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峰,孫洪海
吉林省東豐縣沙河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東豐 136323
在養豬生產中,環境狀況控制達不到養豬生產的要求一直是困擾生豬生產重要的問題。
豬舍的環境衛生質量直接關系著生豬的成活率以及豬的繁殖性能,因此做好豬舍環境控制就顯得極為重要。針對不同生長階段的豬來說,其對于環境的要求也存在有較大差異,對于保育豬舍來說,其溫度保持在22 ~25 ℃最為合適,溫度過高或者是過低,都將會對仔豬的健康生長產生不良影響,仔豬長期生活在低溫環境中,可能會導致其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如果豬舍環境溫度低且濕度大,那么還可能會增加仔豬出現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對于種公豬來說,豬舍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將會對其生殖能力產生不利影響,而且豬舍內濕度大也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細菌和病原體在豬舍內大規模繁殖的話,必然會增加豬群感染各種疾病的概率。
要想做好豬舍環境控制工作,首先就需要對豬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明確哪些因素會對豬舍環境產生影響。在生豬養殖期間,溫度可以說是對豬群健康最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豬舍的設計布局時,應當考慮到不同階段生豬對于溫度環境的需求,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科學對豬舍進行選址,使得豬舍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進行豬舍選址時,最好是選址在地勢比較高且開闊的區域,同時保證豬舍通風狀態良好也極為有必要,如果豬舍長時間通風不暢,空氣混濁,那么可能會導致生豬感染呼吸系統疾病。此外,對于豬舍的建筑材料也需要嚴格把控,避免材料質量不達標的現象出現,可以結合養殖地區的氣候條件特點選擇合適的材料。如在建設屋頂和墻體時,可以選擇不容易導熱的材料,這樣既能夠減緩室內溫度的流失,同時還能夠減少外界環境溫度變化對豬舍產生的不良影響。
再次,地域環境對于溫度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如在我國南方地區,溫度較高可以嘗試建造半開放式或者是開放式結構的豬舍,這樣可以更好的優化通風效果,進而有效的降低溫度和濕度。而在北方地區冬季時間長、溫度低,因此可以建造封閉式或者是開窗式豬舍,這樣更有利于溫度的控制,能夠有效的提升保溫效果。
最后,許多生豬還喜歡趴臥在地上,因此地面的保溫工作實施也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夏季,豬的俯臥頻率更高,如果地面溫度過高或者是過低都將會對生豬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基于這樣的原因,做好地面保溫工作也是極為重要的,在建設豬舍時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為適宜的材料鋪設地面。
溫度是豬舍環境控制的重中之重,在豬舍環境控制期間,必須要加強對溫度的控制。溫度控制過程中,要結合地區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溫度控制計劃,以我國北方地區為例,當地冬季漫長,氣候比較寒冷。如果豬舍環境比較差,冬季保暖效果不佳,那么生豬感冒概率將會大幅度增加,而且對于仔豬來說其抵抗力比較差,還容易凍死或者是凍傷。所以在冬季要重點做好豬舍保暖工作,以保證生豬健康茁壯成長。在加強豬舍保暖時,可以嘗試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加鋪墊草,并時刻關注墊草情況,在發現墊草比較潮濕時要及時更換。二是要加強對仔豬以及孕期母豬的豬舍保溫管理工作,可以借助多種方式保證豬舍溫度始終處在比較合理的位置,比如說采用紅外線保溫燈達到保暖的目的。同時,提高豬群飼養密度,讓它們依靠自身散發的熱量相互取暖,增加飼料喂食量,避免豬群處在饑餓狀態,熱量快速流失等等。此外,還可以在地面上鋪設保溫隔熱板,避免生豬長期俯臥在地上,因此著涼。針對豬群的排泄物必須要及時清理掉,保證豬舍衛生,避免豬舍濕度過大。
在夏季,則需要重點落實降溫防暑工作,如可以嘗試在養殖場周圍種植樹木以達到遮陽的目的,同時還需要加大通風力度,及時的在地面灑水,進而有效降溫,避免生豬出現熱應激的情況,保證其更加健康的生長。
豬舍內的濕度過大,容易滋生各種細菌,引發豬呼吸道疾病。因此,在生豬養殖期間,還需加強豬舍內濕度控制工作。如在夏季,豬舍內的環境悶熱,就會提高豬群患病的概率,因此在夏季要注意保證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減少生豬患病率。同時還可以適當灑水,通過水分的蒸發達到帶走熱量的目的。在冬季時,出于保溫的目的,豬舍可能會長期門窗緊密,養殖密度比較大的情況下,豬舍內的空氣可能會混濁,空氣濕度大的情況比較常見,就需要養殖人員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情況,在天氣晴朗時,做好通風工作,優化豬舍空氣質量,避免豬舍空氣濕度過大,加劇熱量流失。所以說,在對豬舍環境進行控制時,必須要密切關注濕度的變化情況,避免濕度過大,盡可能保證豬舍內干燥,這樣才能保證生豬更加茁壯健康的成長。
總之,豬舍環境控制的重點在于溫濕度,做好溫濕度控制工作之后,可以有效的降低病原和細菌繁殖發育的概率,降低生豬疾病感染率,使得生豬能夠健康茁壯成長,可以有效的減少養殖戶經濟損失,為推動我國養殖業的科學發展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