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林東,張文松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南陽 473000
豬群在保育階段非常容易感染副豬嗜血桿菌或支原體而引起呼吸道疾病,有的是由副豬嗜血桿菌和圓環病混合感染發生呼吸道癥狀。豬群生長到16~18周齡時容易感染支原體、豬肺疫、傳染性胸膜炎和豬氣喘病等疾病,促使豬群發生呼吸道困難和咳嗽等癥狀,此時應立即用藥治療[1]。
在養殖生產中,如果環境條件較差、溫度突變或通風不良,舍內空氣污濁、濕度較大等,不僅刺激豬群呼吸道黏膜受到損傷,環境中的敏感病原體還會附著在飛沫中被豬只吸入呼吸道,在呼吸道黏膜進行定植和繁殖,引起呼吸道疾病。同時豬群在這種環境中還會引起體質和免疫力下降,進而誘發豬群感染各種病原體,發生更加嚴重的混合感染癥狀,最棘手的是混合感染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例如:豬流感、豬圓環等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
如果由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建議每噸飼料中添加10%強力霉素和20%替米考星各1 000 g,連續使用5 d,效果良好。如果感染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和豬肺疫時也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建議在每噸飼料加入10%強力霉素和10%氟苯尼考各1 000 g,連續添加5~7 d,豬群癥狀明顯好轉。
針對病毒性或混合感染發生的呼吸道疾病,建議在每噸飼料中加入10%的強力霉素、10%氟苯尼考、20%替米考星各1 000 g,然后再加入中草藥扶正解毒散3 000 g,連續使用7~10 d,才能將病情控制住。這也是實際生產中防治病毒性或混合感染的最佳方案,不僅能夠起到很好的殺菌消炎效果,具有清熱解毒和涼血消腫的作用,還能抑制病毒復制,提高豬群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促使豬群盡快恢復健康狀況[2]。
經過大量實際經驗,豬病執業獸醫師還為養豬者研制出一款中西醫結合組方,對防治由細菌、支原體和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效果。本組方不僅能夠有效防治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豬肺疫和豬喘氣病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還對由病毒引起的圓環病、藍耳病和豬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有抑制作用。本組方具體由下述藥物組成:20%替米考星200 g、10%氟苯尼考200 g、10%多西環素200 g和扶正解毒散500 g,這些藥物混合在一起可以添加在200 kg飼料中,一般用藥療程為5~7 d。
在預防或治療豬呼吸道疾病時,應首先通過實驗室做藥敏試驗,選用高度敏感的抗生素藥物,并且能夠快速作用于呼吸道黏膜,盡快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同時在選擇抗生素時需要考慮到聯合用藥的增效作用和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確保合理配伍抗生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結合使用中草藥,不僅起到利肺止咳、潤腸通便、化痰平喘、補中益氣和清熱解毒的作用,還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這樣采取辯證的藥物方案,最終達到中西合并、標本兼治的目的[2]。
首先維持適宜的環境條件,尤其在冬季外界氣候寒冷,溫度差異較大,致使舍內通風不良、濕度增加、空氣質量下降等,這些都是導致豬群發生呼吸道疾病的誘導因素,所以在治療豬呼吸道疾病時,一定要考慮到溫度、濕度和通風對豬群產生的影響。根據豬群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的需要來隨時調整豬舍溫度,堵塞所有縫隙或漏洞,避免冷風直接吹到豬身上而加重病情或不利于病情恢復[3]。
更換潮濕墊草或排出舍內濕氣,降低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和在環境中的含量。如果舍內空氣干燥需要及時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否則就會對呼吸道黏膜造成傷害,也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的產生。在進行噴霧時要求達到:霧滴小、用水量少、速度快,以免過多降低舍內溫度。
同時采取中西醫結合方案進行治療,豬群發生呼吸道疾病后,由于環境溫度較低和舍內氧氣含量少,這樣就會延長呼吸道疾病的病程,甚至引起繼發或混合感染。獸醫技術人員應通過疾病情況來隨時調整治療方案,通常情況下,如果單純依靠抗生素來治療呼吸道疾病很難徹底治愈,尤其豬群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后,建議配合使用中草藥治療可以獲得更佳療效。
針對豬群發生呼吸道疾病,不能完全依賴藥物來防治,應根據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選擇優質且對型疫苗進行免疫接種,能夠有效防控一些傳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道癥狀,這也是預防病毒性疾病發生的首要措施[3]。
總之,通過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給豬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避免溫度突變或空氣污濁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同時結合科學的免疫接種,有效防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在日常生產中認真觀察豬群,一旦發現有呼吸道癥狀,立即查找原因,進行藥物防治,在使用西藥抗菌消炎的基礎上,再結合使用中草藥,會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為養豬生產成績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