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
長春市九臺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長春 130500
肉雞養殖對于我國雞養殖產業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夏季肉雞養殖過程中,受溫度高、濕度大、致病菌因素多樣等因素的影響,肉雞群中容易發生多種疾病,如球蟲病、肉雞法氏囊等,這些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其中球蟲病的死亡率高達70%~80%,而肉雞法氏囊疾病的死亡率達到30%~70%,這嚴重地影響了肉雞養殖的效益。基于此,有必要做好夏季肉雞養殖過程的系統管理,積極預防各類肉雞疾病,提升肉雞養殖的整體效益。
夏季是肉雞養殖過程中疾病的高發時節,其具有發病迅速、感染力強、病原體多樣的特點。從發病過程來看,夏季的溫度較高,這使得養殖區病原體的活力大大增強,而此時弱雞的免疫能力會有所下降;當肉雞感染某一種疾病時,容易出現短時間、大范圍傳播。同時受高溫天氣影響,一些原本并不具備高傳染力的疾病會快速傳播,且疾病的感染力會有所增強,這大大增加了肉雞患病的概率。如傳染性鼻炎是肉雞的常見疾病,在冬季時,通過簡單的消毒處理措施即可實現該疾病的防控,但在夏季,高溫環境使得該疾病的傳染力大大增加,僅依靠簡單的消毒難以消除肉雞傳染性鼻炎病原體,整體危害較大。另外夏季正是肉雞高密度養殖成長階段,在高溫、高濕、高密度環境下,多種病原體會同時存在,且一些病原體會發生變異,則還使得病原體多樣性特征突出,增加了肉雞患病的概率。
要從源頭上實現肉雞品種的有效防控,在養殖初期階段,就必須按照《種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要求,做好肉雞品種的有效選擇。在肉雞品種選擇中,除考慮肉雞生長速度、風味外,還需要對肉雞的抗病能力進行系統管理。就目前而言,我國肉雞養殖品種多樣,除白羽肉雞、彼得遜肉雞外,羅斯308肉雞、黃羽肉雞等都是較為常見的肉雞品種。在實際選擇中,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行肉雞品種的系統選擇,實現肉雞生長環境、生長速度、風味、抗病能力、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溫度是造成夏季肉雞患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夏季肉雞養殖中,應科學合理地進行雞舍溫度控制。首先應建立較完善、專業的溫度分析制度,如在雞舍多個區域安裝溫度計,做好雞舍溫度的實時記錄和調整,盡可能將肉雞養殖場的溫度控制在18~24 ℃。其次,應在考慮區域通風、水蒸氣積累情況的基礎上,規范設置通風口,實現雞舍及時散熱處理。最后,要注意的是,僅憑簡單的溫度計檢測和通風口自然通風,很難實現雞舍所有空間環境溫度一致。對此針對一些重點溫控部位,應安裝通風風扇,以此來建立有效的空氣對流機制,實現養殖場溫度的有效控制。
夏季肉雞養殖還應做好雞舍的濕度管理。一方面,應避免高溫天氣下雞舍溫度過于干燥,針對這一問題,不僅應增加專業的加濕器,而且要設置飲水器,并確保飲水器中有較多的水分。另一方面,對于加濕器、飲水器的使用,應嚴格符合肉雞養殖濕度管理規定,避免濕度過大造成病原體快速積累傳播。譬如在飲水器使用中,飲水器內過多的水分會和飼料殘渣結合,此時飲水器變成了病原體的培養皿,對此應在飲水器管理中開展水資源的高頻率替換處理,確保肉雞飲水的安全性。
飼養管理對于肉雞疾病防控具有積極作用。在夏季飼料管理中,首先應避免高溫天氣下肉雞飼料變質、腐敗問題。其次應在飼料中加入足量的營養物質,滿足肉雞成長需要。同時在肉雞飼料管理中,應做好飼料顆粒度的系統管理,方便肉雞的進食,避免出現飼料顆粒度不當、肉雞采食量不足等問題。最后還應喂食一定的油脂飼料,并輔助性地使用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飼料,增加飼料的適口性。
為防范夏季疾病,應使用一定的預防性藥物。如為避免肉雞在夏季發生呼吸道疾病,可以在飼料中增加支原凈,對于種雞而言,其加入支原凈的數量應保持在250 g/t,1~14日齡和21~34日齡之間的肉雞,應將加入支原凈的數量控制在60 g/t。若有必要,還應在雞飼料中加入15%的金霉素,以此來實現疾病的有效防控。要注意的是,一旦發生難以防控的疾病,應考慮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進行管理,并且應做好病雞的隔離和雞舍消毒管理,避免疫病大范圍傳播。
夏季是肉雞養殖中疾病的高發季節,疾病傳染速度快,危害性較大。肉雞養殖中,應結合夏季常見的疾病類型,從品種選擇、溫度、濕度、飼料、藥物使用等多個環節開展管理,這樣才能減少疾病對肉雞的影響,提升肉雞養殖綜合效益,促進雞養殖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