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生
吉林省東遼縣遼河源鎮綜合執法隊,吉林東遼 136618
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是國家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對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所采取的重要措施,這樣能夠及時有效的遏制動物疫病的發展。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嚴重影響到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這樣能夠有效落實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且對于提高動物疫病防控質量以及保障畜牧產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1.1 能夠及時發現動物疫病,遏制動物疫病的發展,完善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能夠做到及時發現動物疫病,并且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遏制措施,避免疫情的擴散,從而保障畜牧行業的穩定發展。由于部分養殖戶為了自己的私欲,經常會出現逃避檢疫的情況,一旦因為逃避檢疫而導致疫情的蔓延,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有效落實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便于及時發現疫病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從而能夠實現對疫病的及時有效的遏制。
1.2 能夠有效規范禽畜市場,保障禽畜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禽畜市場能否安全穩定的發展直接牽動著禽畜養殖戶的命脈,部分商販歷經多年在禽畜市場的生存打拼,已經摸清了禽畜市場的管理狀況,為了獲得更高的回報,難免存在售賣有害肉類的個例。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和衛生監督工作,能夠從源頭上減少禽畜市場的不規范情況,尤其是對于大多數個體養殖戶而言,會更加害怕觸碰規則,這樣能夠更加有效的規范禽畜市場。
1.3 能夠有效避免動物疫病傳染給人類,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畜牧養殖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動物疫病具有多樣性,難免存在動物疫病能夠傳染給人類的情況,一旦真正傳染給人類, 將會嚴重威脅到公共衛生安全。動物疫病向人類傳播的途徑主要包括畜牧養殖以及屠宰加工等。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能夠對畜牧養殖流程以及屠宰加工過程進行嚴格的規范,能夠從源頭上控制病害的發生,進而能夠有效降低動物疫病向人類傳染的可能性。
2.1 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落實不到位
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各方面都需要落實到位,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岀作用,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實,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部分畜牧養殖人員防疫意識薄弱,盡管接受過防疫教育,但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普遍存在輕防疫、重治療的情況,這樣會嚴重影響到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的有效性,甚至會出現很多不科學的養殖措施;第二,在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中,由于防疫工作量較大,且部分防疫人員存在身兼多職的情況,導致動物防疫及衛生監督工作隊伍人員的不穩定,并不能夠提高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的有效性,進而會導致各項工作執行力度的下降。
2.2 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體系不完善
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體系存在不完善的情況,由此可能會導致動物疫病的擴散,進而會嚴重影響到公共衛生安全,并且會限制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以外,在進行動物疫病監測時,采血監測和病原體監測存在不科學的問題,不能及時做岀對動物疫病的準確診斷,從而會導致動物疫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也會對疫病的有效控制產生不良的影響。
落實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實施動物疫病預警機制。國家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部門需要對動物疫病的分布特征和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然后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積極構建動物疫病預警機制,確保疫病防控部門能夠及時發現動物疫情;第二,制定風險評估機制。結合發生的動物疫情以及造成的后果制定合理的風險評估機制,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的有效性;第三,提高畜牧產品的安全性。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動物及畜牧產品進行質量檢測,一旦發現安全隱患,需要及時進行處理,從而保障食品安全。
面對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也需要進行創新,要積極制定并完善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體系, 主要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基層衛生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動物疫病的監督管理,通過引入更多的專項資金,確保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第二,引入專業技術人員,利用科學技術落實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并加強對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素養;第三,加大對動物疫病防控的宣傳,提高人們對動物疫病的重視程度,確保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能夠穩步的進行。
動物疫病防控及衛生監督工作的有效落實,不僅能夠降低動物疫情的擴散,還能夠規范禽畜市場,并且促進畜牧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