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營
吉林省榆樹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吉林榆樹 13040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生存的環境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各行各業及各部門都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的問題。因此,不管是畜牧養殖業還是其他行業,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被要求要以保護環境為發展前提。但由于畜牧養殖的過程,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能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因素,所以為了畜牧養殖業能夠更好地發展,環境質量能夠有所提升,那么就一定要將這些不利的因素盡快消除。
目前,我國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并提出了多項養殖惠民政策,這一舉措有效的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也解決了部分人員就業難的問題。經過不斷的發展創新,畜牧養殖業的喂養技術和方法都有了質的突破[1]。但在環境保護方面,畜牧養殖業卻還是造成了一定的污染,這不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所以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畜牧養殖業還需不斷改進自身的養殖鏈并嚴格把控各個環節,以此達到改善環境的目的。
牲畜在生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會被注射一些預防各種疾病的藥物,這些藥物雖然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但是并不會被完全消耗,總會有少量的藥物殘留在牲畜的體內。當人們食用了這些牲畜后,殘留的藥物就會進入到人體中,這不利于人們的身體發展,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
在生產飼料的過程中,為了滿足氨基酸的要求就必須加入適量的蛋白質,否則氨基酸就無法在牲畜體內被合理的吸收,甚至還會被直接排出體外,這種情況不僅會讓飼料的利用率變低,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除此之外,谷類飼料中的植物磷也無法被牲畜吸收,這些磷會隨著牲畜的糞便流入自然環境中,進而產生污染。
牲畜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糞便,而這些糞便中含有很多的有機化合物,如果不妥善處理這些糞便,直接放任其排入河流或者稻田中,會對水資源和農作物帶來不利的影響,不僅會讓水的質量變差還會讓農作物無法正常生長,而且這些糞便在發酵的過程中還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這也嚴重影響到人的健康。
要想科學規范的進行養殖,那么首先就要根據實際情況把現有的個體養殖戶集中起來建立綜合養殖區。大規模的集中養殖不僅更方便管控,還能讓牲畜的糞便被循環利用,從而有效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選擇綜合養殖區的地點時就要適當的遠離城市、河流、地下水源等地方,這樣就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2]。其次就是要制定有效的垃圾回收利用措施,由于牲畜養殖場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所以對其進行再次利用不僅可以節約資源,還能更好地保護環境。
養殖戶在使用飼料時,應該加強自身意識,嚴格按照比例和相關規定來投放飼料,讓牲畜能夠均衡吸收飼料中的養分,減少有害物質的排出,從而減輕對環境的污染。當然,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飼料飼料生產廠家的管控,從源頭上解決飼料不合規的問題。
在處理牲畜糞便時,可以采用氧化處理或者厭氧處理的方法,也可以直接將糞便進行二次利用,變成可控生活使用的沼氣或者肥料等。對固體糞便可先進行干燥脫水,而對于液體糞便則可先進行污水處理。
為了促進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健康的養殖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畜牧養殖的一些新技術和新方法,不僅要大力宣傳,還要提高養殖戶的環境保護認知,從而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根據當下的實際情況,可以制定一些可實施的措施來對養殖地點、污水排放、糞便處理等問題進行有效的管控,把能夠和畜牧養殖規模配套的垃圾處理設施當作其必要的審核條件[3]。而對于一些比較落后的養殖場,可以提供一些技術上的指導,并宣傳環保的重要性,讓其能夠對牲畜廢棄物進行二次利用,從而保障資源的合理利用。
傳統化的畜牧養殖業以經濟利益作為其中心,但是在環境生態化發展理念下,新型畜牧業應運而生,保護環境成為新的發展目標。只有做好環境保護,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畜牧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