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輝
吉林省洮南市東升鄉農業農村辦公室,吉林洮南 137111
種公羊質量高低直接決定著種羊繁殖能力,在種公羊培育過程中,首先需要加強對種公羊的管理,公羊配種工作實施之前,要仔細檢查公羊的生殖器官是否發育健全,配種期間還需要給其提供營養均衡的全價飼料,注意控制好種公羊的體重,如果種公羊過于肥胖,可能會降低繁殖效果。同時據相關研究表明,公羊在經過運輸之后,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其容易出現應激反應,發生短暫不育的現象,因此,如果準備進行配置,在配種之前就不要對公羊進行運輸。
其次,還需做好精液檢查。如果種公羊精液質量不達標,那么其可能會導致母羊受孕困難。精液檢查的作用在于可以有效的防止不育的公羊被選為種公羊,而且還可以保證所選出的種公羊繁殖能力高。精液檢查過程中,尤其需要加強對配種前期條件并不是十分明確的種公羊精液檢查。在精液檢查過程中,要保證檢查的質量效果達到標準要求,因為如果檢查質量不達標,那么可能會導致繁殖能力強的公羊反而被淘汰,而繁殖能力一般的公羊則被選做種公羊了,精液檢查工作必須要由專業人員進行,如果對檢查結果有所疑問,還需要二次核對檢查[1]。
最后,要做好種公羊選擇。為了有效的保證種公羊的質量達到標準要求。在選擇種公羊時,第一步需要將本身存在有缺陷的種公羊淘汰掉,如生殖器官發育明顯不完善的公羊就應當淘汰掉。同時,如果公羊與一欄母羊交配已經一月有余,但是母羊卻并沒有受孕,則說明公羊可能存在繁殖障礙,需要做好各項檢查工作,如果確定公羊為長期性不育,要將其淘汰掉。但是,檢查時如果發現公羊是受到外界刺激發生的暫時性不育,那么則可以留待后期進行二次配種。
在對母羊進行培育時,首先要保證母羊所攝入的各類營養均衡,但是營養物質的攝入也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如果營養過于豐富,則可能會導致母羊過度肥胖[2]?;谶@樣的原因,為了保證母羊營養均衡,同時各類營養物質攝入不過量,在配種開始前的2~3周,就需要對母羊的身體狀況予以檢查,如果母羊的身體狀況不佳,就需要及時的補充營養,這樣做可以有效的提高母羊的排卵率。
其次,養殖期間還需做好母羊管理工作。如果羊群數量過于龐大,那么在投放母羊時就需要適當的增加母羊的數量,比如說每100只羊,可以投放4~5只公羊。在配種工作實施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配種的成功率,需要定期對羊群的狀況進行檢查,保證羊群中所有的母羊都已經成功進行了1~2次交配。
最后,種母羊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在選擇種母羊時,要結合母羊的年齡科學合理的選擇,據相關研究表明,年齡的增長會對母羊的繁殖能力產生一定影響,一般來說,4~5歲的母羊各項器官發育成熟,處于青壯年時期,繁殖能力最強,而2~3歲的母羊則繁殖能力最低。如果母羊第一次生產的羊羔數量并非單只,則說明母羊的繁殖能力比較強,可以選擇第一次生產羊羔數量多的母羊作為種母羊,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種羊的繁殖能力。
種羊選育工作的有效實施,可以進一步提高種羊繁殖能力。在選擇種羊時,可以綜合從氣候、環境以及品種等方面入手,要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工作,了解當前市場上比較受青睞的種羊品種有哪些,然后結合養殖場的實際養殖能力和水平,優先選擇更加高質的種羊。同時,在選擇種羊時,還需要考慮其配種成功率,以小尾寒羊種公羊的選擇為例,如果其配種三次均成功,那么就可以優先選擇這一類公羊作為種公羊。
相較于普通羊群來說,種羊對于飼養管理實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養殖工作實施期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將對種羊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在飼養母羊時,要注意給予母羊優質的生長環境,保證母羊的體況始終處于最佳狀態,要安排母羊適當運動,接受陽光照射,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母羊的免疫力、發情和排卵率[3]。而針對公羊在飼養時,則可以采取分群、單圈飼養,否則公羊在發情期比較好動,可能會彼此爭斗,因此導致不必要的損傷。
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疾病可謂是防不勝防,種羊一旦染病,就可能會導致其繁殖能力下降。基于這樣的原因,做好各類疾病預防工作就顯得極為有必要了。在疾病預防期間,首先要定期為種羊接種各類疫苗,重點接種可以防止其生殖系統被破壞的疫苗。其次,如果發現種羊染病,則需要結合疾病的類型以及嚴重程度,使用藥物對癥治療,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種羊不適癥狀沒有得到任何改善,則需要及時將其淘汰。最后,在防治疾病時,還可以重點從環境衛生的防控著手,盡可能為種羊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
總之,種羊繁殖能力的高低與養羊業的發展可謂是息息相關,為了更好的促進養羊業的發展,提高養殖戶經濟效益,必須要做好種羊管理工作,選擇科學優質的種羊,為種羊提供優質的飼養環境,做好各類疾病預防工作,以便有效的提升種羊的繁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