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寧
吉林省梅河口市畜牧總站,吉林梅河口 135000
飼養土雞的雞舍占地面積相對比籠養雞的占地面積要大,這樣方便散養土雞,產出的土雞肉質才鮮美,產蛋量才高。要注意選擇合適的位置,挑選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方,雨天的時候不受積水影響,防止空氣、水源等出現污染問題。另外土雞舍必須能夠通風換氣,而且比較方便清掃消毒,同時具有保濕和隔熱的功能。在土雞品種的選擇上,要選擇適合當地消費市場的一些品種,同時挑選有優良基因和品種的土雞。
除了飼料喂食,土雞的飲水也很重要。不能盲目加水,在飼喂水的過程中,要考慮諸多因素,根據雞齡大小、天氣、氣候、氣溫以及雞群狀態,嚴格控制飲水量,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飲水過少,容易引起土雞干渴,從而影響土雞的采食量。飲水量過多,容易引起土雞腹瀉。最好采用自動喂水器,可供雞群自由飲水,同時保證水質清潔干凈,及時清理飲水器積水,以免水質污染,引起土雞生病。
在進行土雞飼養管理過程中,要對土雞的飼養場地及飼養設備和器具進行清潔消毒,降低土雞感染病菌的概率。飼喂場地要進行科學采光、通風、溫濕度控制,為土雞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保證飼養場地的通風,避免土雞缺氧。夏季要采取防暑降溫措施,避免雞群出現集體中暑情況。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土雞凍死凍傷。
進行大規模土雞飼養最怕的就是雞群出現嚴重的混合感染,容易造成雞群大批患病甚至死亡,因此一定要加強雞群防疫措施。一是要確保疫苗工作到位。在疫苗的選購上,要選擇優質可靠的疫苗,避免使用劣質、過期、藥效不足甚至三無產品疫苗。在接種疫苗時,要注意嚴格按照標準。對成年土雞,最好采取疫苗注射的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每注射一次,更換一個針頭,保證一雞一針頭,避免雞群出現交叉傳染情況。隨時觀察土雞雞群反應,發現有染病的土雞,需要立刻挑出,單獨飼養,以免造成大面積感染;二是要做好雞場消毒防疫工作。土雞養殖場相對面積較大,地勢開闊,通風效果較好,但雞場消毒免疫工作也不能松懈。
一是雞新城疫。患病的土雞一般表現是呼吸困難、腹瀉、糞便多呈綠色,土雞精神萎靡,會出現產蛋停止的現象,通常會造成比較高的死亡率。需要及時進行疫苗接種,根據土雞不同階段選擇進行滴注接種或者肌肉注射疫苗,即可很好的達到防控作用;二是傳染性法氏囊炎。患有傳染性法囊炎的土雞也是出現精神萎靡,頭易下垂,最后容易死亡。在進行預防的過程中,一般是從14~20日齡開始用該疫苗飲水或滴注;三是雞痘,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土雞病毒性疾病。一般在土雞14~20日齡時,采用雞痘疫苗進行刺中可以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一是雞白痢,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雞一般出現排白色水樣便;二是禽霍亂,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最急性型病,雞容易突然死亡;三是大腸桿菌病,容易引起土雞腹瀉。對于細菌性疾病,一般采用氟哌酸、磺胺藥、青霉素、鏈霉素治療比較有效,30日齡使用禽霍亂滅活疫苗注射。預防大腸桿菌油苗一月齡進行注射治療,抗菌素如卡那霉素、鏈霉素、磺胺類等均有效果。
主要是有病原體寄生到土雞體內,未及時防治引起發病。常見的寄生蟲病有絳蟲病,蛔蟲病和球蟲病。土雞感染寄生蟲病后,會影響土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出現生長發育遲緩、雞冠蒼白、貧血等癥狀。土雞患有蛔蟲病和絳蟲病后,一般用丙硫米唑5 mg就可以進行治療。球蟲病也是土雞常見的寄生蟲病之一,一般1~3月齡的雛雞患病后貧血,消瘦,下痢是該病最主要的感染癥狀,需要采用氯苯胍、三字球蟲粉等驅蟲藥進行及時的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