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娥
遼寧省朝陽縣畜產品安全監察所,遼寧朝陽 122000
為了進一步強化“瘦肉精”的日常監管,推動縣級畜產品和飼料常規檢驗檢測工作,確保縣域內畜產品質量安全,在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下,按照分步推進的原則,于2012 年底朝陽縣獸藥飼料畜產品安全檢驗室已初步落成,相應的檢驗設備及檢驗人員也已基本到位,檢驗人員通過省市組織的多次培訓學習也基本具備了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動物組織、尿液、飼料中違禁、限量藥物(添加物等)殘留進行快速篩選的能力。直至2020 年年底縣級畜產品安全檢驗室走過了整七個年頭,通過在這七年的檢驗檢測工作中,筆者發現人員管理是縣級畜產品安全實驗室最基礎、最重點的工作之一,大致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僅供業內同行參考和學習。
檢驗檢測人員素質高低決定實驗室發展的速度、發展的質量和作為程度,任何一個實驗室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人員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也是規范實驗室人員的工作行為、職業道德等,防止檢驗檢測人員有不作為、爛作為、紀律觀念差等不良工作作風和做法的發生,堅持“科學、公開、公正、嚴謹”的工作作風嚴格要求自己,不以權謀私、不弄虛作假、認真履行一個檢驗人員的職責。同時要保證不受外界因素誤導,盡職盡責堅決執行本崗位的職權職責,一是做到檢驗工作的“三及時”:及時取樣、及時檢驗、及時出具檢驗結果;二是要做到“四不放過”:出現問題時,不查清問題不放過、不總結錯誤不放過、不制定相應整改辦法不放過;三是要做到“三正確”:正確取樣稱量,按正確檢驗步驟檢驗分析,按檢驗數據正確計算結果;四要定期對設備設施按要求維護和校正,保證其能良好運轉,到達保證檢驗工作順利進行的目的;五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檢驗技術能力。
建立監測工作責任制,就是要落實監測工作責任制,實驗室一把手做為監測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監測工作的副手和檢驗室主任為主要責任人,對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按照“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理”的原則,落實監測責任制度,絕不允許在實驗室中發現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遲報、漏報、瞞報等問題的發生,如對發現的安全隱患不能及時解決、處置不利等要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因此實驗室管理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工作中要時刻銘記,切實將各個環節落實到位。
培訓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工作方向,提升綜合能力,使檢驗監測工作順利的開展,現實情況下,好員工大多數是培訓出來的,這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看似簡單容易,但要做好做扎實較難,好的培訓機制也是培養一個好檢驗監測人員的前提條件,通過培訓學習,政治理論及業務技能不斷提升的同時,也能增強團隊的合作精神,可開展多種培訓工作方式,如考試、競答比賽、演講等,同時培訓工作記錄每年要定期歸檔存檔。避免培訓工作的“走過場”等應付培訓的現象發生。因此檢驗檢測人員應該具有三個意識:一是應具有執業意識。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端正工作態度,履行一個檢驗人員最根本的職責和義務;二是應具有程序意識。一個合格的檢驗人員應具有嚴格的程序意識,應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要依據程序而行;三是應具有法律法規意識,在檢驗過程中不違法違規操作,法律法規銘記心中確保檢驗過程和結果的合法合理,客觀公正。精事于心,則心系于事,精細行事,則能成事。
縣級實驗室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考評機制對實驗室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要重點突出以其實際能力考核人才的先進理念。在目前現行的一些制度中,大多是按規定做,缺乏靈活性,檢測工作中缺乏探索創新精神,對自身的結果缺少具體評價或是評價的不夠全面和系統,甚至根本就不會評價,因此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人員考評機制是促進公平公正,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的正能量,通過建立機制還可以解決評先選優、模糊評價、投票評價等相關問題,使每個人對自己的檢測能力及檢測工作完成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也好為下一步的學習和進步指明方向,自身能力加強的同時也增強了團隊的整體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