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信,李德喜,吳元超,韓加權
1.山東省費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山東費縣 273400;2.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畜牧發展促進中心,山東臨沂 276000
牛養殖生產過程中副流行性感冒疾病又稱為運輸熱,在現階段牛只的規模化養殖過程中比較常見,同時由于目前牛只養殖規模和數量的擴大,牛只在不同區域間的運輸流通更為頻繁,也是導致牛副流行性感冒疾病爆發的一個重要因素。牛只在感染了牛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后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體溫升高以及牛只口鼻處分泌大量黏性分泌物,同時患病牛只伴隨著肺炎的癥狀,嚴重損害了牛只的機體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給牛養殖產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將對牛養殖過程中牛副流行性疾病感染的疾病癥狀、疾病的診斷措施以及相關的防治技術進行介紹,以期為牛的健康養殖以及我國牛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提供幫助。
牛副流行性感冒疾病主要是由于BPIV3 感染所導致,通常該病毒在牛只體內的潛伏期為2 ~5 d左右。牛只在患病初期會出現體溫顯著升高,鼻部干燥龜裂的情況,同時患病牛只的鼻腔內出現大量黏性分泌物,牛只的眼結膜處出現化膿狀炎癥,患病牛只出現頻繁流淚的癥狀。隨著疾病情況的惡化,患病牛只開始出現頻繁咳嗽,呼吸變得急促。給患病牛只進行聽診檢查后可以發現牛只的肺部出現胸膜炎的癥狀表現。部分患病牛只出現腹瀉的癥狀,同時機體變得消瘦。
牛副流行性感冒疾病的診斷措施主要可以通過考察患病牛只的臨床癥狀以及病理變化情況進行初步的診斷,初步診斷后的確診需要結合實驗室診斷措施,常見的實驗室診斷措施主要可以通過病原菌的流行性病學診斷,牛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離培養鑒定,患病動物的血清學試驗等。牛副流行性感冒疾病的臨床癥狀與牛流感疾病、牛肺疫等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相類似,在初步診斷的時候需要養殖人員進行鑒別區分,避免疾病的誤診。
牛副流行性感冒的防控措施首先可以從牛只的飼養管理方面著手,通過改善牛養殖的飼養管理措施,減少環境因素對于牛養殖的應激情況,減少牛只的應激狀況可以有效的提高牛只的機體免疫能力,抵御病原菌的入侵。牛養殖過程中保障環境的清潔衛生也是避免病原菌傳播的有效方式,每天定時打掃清理牛養殖欄舍,同時每周定期給牛舍進行消毒殺菌處理,避免病原菌的滋生。良好的清潔衛生環境也可以有效避免其他常見疾病的出現,防止牛只出現混合感染的狀況。牛副流行性感冒的多聯滅活疫苗的注射是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滅活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生成較多抗體,避免牛只出現BPIV3的感染。對于出現疾病癥狀的牛只可以通過選取合理的抗生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緩解牛只的疾病癥狀。
牛養殖過程中通過做好欄舍的清潔衛生,保障牛只養殖欄舍中的通風情況可以有效的避免牛副流行性感冒的出現,從而提高牛只的生產性能和機體健康狀況,為牛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