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在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沒有調整好農村地區金融組織工作思路和觀念,給鄉村地區金融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當前在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需要實施精準化的金融扶貧戰略,推動鄉村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在保障金融部門有效運行的基礎上,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
關鍵詞:金融支持脫貧攻堅; 鄉村振興; 相關建議
引言
目前我國正逐步向鄉村振興領域邁進。要真正的實現鄉村振興、農村脫貧,還需要充分發揮金融脫貧力量,使農民自身從被動“輸血”向積極主動“造血”轉變,讓農村、農民主動融入金融服務行業,主動開發金融生產需求,找到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同時,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們不僅要把握、學習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基礎、思維邏輯、科學含義,更要從根源上了解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道路、途徑,加快實現農村、農業的現代化、智能化、機械化發展,除此之外,更要從根本上實現農民知識化,推動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領先邁進。
一、現階段我國鄉村在金融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
(一)鄉村振興中的產業發展不穩定
在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支持鄉村地區產業化發展是強村富民的根本所在,同時也是鄉村振興工作的必然選擇,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制定的產業扶貧政策缺少具體提質增收的功能,往往是大而不專、雜而不精。產業化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不僅要有規模,還要有復雜的子系統作支撐,由于部分鄉村創業發展項目環境較差,使得鄉村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缺乏專業的技能人才、溝通信息渠道不暢、文化發展觀念更新較慢、勞動技能培育不足等問題,制約了鄉村地區農業及種養殖業產業化的高質量發展;在鄉村地區產業發展項目一般難以進行選定且容易變更,由于我國鄉村地區資源較為匱乏且金融扶貧策略過于單一,這就使得部分鄉村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忽視了相關產業鏈和支撐子系統的均衡發展。
(二)財政支持力度不夠
相比于巨大的幫扶任務,我國政府提供給鄉村振興方面的資金有限,難以滿足巨大的資金缺口。有些地方政府雖然在金融扶貧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但是往往金融扶貧設置的門檻很高,很多鄉村地區的小企業無法符合條件,對于一些及時發放貸款和優惠政策,最終也是偏向了當地的知名主力企業。對于一些鄉村地區家庭困難,沒有固定資金收入,沒有房產可抵押的貧困鄉村家庭,金融機構擔心資金風險問題,一般不予貸款,這就導致很多有實際需求的農民得不到及時的金融資助。
二、完善金融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相關建議
(一)完善相關金融組織體系
在完善當前我國鄉村地區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工作的金融組織體系時,首先應當堅持金融相關政策執行過程中的連續性,在部分鄉村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后,當地金融組織對于相應的扶貧政策也需要繼續堅持,并保持持續攻堅態勢,對發展的經濟成果進行鞏固。在扶貧項目投入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農村農業優先發展理念,對涉及到的農村項目質量和農村項目效益進行嚴格把關;在扶貧政策的執行過程中,還需要保障政策執行過程中的銜接性,樹立“顧大局,舍小家”的發展理念,重點建設現代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設施,做好扶貧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的銜接工作,提高扶貧項目資金在使用中的整體效應。當地部門還需要以鄉鎮為基層機構,并對鄉鎮區域的重點產業和扶貧項目進行編制規劃,確定扶貧項目和資金的主要發展方向;還需堅持扶貧目標的針對性,在鄉村地區需要開展差異化的扶貧,將扶貧攻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方向和工作重點。地方金融部門需積極參與到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戰略實施當中,落實好產業培育、扶持、可持續發展等系列的扶貧攻堅政策。
(二)發展農村特色主導產業,提高貧困家庭收入
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為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持久推動力。只有充分發揮農村地區資源稟賦優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才能真正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為此,一是依托當地產業發展根基,引進現代化農業發展公司,借助其先進的種植技術、管理經驗和互聯網銷售模式,開發市場前景廣闊的特色產業,推動農村產業革命向縱深發展,實現特色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雙贏。二是構建和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合理配置各類生產要素,培育股份合作社、專業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組織,加強政企合作共同創建工業園區,有效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鼓勵非農戶參與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營,實現貧困家庭持續增收。三是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加強農村等級公路的建設,推動農村電網改造,努力實現4G或5G通信網絡全覆蓋,推進生態環境整治工作,落實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建設工作,有效補齊鄉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不足的短板。
(三)統籌規劃,打造新型鄉村社區
首先,鄉村地區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該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讓農民有地種,有房住,充分的利用農村地區的土地面積,解決土地亂用,土地荒廢等問題。其次,對于金融機構劃撥的資金,農村地區應該成立相應的機構來管理和規劃專項資金的使用力度,相關投入的工程項目應該派遣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和檢查。最后,應該大力度、大范圍的去整治鄉村環境,可以成立工作組或者是委員會,以團隊的形式指導農村地區的環境問題,鼓勵黨員貢獻力量,實現環境治理和花木養護。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實現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目前我國正處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脫貧攻堅任務交匯期,為了鞏固我國農村地區脫貧攻堅成果,培育出農村地區長效脫貧攻堅機制,就需要對新階段的脫貧攻堅任務和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有機融合,這樣才可以帶動我國農村地區產業培育和產業鏈的快速良性成長,促進我國鄉村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帆.鄉村振興戰略中金融扶貧長效機制的構建[J].農業經濟,2019(10):75-76.
[2]蔡松濤.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踐與探索[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19(10):7-8.
武漢東湖學院?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