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廣西省藤縣大黎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藤縣 543319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養殖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羊養殖作為畜牧養殖中常見的種類,在國家相關的政策扶持下,羊養殖的規模不斷擴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逐漸向著規模化、集約化的模式發展。但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一系列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尤其是對于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防疫制度的不完善給養殖場疫病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多困擾。很多養殖場將動物防疫工作當作基層獸醫的任務,給基層獸醫的工作帶來了更大的負擔和壓力,不利于防疫工作的開展。
硬件建設是為羊場提供基礎的生活條件,為羊群的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的棲息和活動的場所,包括對場址的選擇、羊場內部布局等,根據羊的生理特點和生物學特征,并結合相關的生產工藝流程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科學合理的建設羊場,完善羊場的設施和配置。
羊養殖場的選擇要選擇在人口稀疏地區,遠離居民區、學校、集貿市場或相關的屠宰加工企業,盡量避免與外界的接觸。另外,羊場選址要保證采光的充足,還要有良好的排水和隔離條件,盡量選擇地勢較高、冬暖夏涼的區域,且需要獲得政府的認可。良好的選擇能夠保證羊群有一個舒適的生長條件,從一定程度上提高羊群的免疫力,提高了其抵御疫病的能力,也避免了和外來疫病的交叉感染。
場內的合理布局是保證各項防疫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一般情況下,羊場需要具備生產區、生活區、管理區這三個區域。羊場的分區以人、羊、污的順序排列,根據場區的地形地勢、交通道路、主導風向綜合進行各部分區域布局。各區間需要建設消毒池、出入口、綠化帶、隔離欄等設施,并相互獨立。生活區和管理區應建在羊場的上風處,以避免糞便氣味、飼料粉塵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污染。作為羊場內主要建筑的羊舍,要完善各種衛生防疫配置,包括消毒、隔離、防凍保暖、防暑降溫、通風換氣、防蟲防鼠等設施設備,保證羊舍符合相關的衛生要求標準。羔羊舍位于上風向,育成舍、成年羊舍、隔離舍及獸醫室依次順風建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各羊舍間種植綠化,凈化空氣。另外,羊場內的道路建設要合理,充分發揮場內外、各區域間聯系的紐帶作用。羊場道路分為凈道和污道,凈道用于飼料、調群轉群運輸;污道則用于病死羊處理、糞車運輸等,兩道互不交叉。
做好對來往羊場人員的控制,一般情況下,嚴格禁止外來人員進入生產區,如確實需要現場參觀,應做好全面的防護措施和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記。生產區人員在進入或離開羊舍時要遵守消毒制度,清洗雙手,換消毒靴、踏消毒池,佩戴防護用具。禁止不同功能區人員串崗。技術人員在診療動物疫病時,應遵循從日齡小到日齡大、從清潔區到污染區、從健康群到發病群的順序,并遵守獸醫衛生防疫制度。飼養員應遠離外界畜禽,避免進入畜禽交易市場或屠宰場等地區。
要保持羊舍、活動場地的清潔和干燥,及時清除糞便等污染物,每天清理一次羊舍內的糞便和雜物,并運送至糞場堆積發酵1個月。保持水源、飼料飼草的清潔和新鮮。病死羊要嚴格依照相關技術規范,在動物防疫監督站的監督下進行無害化處理。定期監測羊舍內二氧化碳、硫化氫、氨氣等有毒氣體的含量。注意蚊蠅、鼠害的消滅和防護,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羊舍內的溫濕度。除此之外,養殖場要將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消毒方面,形成完善的消毒制度體系并落實消毒記錄。選擇表面活性炭類的堿性消毒劑,交替使用,不要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消毒劑,防止產生耐藥性。另外,在養殖場入口設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長為入場機動車車輪外周長的2倍,與廠區大門同寬,20 cm深。并配置紫外線燈,建立換衣間等。
建立完善的動物養殖防疫體系是有效預防動物疫病的手段,養殖場要從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入手,落實每個環節的工作,并不斷提高養殖人員的防疫意識和防疫專業知識儲備,切實發揮防疫體系的作用,保障養殖場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