關鍵詞來進行自主查找,還要對閱讀內容進行分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等都會得到顯著提升,而這種能力恰巧是提升閱讀水平和語文核心素養的必要條件,因此學生的閱讀水平會在進行群文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升。其次,群文閱讀可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良好培養。群文閱讀強調的是學生的獨立性,學生需要獨自整理出文章的關鍵詞,然后利用關鍵詞查找相關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還可以顯著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不僅對語文閱讀學習有很大幫助,后續學習其他學科時也會更加順利。最后,可以令學生的文化視野得到拓展。《語文課程標準》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表示閱讀教學要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前提,同時要積極拓展閱讀范圍、擴大學生的文化視野。而學生在開展全員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篇閱讀材料或者一本書向其他的閱讀材料進行延伸,這樣學生就可以逐漸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文章,在這些文章的影響下其思維會變得更加豐富,文化視野也更加開闊。另外,當學生的文化視野得到拓展以后,還可以根據不斷提升審美水平,因此群文閱讀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也將產生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首先要從閱讀的根本出發,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了解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以此建立更合理、科學的閱讀教學目標,同時帶著全局性的眼光看待閱讀教學,這樣才能令群文閱讀教學更有序地進行。比如可以從流派、文風等角度出發劃分文章的類型,然后讓學生從不同類型出發以更有針對性的方式開展閱讀,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完整地認識不同文章風格,同時對文學色彩也將產生更多了解。目錄在閱讀材料中的作用雖然不是特別明顯,但教師要知道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此時的思維邏輯性還比較欠缺,而閱讀目錄是幫助學生理順思維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師一定要從目錄的角度出發,由簡至繁、由淺入深地開展閱讀教學,在這之前,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閱讀進行細化,比如在古詩詞教學中可以從最簡單的五言詩開始,然后逐漸向七言絕句、樂府詩等進行拓展,最后再提升到古代文和長篇詩歌,以此幫助學生構建完成的古詩詞知識體系,并建立系列化的古文閱讀目錄。
當前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教學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教師對知識點和考點過于重視,實際的群文閱讀完全都由學生獨自進行,雖然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良好鍛煉,但學生的年齡畢竟還非常小,運用知識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不能充分滿足群文閱讀要求,因此小學群文閱讀教學也一直難以獲得理想效果。群文閱讀的真正核心是通過一篇文章向其他文章進行拓展,本質是教師以教材內的某一篇文章為基礎,然后引導學生對和教材內容主題相似、題材相似、寫作手法相似的文章進行閱讀,以此實現對閱讀內容的拓展,同時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從思維深度的角度看待群文閱讀,我們可以將其理解成教師讓學生通過相似文章來拓展思維廣并增加閱讀量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對比的方式發現不同文章特色,以《草原》為例,在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其他和自然風景有關的文章,比如《荷塘月色》《四季景色》等,然后讓學生在閱讀之后嘗試總結這些文章的特點,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提供引導,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通過群文閱讀提升閱讀水平。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利用幾分鐘時間對問題展開思考,但很多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都不是特別積極,只有少數學生能夠進行主動思考。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是絕對主導,學生主動性和主體性得不到任何體現,這樣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進而成為只會跟隨教師腳步去學習。為了更有效地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教師必須對問題進行合理應用,讓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發現不同閱讀材料的特點和關系,然后即可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關于問題,教師在向學生提問之前首先要考慮問題的形式,而且問題也要有一個主題,才能利用這個主題向其他的問題繼續拓展,以此不斷引導學生的思維。以《橋》為例,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文章中橋的含義,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比如剛開始看到老人從人群中揪出小伙子,你的想法是什么?小伙子最后讓老人先走,你的想法又是什么?你怎么看文章最后一個老太太來祭奠她的丈夫和兒子?這篇文章利用洪水、橋還有黨員為我們營造了很多懸念,當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這三個問題時也就真正掌握了“橋”的含義,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了解更多充滿懸念的文章,進而進一步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為學生減負已經成為主要話題,近幾年通過改革課程已經令學生的負擔得到了極大減輕,這也讓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課余時間,因此對課余時間進行充分利用是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要方式之一。對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全面了解,然后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選擇群文閱讀材料。結合群文閱讀的特點,首先可以讓學生依據個人興趣選擇一篇閱讀材料,然后從一篇閱讀材料出發對更多的閱讀材料進行挖掘,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比如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下,每天在課余時間利用30分鐘進行閱讀,這樣閱讀量就可逐漸提升,還可以讓學生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另外,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鼓勵其記錄閱讀內容,這樣不僅可以逐漸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還可以通過閱讀增強其語文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在綜合素養背景下獲得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對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應結合核心素養為學生提供指導,以此最大化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增提升文閱讀水平,進而強語語文綜合能力。希望本文可以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進而令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良好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