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波
吉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吉林長春 130118
貓傳染性腹膜炎是一種世界范圍內泛發的致命性疾病,其致病原是變異的貓冠狀病毒,有時也稱為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它是一種有囊膜不分節段的單股RNA病毒,螺旋狀對稱,囊膜表面有花瓣狀纖突,電子顯微鏡下呈日冕狀。是α屬冠狀病毒,尼多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與犬冠狀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有較近的親緣關系,冠狀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RNA病毒。貓傳染性腹膜炎在臨床上分為三種類型:濕性型、干性型以及干濕混合型。濕性病例主要表現胸腔積液,心包積液,呼吸困難;腹腔積液,觸診腹部有液體波動感,通常被誤認為體重增加或者懷孕,液體呈不同程度的黃色、澄清或輕度混濁且粘稠。干性病例主要侵害中樞神經系統,可使患貓出現四肢麻痹、旋頭。侵害眼睛表現虹膜炎,也可出現眼前房出血,可導致視網膜血管成套狀聚集,偶見化膿性肉芽腫。以及腹腔臟器出現肉芽腫,尤其腸系膜淋巴結、腸壁可能出現不規則的結節。混合性病例是濕性、干性癥狀混發,也可互相轉換。本文分享的病例是濕性型貓傳染性腹膜炎患貓。
布偶貓,球球,6月齡,雌性,未絕育,免疫完全,已驅蟲,且定期做體內外驅蟲,每個月各一次。吃喝、雙便、精神狀態一直都很正常,就診3 d前,突發嘔吐,嘔吐物為剛吃進去的貓糧,此前并未改變飲食和環境。嘔吐后,精神沉郁,沒有互動,寵主在家自測皮溫40.1 ℃,隨即就醫。
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小于2 s,心率105/min,呼吸13次/min,可視黏膜粉紅色,體重2.6 kg,肛溫40.1 ℃,觸診腹腔淋巴結腫大,視診并未見腹圍增大。主訴,不想做任何檢查,只要求對癥治療,退燒用法國威隆痛立定0.26 mL皮下注射。止吐用碩騰的賽瑞寧0.26 mL皮下注射。打針后退燒,藥效過后體溫繼續升高,嘔吐癥狀在藥效過后也出現反復,再次來院,必須做檢查。
血常規,貓血清淀粉樣反應蛋白(SAA),生化十項,X光片(正位,側位),腹部彩超。結果顯示:白細胞總數升高,SAA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4。
彩超,腹腔淋巴結腫大,腹腔內可見少量液體,X光片正常。
體溫升高至40.1 ℃,且退燒針治療效果不理想,高度懷疑貓傳染性腹膜炎,做PCR確診貓傳染性腹膜炎,進行治療,由于目前并沒有貓傳染性腹膜炎特效藥,只能進行對癥治療預防繼發感染,靜脈輸液消炎藥,河北遠征沃瑞特頭孢噻呋鈉25 mg+生理鹽水30 mL,中科拜克貓干擾素皮下注射半支,每天一次,退燒藥、止吐藥根據癥狀使用,治療2周后復診。
2周后,主訴吃喝、雙便正常,體溫正常,精神狀態良好,沒有嘔吐,體重2.8 kg。復診結果顯示,白細胞總數依舊升高,但較上一次降低,SAA依舊升高,但較上一次降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5,腹腔淋巴結2 cm×2 cm。雖然復診結果超過正常范圍,但有下降趨勢,建議主人繼續治療,2周后復診。
主訴吃喝、雙便正常,體溫正常,精神狀態良好,沒有嘔吐,體重2.8 kg。復診結果顯示,白細胞總數正常,貓血清淀粉樣反應蛋白正常,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5,腹腔淋巴結正常,一直未見腹水。建議主人繼續治療,2周后復診。
主訴吃喝、雙便正常,體溫正常,精神狀態良好,沒有嘔吐,還會出現和家里其它兩只貓打鬧的情況,體重3.0 kg。復診結果顯示白細胞總數正常,貓血清淀粉樣反應蛋白正常,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5,腹腔正常淋巴結未腫大,沒有腹水。建議主人繼續治療,2周后復診。
主訴精神狀態特別好,和家里另外兩只貓廝瘋打鬧,食欲很好,特別能吃,大小便都很正常,明顯胖了很多,體重3.3 kg。復診結果顯示,白細胞總數正常,貓血清淀粉樣反應蛋白正常,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6,鑒于上次的結果彩超X光片均正常,加之2周來貓咪情況都很好,這一次并未做這兩項檢查,建議主人繼續治療2周后可以停藥,定期復查即可。
貓傳染性腹膜炎多發于2歲以內貓咪,無性別差異性,好發于英國短毛貓、布偶貓、喜馬拉雅貓、中華田園貓等品種,多貓家庭的發病率高于單貓家庭,絕育與否關系不大。目前并無特效藥,因GC376、GS-441524臨床治療效果明顯,近年來成為研究熱點,也成為患貓的救命稻草,但其并沒有批號,也就是非批準使用,所以本病例并未使用。國外已有貓冠狀病毒的疫苗,我國現在還沒有,建議養貓家庭還是單貓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