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燕
新疆阿勒泰地區抗災保畜指揮部辦公室(阿勒泰地區農牧業災情監測預警中心),新疆阿勒泰 836500
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在防治布魯氏菌病的過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方法,直接增加了布魯氏菌病的發病率。例如,許多農民由于缺乏對檢疫工作的重視,經常逃避檢疫,這些問題增加了疾病防控工作的難度,也直接影響了農民的經濟效益。
在檢測布魯氏菌病的過程中,一旦檢測結果呈陽性,就可以確診為布魯氏菌感染。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對于陽性病例,許多農民未能及時宰殺隔離,這也使得許多健康的牛羊感染了布魯氏菌病,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損失。
隨著我國交通行業的不斷發展,牛羊等牲畜的市場流通速度也被加快,越來越多的牛羊交易和運輸,加上很多部分養殖者未能嚴格遵守法規和標準牛羊的檢疫申報,導致許多牛羊的轉移與致病性細菌,甚至個別明知牛羊已經感染了致病菌,卻仍隱瞞真相,繼續進行交易,從而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對于散養的牛羊養殖戶來說,由于牛羊布病的知識了解較少,對牛羊布病的防控往往被忽視。牛羊出現布病,基本上都是簡單的治療,所以不能產生明顯的效果,這樣也就導致許多健康的牛羊感染了布病[1]。
如果想做好牛羊布病的防控檢疫工作,首先對飼養的牲畜做好定期檢查,檢查工作要結合實際養殖情況進行,確定檢測群體的品種、數量、場地,然后確定檢測的數量和時間。首先是建立健全可行的檢疫制度和標準,定期對牛羊進行衛生檢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檢疫次數,在飼養牛羊之前,也應該要確保它們是健康的,沒有感染任何疾病。對于從外地引進的牛羊,要事先進行嚴格檢查,從源頭進行預防。同時,要注意母畜的檢疫工作,防止病原體通過乳汁傳播,感染健康的幼畜。在對牛羊進行檢疫檢驗的過程中,一旦出現陽性病例,養殖人員必須及時診治,對牲畜進行無害化處理。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在處理病死牲畜的過程中,不能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而是要正確做好病死牲畜的處理工作[2]。
預防和治療牛羊布魯氏菌病首先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目前有一種用于牛羊的疫苗。最常用的疫苗是布魯氏菌V 型,適用于綿羊。其次是布魯氏菌19,適合牛。根據臨床調查,羊的發病概率高于其它家畜。在具體的接種過程和細節上存在一些差異。因此,開展實際的疫苗接種工作,需要一個相對嚴格的疫苗接種方案。一般情況下,在免疫的第一個月需要重新免疫,這樣才能獲得1 年的免疫效果。具體的免疫程序是:先用生理鹽水稀釋疫苗,然后服用。牛羊的用量是有一定差異的,牛用的比羊多,同時在完成免疫工作后要注意,不要服用抗生素等藥物,這樣的藥物會嚴重影響免疫效果。如果疾病的發病率在一定程度內比較嚴重,則需要加強免疫,以免發生牛羊布魯氏菌病的大規模爆發,造成更大的損失。同時,對已免疫的動物要進行密切觀察,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免疫效果,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免疫效果,則需要重復免疫[3]。
日常飼養過程中,我們應該結合疫病實際情況,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布病的重視程度,做好相關育種養殖人員的培訓工作,并選擇正確的時間對養殖戶進行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安全養殖的知識,以便更多的飼養者可以正確理解牛羊的疾病,對疾病做出準確的判斷,并了解預防措施,能夠有效應對牛羊疾病,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好防疫接種工作,以及疾病控制的有效手段。因此,相關部門要定期做好對養殖業工作人員的培訓,擴大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發生疾病的情況下,妥善處理,促進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