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鑫,劉 欣
1.吉林省東豐縣楊木林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東豐 136300;2.吉林省東豐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東豐 136300
養殖過程中,無論是哪一品種雞,雞腸毒綜合癥都是十分常見的,此類疾病雖不嚴重,病死率也不高,但對于養殖戶來說,往往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雞腸毒綜合癥主要表現為消化不良與腹瀉,甚至在糞便中可看到未消化完的飼料,其中飼養雞的種類主要包括肉雞和蛋雞,而蛋雞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較為緩慢,體型消瘦,再加上雞群大小差別較大,如產生病雞,則會發生嚴重脫水情況,在后期死亡率極高。此病癥是多種病因所造成的一種綜合癥狀,因此被稱之為“雞腸毒綜合癥”。本文對此病所產生的主要病因以及對此疾病的預防措施進行概述,具體如下。
此類疾病不存在季節性,在一年四季中都可發生,且在夏季與秋季發病率相對較為集中,通常情況,在雞群中的發病概率較高,多在肉雞20 ~30日齡中與20 ~80 日齡的蛋雞中,如在飼養過程中衛生條件差,雞群發生此疾病的概率則會增加,與此同時,在地面進行平養的雞群發病率也會增加,患病雞群所表現出的癥狀相對來說會更嚴重,致死率極高。因此,飼養雞群需要在網上平養,需加強對衛生條件的管理,降低雞群發病率,如此才能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雞群發病初期,從表面上看無明顯癥狀,不過少數雞會出現排便稀薄、糞便不成形的情況,仔細觀察,可發現糞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長期如此,則會造成雞所出現的腹瀉漫延到全群,使整個雞群受到傳染,排出的糞便稀薄且呈現淺黃綠色,糞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增加。后期雞群食欲下降,致使一些雞開始癱瘓,嚴重者可致死。在此過程中,患病雞群的體重并不一致,有的增重,有的則會變得消瘦,但都會出現脫水現象,最后致死。
此疾病包括病毒、原蟲以及細菌等。
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病毒有關,如:呼腸弧病毒引起的腸炎,此類疾病會使腸道正常吸收受到影響,與腸道有關的疾病還有冠狀病毒、腺病毒、細小病毒、輪狀病毒等等。
受到細菌影響的疾病主要有大腸桿菌以及沙門氏桿菌等,這類疾病主要是破壞腸黏膜,出現炎性產物對腸道進行刺激,使腸道功能受損,從而消化不良,后期造成腹瀉,大量電解質的流失,特別是鉀離子大量的流失,使其出現生理性障礙,致使心臟興奮性過度加強,心臟承受壓力過大后,造成雞突然猝死現象的發生。
原蟲的出現只要是因為腸道球蟲的感染,20 ~40 日齡的雞群,出現小腸球蟲感染的概率增加。產生此類癥狀表現的原因為球蟲在腸黏膜上進行生長繁殖,致使腸黏膜厚度增加,嚴重者會出現腸黏膜脫落以及出血現象的發生,對雞自身消化功能造成嚴重影響,使食入的飼料沒有辦法進行消化與吸收,同時出現的腹瀉對水分的吸收造成影響,排出的糞便稀薄,進而導致脫水現象發生。
每日飼養雞群的飼料營養需保持全面平衡,如有必要,可給予適量維生素與礦物質,加強雞群自身免疫力以及生長發育的需求。
雞群飼養過程中,需對雞舍衛生加強管理,定期打掃消毒,飼養位置最好選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保持空氣新鮮,使空氣能夠得到有效流通,同時,還需保證光照充足,溫濕度適宜,雞群所產生的糞便必須定期清理,降低病菌的發生。
消毒并不只是給雞舍消毒,消毒的范圍還包括料槽和水槽等。
飼養雞群的飼料需在保質期內,如為了節約本錢投喂過期飼料,則會使雞群發生病變,發霉飼料也不可投喂,以免造成雞群腹瀉等疾病的發生。加強飼料管理,防止飼料因霉菌毒素污染而發生霉變,如黃曲毒素的有毒物質被雞吸收之后,會使雞發生中毒反應。
在投喂雞群時,可在飼料中放入驅蟲藥物,預防雞群出現雞球蟲病,同時也可加入適當抗維生,加強雞群自身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