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峰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賀州 542801
豬大腸桿菌性腹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如果不能有效地做好預防工作,該病對于仔豬的正常生長發育會產生嚴重影響,給豬場的養殖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失。
大腸桿菌屬于腸桿菌科類,其所包含的范圍極為廣泛,既有能夠促進豬消化的正常桿菌,同時還有可能會導致豬出現腸道疾病的病原菌。大腸桿菌可以在生豬腸道內靈活運動,生豬之所以出現大腸桿菌引發的腹瀉,主要是由于菌群失調所引發的,由于外界刺激或者是自身機體出現缺陷,導致其無法正常的控制體內的大腸桿菌,腸道內聚集了大量的水分、電解質等物質,因此引發生豬腹瀉。大腸桿菌在生豬的大腸、小腸以及回腸等多個部位都有寄生,同時在生豬生活的豬舍以及日常飲水、飲食的食槽和水槽中也有大量的大腸桿菌聚集,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該疾病的防控難度。
大腸桿菌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下,對于宿主的條件也有所要求,比較常見的是腸毒性大腸桿菌,該病菌主要分布在豬的腸道黏膜之上,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釋放大量毒素,導致生豬出現腹瀉的癥狀。據相關臨床研究表明,仔豬最容易因為大腸桿菌引發腹瀉,之所以如此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首先仔豬的身體器官發育本來就不是十分的完善,抗病毒能力相對比較弱,部分仔豬存在有生理方面的缺陷,無法正常快速的吸收小腸上過多的水分,因此導致仔豬腹瀉。其次,則是由于養殖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實施不到位,豬舍內衛生環境臟亂差,食槽以及水槽等生豬頻繁接觸的部位留有大量的細菌,這樣也容易導致生豬患病。對于仔豬來說,如果其腹瀉癥狀始終未能得到有效的緩解,當腹瀉超過機體承受能力時,仔豬就將會嚴重脫水,甚至最終會脫水死亡。
該疾病不同年齡段的生豬均有可能發生,而且不同年齡段仔豬的臨床表現也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新生仔豬由于抵抗力比較弱,因此仔豬的各項癥狀通常表現的比較嚴重,持續性腹瀉很快就會導致仔豬脫水,一旦進入到脫水癥狀之后,仔豬死亡率就將會大幅度增加。同時在出現大腸桿菌性腹瀉之后,仔豬還可能伴有其他不良癥狀,比如說敗血癥,而且病豬很容易出現休克癥狀。對于哺乳仔豬來說,其主要臨床癥狀則表現為中度腹瀉,由于身體器官發育不完全,日齡比較小,因此仔豬對該病的抵抗能力比較弱,體重迅速下降,死亡率比較高。成年豬與育肥豬也可能感染該疾病,其感染之后則可能突然死亡,眼瞼部位出現明顯水腫,體重下降明顯,密集性爆發比較少,以散發為主,患病后大部分都能夠自愈,死亡率比較低,在30%左右。對于處于繁殖期的母豬或者是種公豬,則可能會流產或者是出現膀胱炎、腎炎等病癥。
大腸桿菌性腹瀉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首先與養殖者濫用抗生素有著密切的聯系,頻繁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將會使得大腸桿菌對部分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在腹瀉發生后治療效果不明顯。基于這樣的原因,在防治該疾病時,首先要避免抗生素的濫用,生豬養殖期間,不能為了增強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隨意濫用抗生素。任何抗生素的使用都要在專業獸醫的指導下有序運用。同時,如果生豬已經出現了大腸桿菌性腹瀉,如果養殖場的養殖條件比較理想,配備有實驗室則可以利用藥敏試驗選擇對大腸桿菌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如果發生大腸桿菌感染需要迅速讓生豬口服含有葡萄糖的電解質口服液,這樣可以有效的緩解生豬因為腹瀉所引起的脫水,在治療酸中毒時效果相對來說也比較顯著。
其次,在預防豬大腸桿菌性腹瀉時,應當重點從飼養管理方面入手,如該疾病仔豬更易感,其主要是因為仔豬的機體發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在預防仔豬發病時,第一步應當從分娩環節做起,在母豬分娩時保證產房干燥,做好產房消毒清理工作,防止初生仔豬舔舐帶有病菌的物品,給仔豬提供一個更加適宜的生存環境。同時,要嚴格執行“全進全出”制度,養殖場內生豬出欄之后,要對豬舍進行全方位的消毒,并且將豬舍空置一周左右的時間,然后再安排新豬進舍,避免交叉感染。此外,仔豬在剛剛出生時,抵抗力相對比較弱,其抗體的獲取主要依靠母乳,因此必須要保證初生仔豬能夠在第一時間吃上母乳,這樣能夠有效的增強仔豬的機體免疫力,預防大腸桿菌性腹瀉的發生。
最后,要做好防疫工作。生豬養殖期間可以根據養殖場的具體情況免疫接種大腸桿菌疫苗,如對于母豬來說,可以給其接種2 次疫苗,即產前和產后各1 次,產前接種可以防止母豬感染該疾病,影響繁殖效果。產后接種,則可以進一步增強母豬的免疫力,保證仔豬從母乳中獲得相應的抗體。在疫苗接種時要做到定時定量,保證疫苗的有效性。
總之,豬大腸桿菌性腹瀉如果長期持續下去,將會導致生豬嚴重脫水,不利于生豬的健康生長發育,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病豬死亡,因此,針對豬大腸桿菌性腹瀉,必須要盡早采取措施治療,在日常養殖期間,則要加強對相關疾病的防控,保證生豬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