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瀟晗
圖1 紫砂陶刻天趣
紫砂陶刻是一門用刀的藝術,通過刻刀在紫砂器的表面創造出文字、繪畫等藝術,用不同的刀法來展現不同的線條,用下刀的寬度來決定線條的粗細,用下刀的深度,來決定線條的深淺,以刀代筆,剛柔并濟。想要學習這一門藝術,首先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書畫功底,還需練就用刀的技能,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長期的實踐打磨,待積累足夠的經驗以后,方能創作出具有自身特點和藝術魅力的紫砂陶刻作品。
正是由于紫砂陶刻的特性,讓這一門技藝自然地就對傳統文人有了巨大的吸引力,文人的參與加速了紫砂陶刻的發展,也賦予了這一門技藝豐富的人文性質,讓原本素面、素心的紫砂,有了這一門精湛工藝的加持,從而展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魅力。紫砂陶刻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作為紫砂壺的裝飾而存在的,但在當下這個時代,其已經不僅僅為了裝飾紫砂壺而存在。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創作內容的趣味性,讓紫砂陶刻在當下迸發出了十足的活力,在當下的紫砂陶刻作品中,各類不乏新意的創意內容不斷涌現。大大增強了紫砂陶刻的吸引力,也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紫砂陶刻本身已然同中國傳統的書法和繪畫一樣,成為了一門具有特殊魅力和誘惑力的藝術。
圖1“天趣”的創作就強調了陶刻內容本身的趣味對作品吸引力的影響,通過陶刻內容的組合,構建出一幅精神、格調、氣質、情趣和意味都能有所拓展的畫面,將原本互不關聯的內容鏈接在一起,從而各自影響,產生趣味。并且這種趣味在創作初始階段就已經產生,伴隨著空刻時的即興發揮,使整件作品處于一種統一而和諧的氣韻當中,這種流暢而一致的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會讓人在平和的畫面中逐步接受其所刻畫的內容,而當這些原本互不關聯的內容在人的大腦中通過想象產生聯系的時候,一種基于作品所刻畫的形象內容為基礎的獨特趣味就產生了。每個人的思考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人所獲得的趣味也各不相同,這就是作品“天趣”所最終要達到的藝術效果。
“天趣”上所刻畫的圖案乍一看是各自獨立的,但實際上,相鄰之間的刻畫有著隱隱然的聯系,就比如天上飛舞的蝴蝶下方是一盆盛開著的蘭花,蘭花盆的旁邊則是一缸的金魚,而在金魚的旁邊則是一只仰頭望天的小貓咪,而恰巧在貓咪的視野上方,是蝴蝶翩翩的翅膀,旁邊則垂落下大片的竹葉。蝴蝶和花朵,花盆與魚缸,金魚與貓咪,貓咪與蝴蝶,這看似毫無相干的事物中,實則透露出點點滴滴的生活氣息,這些內容會不自覺的讓人代入其中,因為養的花草開了花,花香引來了外面的蝴蝶,隱隱帶來一絲泥土的芬芳,主人除了養了一缸金魚,還有一只可愛的貓咪,一派閑適之中,貓咪抬頭望天,屋外的竹林延伸過來,顯示這是一處世外的桃源,安逸而寧靜,所有的生靈都幸福而舒暢的生活在這里。作品的核心就在于,它把握住了人內心對幸福和安寧的追求,用逼真而生動的獨立刻畫將這種追求具現成一個個不同的場景,靈動而不乏天趣,憑空創造出無窮的吸引力。
從這件作品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發現,紫砂陶刻所塑造的并非是單純的圖像,因為哪怕是刀工再好,刻畫的再妙,這終究是些死物,唯有能夠讓人有所觸動,思想產生變化的塑造才能夠產生吸引力,才能夠讓人發自內心的喜愛。
紫砂陶刻創造的是一種情感和生命的形式,它不僅是冰冷的工藝,而且是需要注入熱情和思考的創造。這種創造具有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內涵、獨立的品味,需要將創造的內容與紫砂本身的性質及刀法融合起來,達到創作形式和內容風格的一致和諧,從而凝聚出整體精致,充滿情感并能夠產生趣味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