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達科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湖南郴州 424100
2018年8 月非洲豬瘟傳入我國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隨之席卷全國,讓眾多養殖場戶血本無歸,極大的阻礙了我國生豬養殖業的發展。目前,非洲豬瘟沒有有效的治療藥品和疫苗,并且該病毒傳播速度十分迅速,死亡率極高,超過了以往所有的生豬疾病,本文簡單分析新形勢下的非洲豬瘟防控。
非洲豬瘟是一種病毒性的傳染性疾病,這種病毒能感染野豬和家豬,當豬感染上非洲豬瘟病毒之后,其身體中所有器官及分泌物中都會帶有大量的病毒,這些病毒具有二次傳播的能力。從現階段的傳播途徑來看,生豬運輸車輛,泔水養殖及人員、物品攜帶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其次是被污染的水源及寄生蟲的傳播。
致病能力不一樣的非洲豬瘟病毒其生豬在感染后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和死亡率也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這種病有5~15 d的潛伏期,最長的可以達到一個月。最急性型的病豬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可以達到100%。而這種類型的病豬在死亡之前沒有一點異常情況,往往都是突然死亡。急性型病豬病毒的潛伏期是4~6 d,病豬會突然出現發熱的的情況,體表溫度可達42 ℃。體溫在3~5 d之后就會緩慢下降,同時還會出現一系列呼吸急促、腹瀉、嘔吐等癥狀。急性型病豬在治好后也具有傳染性。亞急性型在感染之后發病時間在5~30 d,病毒有6~12 d的潛伏期,其臨床癥狀和急性型相同,但是相對來說較輕,致病率和死亡率也較低,病豬在感染后的體表溫度會上升到40 ℃,發病時間比較長,康復后的生豬也會具有傳染性。
在臨床上,非洲豬瘟的病理變化和經典豬瘟的病理學變化并沒有太多差別,表面癥狀很難確診,所以在病豬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的基礎上,需要進行實驗室的解剖或血檢診斷,在一般情況下比較常見的診斷方法有直接免疫熒光實驗、紅細胞吸附試驗等。不同的檢疫方法之間都會有差別,可以把這些方法結合使用,保證最后的結果能夠準確合理。
非洲豬瘟病毒不會感染人,并非人畜共患病,但是因為該病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和疫苗,所以一旦暴發就會使養豬業的發展得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帶來的社會影響十分嚴重,甚至會對畜產品的貿易市場造成巨大損害。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豬國家,其飼養量已經達到世界總量的一半,所以做好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直接影響到養豬業的后續發展。
完善引種及血檢制度,明確養殖主體責任,對監測結果呈陽性的生豬進行直接捕殺和無害化的處理。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設定村級防疫員,實時充分的掌握轄區內生豬飼養情況,了解養豬戶的飼養規模、引種地等情況。同時跟有關部門做好交流溝通,建立健全非洲豬瘟防御體系,當疫病發生時,要及時把信息上報,組織專業的人員進行調查,避免疫病進一步蔓延和傳播。
各級畜牧主管部門積極引導養豬場戶貫徹落實防控措施,提高養殖場戶消毒防疫意識,要對豬舍進行全方面的徹底消毒,凈化周圍的環境。同時要加強生豬運輸檢疫的監管,禁止從疫區引進任何的生豬或者肉制品,對引進生豬隔離觀察,堅決不允許病豬流入市場。
雖然非洲豬瘟病毒不會傳染人,但要避免科普不到位給群眾帶來恐慌,要加大宣傳力度,在人流集中處、各村組公布欄粘貼宣傳資料,通過微信、抖音等新媒體發布科普文章及視頻,最大限度的減少群眾恐慌情緒,引導群眾回歸理性。另一方面,在養殖場戶群體中加大非洲豬瘟防控宣傳,從傳播途徑到病發癥狀一一解析,并發布真實疫病案例做警示,切實提高養殖場戶的非洲豬瘟防控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