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剛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哪一方面都處在起步狀態。思想品德的教育,相較眾多學科,其重要性更為凸顯。思想品德的教育直接關乎到學生之后的發展以及三觀的建立。然而,隨著教育的推進,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漸漸出現了與現實生活脫節的情況。譬如,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比較理想化,教學設置的內容不符于學生心理情況或者是教學方式側重灌輸式。本文就此為基礎,展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教學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 教育 生活化
1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化的必要性
1.1 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過去的思想品德教學,教師在思想意識上的重視程度不高。往往忽略教育重要性,因而在教學方式也循規蹈矩。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教案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少了課堂的交流與互動,更多的是讓學生感受課堂教學的枯燥,對思想品德課程心生無所謂甚至厭惡的態度,課堂教學的效率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要想這一情況得到改善,教師就需要將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進行生活化。用貼近現實的案例,增近學生與知識內容的距離,讓學生對思想品德內容產生親近感,以便讓學生更為清晰地了解到該門課程學習的方向與目標,從而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1.2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管是哪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是為了讓學生之后更好地生活。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任何一門學科內容,最終都要回歸到生活中進行應用。而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更需要生活案例的融入。只有在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下,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把理論內容結合實際,從而讓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作用發揮到最大,最后達到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效果。
2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
2.1 教師教學素質有待提高
思想品德學科,其內容就是思想道德層面的教學,教師自身教學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當下,一些教師存在教學素質層面的問題,例如教學潛意識里就覺得思想品德教學不重要,更不會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改變教學方向與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無視與學生之間的對等關系。從而讓小學生的心理造成一些影響,這也有悖于思想道德教學的初衷。
2.2 教學開展方法有待創新
思想道德教學的開展,需要的不僅是教師對此科目的重視,還需要教師創新其教學方法。當前,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都不會針對小學生的想法以及學習能力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在過去的教學模式里,小學生是被放在被動學習的位置,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沒有過多地為學生引導知識的啟發,從而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3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化的對策
3.1 設立生活化的教學目標
思想品德學科在開展教學時,教師需要提前制定好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要想實現思想品德教學的生活化,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教學目標的生活化。其要求就是可以精準機動地為學生呈現出當下社會所需與現狀,讓學生建立自己較為全面的學習方向。因此,也就是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從之前的單一轉變為多面。在過去的教學目標中,教師最為關注的就是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吸收情況以及最后呈現出來的分數高低,而對于價值觀的建立以及情感態度的樹立都是持不重視態度的。
思想品德設立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就是需要教師打破原有的關注框架,不能只將眼光局限于知識上,還需要關注到學習方式以及學生價值觀的建立、情感態度的設立上。對教學目標進行設立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知識吸收能力,同時還要關注生活中的道德規則。當然,教學目標的設立需要符合學生當前的知識體系水平,不然會造成學生與教學目標脫軌的情況。
3.2 設置對應的實踐活動
思想品德課程生活化,由于其內容源自生活,直接關系到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在進行思想品德生活化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當下教育對思想品德的要求,設置相對應的實踐活動,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入校園、社會中的一些真實發生的案例,拓寬學生學習視野的同時,充實學生的思想品德知識庫,推進學生往更朝氣、健康的方向發展。
3.3 創設生活場景
思想品德教育于小學生而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引導。并且,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度依靠教本,還需要對學生現實能接觸到的案例進行融入,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經常接觸的生活場景,讓學生能看到場景自動代入,從而在場景中自動學習到該節課的思想品德內容。
在創設生活場景中,教師可以根據所需利用起多媒體等工具,以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呈現課本內容,以此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到保護環境的相關課程時,教師就可以以視頻形式進行教導,通過播放一個孩子亂扔垃圾到一群孩子亂扔垃圾生活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到垃圾不能亂扔,人人都要做好保護環境,環境才會美的道理。以這類模擬的方式,讓學生明白環境保護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慢慢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的意識。
總而言之,在現實的教學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要想回歸生活化就需要關注社會中的生活化特征,慢慢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將學生擺放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主要位置,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模式。此外,教師還需要基于當前的教育環境以及學生學習的狀態,合理、適當地運用社會中發生的案例,融入創新的教學理念,讓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課堂得到豐富,促進學生的規律學習、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1] 李海霞. 如何讓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化的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 (011):71-72.
[2] 楊濟軍. 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19, (009):0369-0369.
[3] 梁恩夢. 小學品德教育回歸于生活的探究與實踐[J]. 中外企業家, 2020, No.669(07):188-189.
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路小學 (山東省青島市 26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