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達
遼寧省昌圖縣寶力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昌圖 112599
遼寧省昌圖縣某肉雞場于2020年3月16號引進2萬只羅斯308肉雞,雞群生長到3周齡時開始出現死淘增加現象,剛發病時死亡較少,癥狀不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雞群精神狀態變差、羽毛松亂、采食量明顯下降、呼吸困難、糞便呈黃色,死亡數量逐漸增多,由最初的每天10~20只,增加到每天死亡40~50只,前后10 d左右的時間總共死淘438只。
該養雞場采用網上平養,在發病的過程中發生一個特殊現象,就是一棟雞舍死亡嚴重,另一棟死亡較少,并且死亡嚴重的雞舍內,南邊網上死淘數量明顯多于北側網上,由此可見即使是同樣雞群不同雞舍或者不同位置的雞群,發病前后或發病輕重都有明顯區別且相差懸殊。所以說該病的傳播途徑不是靠呼吸道進行的,而是由接觸傳播或通過采食飲水來進行水平傳播的。
雞群剛開始發病時出現零星死亡,癥狀不太明顯,隨著病情發展雞群表現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嚴重的采食量下降50%以上,病雞不愿活動、羽毛松亂、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排黃色糞便、雞群發病突然,隨著病情發展死亡數量逐漸增多,死淘率大約為21%。
對發病雞只進行剖檢,可見胸肌出血、肝臟腫脹、質脆、容易發生破裂,且有紅黃斑間隔。腎臟腫脹、有的呈花斑腎,脾臟腫大數倍且瘀血,肺臟嚴重淤血。典型病變是心肌發軟、心包有許多黃色、清亮滲出液[1]。
采取發病雞只的肝臟病料,進行PCR檢測,按照說明來操作、提取病毒核酸,PCR可擴增出特異性條帶。根據雞群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再結合實驗室診斷,可以確診肉雞群感染了由腺病毒引起的心包積液綜合癥。
由診斷可以得知本病主要有腺病毒引起的,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關鍵措施就是抑制病毒的復制。所以說只能盡快讓雞體產生抗體才能最好防控本病。腺病毒沒有囊膜,屬于殺細胞型感染,建議給發病雞群及時肌肉注射卵黃抗體,在注射后3 d雞群死淘明顯減少,5 d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雞群精神狀態和采食量逐漸恢復正常。同時為了幫助雞群盡快恢復體質,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了一些復合維生素。
在進入雞舍觀察雞群時發現本場飼養密度較大,在2周齡應該分群的時候,由于新雞舍沒有升溫設施,所以雞群一直在原雞舍飼養,這樣密集的飼養情況下,糞便積聚較多、墊料潮濕板結、舍內空氣污濁,雞群個體大小不齊,料位和水位不足,致使雞群體質變差,再加上舍內環境惡劣、病菌增殖速度加快,給雞群感染病菌創造有利條件。
雞體感染腺病毒后,病毒可以進入血液循環,逐步形成病毒血癥,從而機體各個臟器均出現明顯病變。病毒主要存在于肉雞體內的肝臟和脾臟內,通過大量增殖形成包涵體,引起肝實質和非實質性細胞大量凋亡,這樣不僅能夠降低肝臟的合成功能,抑制機體合成白蛋白和凝血因子,還會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從而逸出血管形成滲出液,這也是能夠看到大量的心包積液的主要原因。同時肝實質或非實質細胞凋亡,還會使膽汁生成過多,腫脹的肝臟壓迫膽管、抑制膽汁代謝,致使機體膽囊充盈腫大。同時肝臟合成的脂肪無法運輸出去,就會引起肝臟細胞脂肪變性,致使肝臟易破裂或出血[2]。
首先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措施就是嚴格的引種制度,在引起前先考察種源場雞群健康狀況和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嚴禁從感染腺病毒的種雞場引種。然后在肉雞飼養管理過程中應加強環境控制,肉雞生長速度極快,需要根據生長情況及時分群,并提供合理的采食和飲水位置。給雞群提供適宜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及時通風換氣,排出舍內濕氣和污濁空氣,給雞群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雖然加強環境管理不能阻擋雞群感染病毒性疾病,但是可以提高雞群體質,增強雞群抵御外界病毒的能力[3]。
同時加強飼料和墊料管理,防止飼料或墊料中霉菌毒素超標,這樣可以盡量控制肉雞發生腺胃炎,因為一旦雞群感染了腺胃炎類疾病,雞群消化功能下降,機體體質變差、抗病能力下降,也非常容易相繼發生腺病毒疾病。另外防控本病還需要采取全進全出飼養方式,在肉雞入舍前,將雞舍進行徹底消毒后再空舍一個月,可以有效控制本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