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滲,侯華發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朱壩街道畜牧獸醫站,江蘇淮安 223100
豬圓環病毒(PCV)是最小的動物病毒之一。PCV分為PCV-1和PCV-2兩種血清型[1]。PCV-1對動物無致病性,而自1991年,首次分離出PCV-2是具有致病性的。自2001年,我國首次報道PCV-2感染后,豬圓環病毒病呈逐年遞增趨勢發展[2]。豬圓環病毒主要危害新生仔豬,尤其是斷奶后發病,嚴重時病死率高到10%以上。該病除了給斷奶仔豬帶來多系統衰竭綜合征、仔豬先天性震顫,還會導致斷奶仔豬的免疫抑制,嚴重影響著養豬業的健康發展,給養豬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020年對淮安市5個規模化豬場進行血液樣品收集408份。其中,哺乳仔豬80份、保育豬95份、后備母豬40份、經產母豬125份,育肥豬50份,種公豬18份。采集的上述血清樣品經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分裝于Ep管中,-20 ℃保存備用。
豬圓環病毒PCV-2 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檢測所用儀器為自動酶標儀為美國BioTek公司生產。
本試驗才用ELISA的方法進行PCV-2的檢測,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在450 nm波長下測定OD450值。
計算S/P值,樣品的S/P值<0.4,說明該樣品結果為陰性,無抗體;若樣品的S/P值≥0.4,說明該樣品結果為陽性,有抗體。
試驗數據采用SPSS 20.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組間數據具有差異顯著性。

表1 不同豬場PCV-2抗體檢測結果
由表1可知,5個豬場的PCV-2抗體陽性檢出率為86.08%,平均S/P值為1.87。5個豬場的PCV-2陽性檢出率分別為81.54%、92.68%、49.04%、47.44%、86.08%,其中1場、2場和5場陽性檢出率均超過國家規定的70%。各場的抗體水平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2場的抗體水平顯著高于其他場(p<0.05)。

表2 不同豬群PCV-2抗體檢測結果
由表2可知,哺乳仔豬、保育豬、后備母豬、經產母豬、種公豬及育肥豬的PCV-2陽性檢出率分別為45.00%、46.32%、87.50%、94.40%、88.89%、90.00%,各豬群之間存在差異顯著,其中,經產母豬的PCV-2陽性抗體最高,而哺乳仔豬和育肥豬的PCV-2的陽性抗體較低。
PCV-2屬于免疫抑制類的疾病,規模化的養豬場必須采取綜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豬場日常管理過程中,應注重野毒感染的監測、及時免疫疫苗、監測疫苗免疫效果等工作,避免給養殖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本試驗結果表明,5個豬場的PCV-2抗體陽性檢出率為86.08%,平均S/P值為1.87。1場、2場和5場PCV-2陽性檢出率均超過國家規定的70%,且2場的抗體水平顯著高于其他場。而3場和4場PCV-2的陽性檢出率低于國家標準。導致上述各場監測結果不同的原因,可能與各場的飼養環境、免疫情況及疫苗有效性等因素有關,以上免疫效果仍然高于河南一些地區的免疫效果。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應結合本場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免疫程序,實時監測免疫效果。圓環病毒病是危害我國養豬產業的主要疫病之一,養殖人員應該高度重視此病的預防工作,爭取每個養殖場都應做到抗體檢出率高于國家規定的水平(70%)。對于免疫效果不理想的養殖場,應及時調整免疫程序,盡早做好預防工作,避免經濟損失。
本試驗中,不同豬群的PCV-2抗體檢出率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哺乳仔豬和保育豬的抗體水平較低,低于50%,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水平(70%)。后備母豬、經產母豬、育肥豬、種公豬的PCV-2抗體水平均符合國家的要求。造成不同豬群抗體水平的差異性,可能與經產母豬等經過多次免疫而使得抗體水平較高的原因。因此,在新生仔豬和保育豬養殖過程中,應加強免疫次數,并做好抗體監測工作,保證哺乳仔豬和保育豬有較高的PCV-2抗體水平。目前,對于PCV-2病還未有較好的特效藥用于此類免疫抑制病的治療,只能是養殖場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注重綜合管理預防措施工作,養殖人員應時刻對PCV-2抗體水平進行監測,一旦出現抗體水平波動較大的情況,應及時采取免疫措施,合理規劃免疫程序,確保較高的豬群有較高的抗體水平,對于患病嚴重的豬,應及時淘汰,做到無害化處理,避免大規模感染此類疾病。
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豬場的PCV-2抗體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哺乳仔豬和保育豬的PCV-2抗體水平較低,其它豬群PCV-2抗體水平達到國家標準(70%)。以上結果說明,各豬場應該根據自己豬場的實際情況做好免疫及抗體監測工作,尤其做好哺乳仔豬和保育豬的免疫加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