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娜爾·木斯塔法
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阿勒泰 836701
目前,羊只養殖逐步實現集約化、規模化,但隨著養殖規模和養殖密度的不斷加大,疾病的發病率也有明顯的升高趨勢。有學者對2012~2016年新疆地區鏈球菌的發病率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發病戶率由16.83%上升至24.79%,發病率也從3.1%增加到6.4%,均有上升的趨勢[1],這就說明在新疆地區,羊鏈球菌病是對羊只危害較為嚴重的疾病之一,各個養殖場、養殖戶應當予以重視。
羊鏈球菌病的病原是β溶血性鏈球菌,屬于革蘭氏陽性菌,在組織涂片中該菌常呈現雙球型,經培養的細菌再進行涂片時,常呈現短鏈狀。該菌能夠感染豬、牛、羊、馬、雞等多種動物,人類被感染后常出現猩紅熱,動物感染后臨床表現各異,多數出現敗血癥、化膿創以及局限性感染。
該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患病羊和帶菌羊,其皮毛、糞便、尿液、骨骼、肉質等均可以傳播病原。此外,呼吸道內也有大量的病原體,患病羊和帶菌羊可以通過呼吸向環境排菌。該病多發生在冬季和早春,此時環境溫度較低且牧草不豐富,特別是在氣溫驟降時,死亡數量激增。新發病區域常呈現集中發病,老疫區則表現為散發。
根據病程長短,可將羊鏈球菌分為慢性、急性和最急性三類。
慢性鏈球菌病的患病羊體溫升高至41 ℃左右,精神沉郁,反芻減少或停止,結膜充血且分泌膿性分泌物[2]。咽喉部腫大,呼吸困難,糞便中有黏液或血液,懷孕羊患病后表現為流產。
急性鏈球菌病的患病羊呼吸困難,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時通常在2~3 d內死亡。
最急性鏈球菌病的患病羊有神經癥狀,在發病后1 d內死亡。
敗血癥:出現敗血癥癥狀的病羊死亡后尸僵不全,內臟充血、水腫,剖檢患病羊可見壞死灶與胸壁出現黏連,膽囊囊腫,腎臟皮質出現出血點,也有的病羊腎臟皮質變硬變脆,膀胱充血,胃腸萎縮且有結節。
流產:懷孕羊患病后,身體機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弱,胃腸的消化功能會隨著病情的加重不斷退化,子宮黏膜出現結節、縮小,最終發生流產,流產時的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原體,對環境造成污染。患病較為嚴重的羊會發生死亡。
無菌采集胸腔、腹腔滲出液、肝臟、肺臟、脾臟以及淋巴結,分別進行涂片和觸片,經革蘭氏染色,如果為陽性雙球形或短鏈狀菌,則可以認為是鏈球菌感染。
發現患病羊,首先應當對其進行隔離,對羊舍進行清掃、消毒,消毒藥品可以選擇2%的燒堿、1%福爾馬林等。患病之初可以使用青霉素和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出現體溫升高,可以采用肌肉注射30%的安乃近3 mL,以緩解癥狀。對于食欲不振的病羊可以進行強心補液,并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維生素C、安鈉咖。
首先要做好飼養管理,只有給羊提供一個舒適、潔凈的生活空間,才能讓羊遠離應激反應,提高羊只的抵抗能力[3],減少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在冬季和早春,由于天氣寒冷,牧草質量也比較差,羊只需要的營養物質沒有相應的減少,所以需要養殖場、養殖戶在秋季時進行草料的儲備,提前做好計劃,在冬季給羊做好保膘工作。另外,還要注意圈舍的防寒保暖,冬季給圈舍加蓋塑料保溫膜,室內可以用電暖氣等設備進行升溫,同時注意給圈舍通風換氣,將有害氣體及時的排出圈舍,給羊只提供良好的生長空間。
在養殖的過程中,盡量做到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如果確實需要引入種羊時,首先要對引入羊的屬地進行查驗,不從疫區和受威脅區引入種羊,入場后先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隔離后確定羊只健康再進行混群飼養。
羊只疾病的預防離不開免疫接種和定期驅蟲。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在羔羊3月齡左右時進行疫苗的第一次接種,免疫注射周期為3周左右,通常預防羊鏈球菌病注射氫氧化鋁甲醛疫苗,疫苗要選擇大廠家生產的正規疫苗,不能輕信自家苗。寄生蟲是羊細菌感染的重要誘因,所以在定期對羊舍和運動場進行清掃消毒的基礎上,也要重視驅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