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沖平
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蜂業管理站,云南曲靖 655800
到了每年春末秋初的時候,當蜂群發展到繁盛時期后就會出現自然分蜂的現象。自然分蜂是蜂群在繁衍時的一種本能的行為,但是會對生產造成較大影響,所以養殖者都會用人工分蜂的方式來分蜂。
即便是相同的品種,但是因為長期發生近親交配的緣故,蜂種品種發生退化,不再能夠維持大群的狀態,容易產生自然分蜂。
從產生自然分蜂的群體可以看出,老王群分蜂率明顯高于新王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老王的生理機能已經開始逐漸發生退化,激素分泌大大降低,當群體的結構出現一定程度的改變,幼蜂數量過多時就會發生分蜂。
從時間上可以看出,南方地區的分蜂月份是在3~4月份,北方地區主要是在5~6月份。從其他因素來看,溫度的變化是產生分蜂情況的外部因素之一。
蜂群群勢過于強大,隔板、箱壁、箱蓋上面全都是數量眾多的蜜蜂,箱巢內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空氣流通不暢,箱巢溫度越來越高,變得悶熱。
有高產量的蜂群,在一般情況下都是產卵較快、能夠維持大群的蜂群,這是養殖者有目共睹的。但是如何才能夠培育出品質優秀的蜂王不是每一個養殖者都清楚。因為不同種類的生物學差異,區域、氣候等不同的差別,都會影響蜂王的培育。實踐表明,在北方區域,利用黃色的種類與黑色種類蜜蜂進行雜交,不管是維持大群還是抵御嚴寒等方面都能顯示出種類互補所帶來的雜交優勢。
蜂群在進行分蜂之前是有預兆的,所以養殖者在分蜂即將來臨的時候要注意時刻觀察蜂群的狀態情況,當出現工蜂采集變得懈怠,出勤蜂數量減少,蜂王身體收縮,產卵直線下降等情況時,說明分蜂即將產生,此時要及時采取控制分峰的策略。
在蜂群中,分蜂意愿比較強大,卵巢發育較快的15~16日齡的青壯年工蜂,當蟲卵的數量龐大、負擔過重時,就辛苦工作;當幼蟲數量少、時間過剩時就會加快產生分蜂。所以,可以加大工蜂的工作以此來緩解分蜂的產生,多多加巢造脾,讓工蜂把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面。
蜂群如果沒有蜂王就不能產生自然分蜂,所以要把蜂王的翅膀剪掉1/3,只保留2/3讓其無法飛行。同時還要注意蜂巢內部是否還存在其他的新王,如果存在還是會出現分蜂飛逃的情況。除此之外,必須要及時清除完蜂巢內所有的自然王臺,一個都不能漏掉,王臺被遺漏也是產生自然分蜂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要提早把工具準備好,確定好箱子的位置,在傍晚的時候把強蜂群中帶蜂抽出幾張子脾和出房子脾放到新立的蜂群中去,其次配置好巢脾。出房子脾和封蓋子脾等合理搭配。巢箱是繁殖區,繼箱是產漿和儲存蜂蜜區。抽調回來的一些老蜂會返回到原來的蜂巢,蜜蜂的數量會減少,所以要多抽幾張牌把蜜蜂放在新群內,巢脾放回到原來的蜂群內。為了讓蜂群變得安靜,可以在框梁上澆上一些帶白酒的糖液,讓蜜蜂吮吸,與不同蜜蜂的氣味相混合,成為一體。在第2天晚上放入一只產卵的蜂王,然后再加入王漿框來生產王漿,從而成為生產群。用這種方法不但可以阻止分蜂的產生,又能夠使生產群增加,一舉兩得。
蜂巢內部蜂王物質多,蜂群的情緒比較平穩,采集積極,蜂王產卵數量多。雙王群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產生分蜂熱。所以,一個養蜂場要養殖一半以上的雙王群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然分蜂的發生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