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軍,楊潤國,丁 忠
1.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長春 130600;2.長春市雙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長春 130600
在養殖行業不斷發展中,規模養殖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通過規模養殖管理規范的確定,不僅可以保證動物防疫的安全性,也可以實現動物防疫的目的,滿足行業的持續發展需求。但是,由于規模養殖場的特殊性,受到動物防疫體系不健全、養殖污染治理不到位等因素的限制,會影響規模養殖的最終效果。因此,在行業發展中,相關管理部門要掌握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的必要性,根據行業的發展現狀,設置完善性的動物防疫管理規范,充分滿足行業的高質量、安全性發展需求。
根據規模養殖場的管理情況,在動物防疫中,存在著防疫管理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第一,根據動物防疫執行及檢查的基本情況,存在著消毒管理不規范的問題;第二,動物防疫中,場內的強制免疫、消毒及疫情監測不完善;第三,受到養殖檔案不規范的限制,會影響防疫管理效果;第四,根據規模化養殖場的管理特點,部分管理人員缺少對動物防疫規范的認識,導致專業養殖人員的綜合素養不足,無法實現規模養殖場安全發展的目的;第五,對于基層服務人員,在實際的防疫工作中,受到監督管理不規范的限制,實際工作中沒有掌握先進的防疫管理知識,導致防疫工作相對滯后,無法滿足行業的安全發展需求[1]。
結合規模養殖場的管理特點,在動物防疫中存在著污染治理不規范的問題,其具體內容如下:第一,在規模養殖中,動物防疫監管人員受到經濟因素限制,沒有及時引進規模化動物防疫規范,長期發展中,會增加動物防疫管理難度,無法滿足養殖場污染防治及處理的需求;第二,在養殖污染治理不規范的情況下,存在著動物糞便隨意廢棄的問題,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第三,針對病死的動物,沒有進行無公害處理,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會對規模養殖場造成安全隱患,最終對疫情防疫帶來干擾。
在規模養殖場的管理中,為了實現動物防疫的目的,應該結合規模養殖場的基本特點,明確防疫標準,保證規模養殖場的安全發展。第一,確定養殖場建設標準。在規模養殖場建設中,選址、布局作為較為重要的內容,一定要根據動物防疫標準進行分析,結合區域的特點,充分利用自然屏障,提高規模養殖動物防疫的整體效果。動物衛生監督部門要嚴格審核規模養殖場的建設條件,針對不符合的建設結果要下達整改方案,并落實全過程監督管理規范,保證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工作穩步進行[2];第二,設置強制性的免疫標準。在規模養殖場的動物防疫中,防疫標準化需要按照程序內容進行執行,例如,強制按照縣級以上的動物防疫機構標準實施防疫管理,并規范養殖場疫苗供應渠道,由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統一管理,實現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的目的[3]。
根據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的基本特點,防疫監管是行業發展中必要的組成部分。第一,規模養殖場要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標準設置監督管理內容,主動向相關部門領取畜禽代碼,使動物防疫條件符合監管要求;第二,嚴格落實引種制度。例如,設置引購前的申報審批制度、設置引購中的獸醫監管制度以及引購后的場前保檢制度等,通過這些規范制度的執行,可以提高動物防疫的整體效果;第三,動物防疫中,需要設置分類管理機制,按照規模養殖場的基本特點,確定疫苗分配、督促免疫等內容,并建立規范性的防疫檔案,保證防疫工作的精準落實,為規模養殖場的安全發展提供支持[4]。
總之,在規模養殖場的動物防疫管理中,為了保證養殖工作的規范性,需要改變以往的動物飼養模式,結合規模養殖場的管理情況,明確動物防疫的基本管理內容,并保證各項流程精準落實,最終實現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的目的。通常情況下,在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中,應該轉變以往的管理理念,通過防疫標準的設定、防疫監管工作的落實等,保證各項防疫工作精準落實,充分滿足行業的安全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