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生
新疆克州動物疾病控制與診斷中心,新疆克州 845350
牛病毒性腹瀉給生產帶來嚴重的影響,如果不能采取措施有效的防治,將給養牛業健康生產和正常的經濟效益造成一定的損失,本文分析了病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喂養成本上,為了節省時間與投入成本,養殖戶一般在飼料上選取標準過低,草飼料中含有有害性物質,導致牛只誤食,引發疾病。在存放過程中,沒有保持通風干燥的室內環境,造成變質發霉,無法食用。而一些變質過期時間過短的飼料,沒有及時發現,導致工作人員誤投喂食,致使疾病發生。而在飼養管理上,飼養人員缺乏規則的約束,對管理制度的不重視,讓工作人員隨意喂養,工作中缺乏謹慎性,導致誤食的情況發生。
疾病的發生通常都是由一個小小的行為而引發的,工作人員對于牛只的生活休息環境過于忽視,會讓牛只帶來疾病的傳播,導致經濟利益的損失。而在環境衛生清潔管理上沒有做好相關處理措施,工作人員缺乏衛生管理意識,使得牛只生活環境惡劣,無法正常生活[1]。對于牛棚內牛只的排泄物沒有及時清理,牛只容易誤入口中,致使牛只出現疾病。排泄物的隨意擱置會讓細菌就地滋生,產生病菌,導致牛只之間發生傳染。
對于身體素質的管理,養殖人員對牛只的生活沒有過于干預,在發病時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造成愈后身體機能變差,抵抗力變弱。而也有一些是因為在飲食上的營養不良,缺乏運動而造成的身體素質低,自身調節功能沒有得到完善,造成抵抗力低[2]。各種導致牛只身體素質差的原因,都是養殖人員疏忽管理而導致的,這讓牛只身體無法得到營養支持,身體機能調節變弱,造成抵抗力低,無法抵御部分外來細菌的侵害。
畜牧業最大的困難應該是,疾病發生以及后續的傳播問題,疾病的發生不但能夠讓牛只大范圍死亡,還會迅速向周邊發生進行傳播,致使不可逆的損失。為了應對疾病的發生與傳播,養殖戶應該設立完善的疾病管理體系,設定應急管理辦法,為自己的養殖場做好有效的應對措施。在常發的疾病上,應該及時注射疫苗,讓牛只產生抗體,在疾病常發時期能夠降低患病概率,同時做好應對的消毒管理辦法,將損失降到最低。
畜牧業需要廣闊的范圍,遠離工業地區以及人們生活的地方,讓牛只放歸草原,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以免受到工業污染[3]。因此,在選址時應當遠離人類活動區,在遠離城市的同時交通運輸較為方便的郊區進行飼養,讓牛只能夠免受生活打擾。選址環境應當考慮到空氣、土地、水質等因素,保證牛只能夠正常的生活、休息、活動。還要遠離工業作業地區,避免牛只喝到含金屬的水源,導致疾病發生。對于當地氣候環境需要進行實時檢測,保障牛只不受高溫或低溫氣候帶來的影響。
牛舍內的衛生管理需要有相關的規定,保證生活休息區的干凈舒適。應當定期定時為牛舍內部進行衛生消毒,減少細菌的傳染。每天定時清理牛只的排泄物以及為牛只進行身體清洗,讓牛只能有一個舒適的休息狀態。牛舍內清潔消毒后,需要保持通風透氣,讓異味盡快排出,以免影響牛只休息。除了牛舍內部消毒,地面還需要保持干燥衛生,減少室內濕度,避免細菌在空氣中傳播,引發疾病。
全面均衡的飲食飼養,能夠讓牛只得到全面的營養供給。為了保證牛只身體體質需要,養殖戶應該提高相關飼養知識,為牛只改善飲食狀況,從而進行全面的飲食搭配,讓牛只能夠全面吸收營養,完善身體發育需要,保證身體營養[4]。飼料需要經過嚴格的檢測關卡,避免誤吃過期變質的飼料,為牛只身體帶來危害。在飼料的選取上可以搭配相關營養需要的微量元素,減少因缺乏微量元素而生病的概率。實行均衡的飲食飼養管理,能夠有效保證牛只身體體質,間接的提高了牛只的生產效益,為養殖戶實現可觀的收益。
在疾病發生時,養殖戶應該按照相關制度為牛只實施隔離治療,保障其它牛只健康安全。疾病發生后,為牛只建立疾病檔案,記錄發病時間、發病原因、發病來源等相關問題,尋找解決措施,對病牛及時進行隔離、處理、消毒等。在病牛隔離的同時,還要在病牛曾生活、活動過的區域進行消毒殺菌處理,避免細菌繼續傳播[5]。還要及時查出病原,控制牛只病情,避免加重。為牛只建立疾病檔案,能有助于日后復查所需,為日后發生類似問題可以迅速做出有效措施,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牛只發生疾病后除了及時的隔離消毒,還要為它進行用藥處理,避免延誤病情。在用藥時,及時記錄用藥使用情況,做好病后預防措施,降低下次的生病概率。對于病情的記錄,應該實發實記,避免過后因其他工作而忽略忘記,造成病情的延誤或是對下次做出無用的研究對比。用藥的劑量需要嚴格管理,在不同生長時段用藥劑量有所不同的,劑量過多或過少都會間接影響到牛只身體的恢復。為了避免延誤病情,在病牛的隔離養護上,工作人員應該備有認真專業的態度完成工作,減少對養殖戶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