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艷
吉林省榆樹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吉林榆樹 130400
冬季天氣寒冷導致豬呼吸道疾病頻發,臨床常見,如果得不到科學合理治療會導致豬呼吸道疾病反復發作。
1.1 豬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群體發病,體溫升高到41 ℃以上,咳喘流鼻涕,減食、不食,多由圈舍保溫不當引起。
1.2 豬萎縮性鼻炎,由敗血波氏桿菌引起。臨床常見打噴嚏、鼻端蹭地,飼喂、運動時明顯。嚴重的鼻孔流血,面部變形,體溫正常,多由圈舍通風不良,粉灰塵過多,不及時清掃糞尿,消毒不嚴格引起。
1.3 豬支原體肺炎,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咳喘、呼吸困難,死亡率較低,為本病特點。本病常繼發巴氏桿菌胸膜肺。起臥運動采食時咳喘癥狀加劇,體溫不高。繼發巴氏桿菌胸膜肺炎時體溫升高,死亡率增大。
1.4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放線桿菌引起。臨床表現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呈犬坐式呼吸。嚴重的口、鼻、耳、四肢皮膚呈暗紫色。剖檢病死豬,呼吸系統呈纖維素性,肺炎病變,是一種嚴重的接觸性傳染病。
1.5 豬肺疫,由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又叫鎖喉風。呈散發、中小豬發病多。癥狀為體溫升高到41℃左右,咽喉部觸診紅腫發熱,耳根、前胸部皮膚有淤血斑,成犬坐姿勢。剖檢可見全身臟器出血,肺呈紫色肝樣變。多由肺疫苗接種不當或不接種,及應激因素造成流行。
2.1 圈舍衛生條件差,保溫通風措施不好,防疫消毒不到位,加速本病流行。
2.2 疫苗接種不好,未按免疫程序及時免疫,是造成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如豬肺疫苗、豬支原體、副豬嗜血桿菌、豬偽狂犬苗等。
2.3 藥物預防選擇不科學不合理,給藥方式不對。養殖戶認為添加種類越多越好,不科學對癥用藥。一些藥物在水里不穩定容易破壞,如阿莫西林,最終造成事倍功半。另外治療過程藥物拌料不均勻,添加劑量不足直接導致效果差,有時考慮藥物成本高,見好就收,療程不夠,反復用藥幾次后出現耐藥性問題。
3.1 無論是母豬、仔豬還是育肥豬,都要按免疫程序接種呼吸道相關疫苗,這是控制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關鍵措施。
3.2 建設防風保濕設施實用到位,防疫消毒科學有序,及時清理豬舍糞尿及雜物,保證豬只生長環境清潔、通風、溫暖,是控制冬季豬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3.3 常態化做好藥物預防和發病豬只因癥科學治療,是控制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的主要辦法。
3.3.1 每隔半月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多西環素粉、麻杏石甘散、芪板青顆粒、氟尼辛葡甲胺粉連用5 d,飲水中添加氨基維他粉,用量遵照說明書,視情況可增加藥物用量,加倍使用。
3.3.2 個別病例及時治療,可有效避免呼吸道疾病流行。癥狀輕的一般病例選用氟苯尼考和銀黃注射液針劑,劑量按說明書,連用3 d;其他疾病繼發引起的,首先要控制原發病,對癥治療一般選用藥物有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多西環素針劑和解表針劑;個別病例除對癥治療打針劑外,飼料也要添加相關藥物,一般選用氟苯尼考粉、替米考星粉、多西環素粉、麻杏石甘粉、卡匹林鈣粉、小柴胡粉、芪板青顆粒粉等。水中加氨基維他粉,連用5 d。
豬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發生,尤其冬季呼吸道疾病更易感頻發,且發病原因復雜多樣,臨床治療難度大,易反復。廣大飼養戶,平時既要做好圈舍防寒保溫,注重改善圈舍通風換氣,保持豬只合理飼養密度,提供優質飼料并及吋清理糞尿,溫濕度適宜,又要重視豬只預防接種疫苗和定期藥物預防,防疫消毒工作,對患病豬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能達到降低發病和死亡率,從而提高養豬經濟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