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毅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2020年以來內蒙古各項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對事關自治區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作出深刻闡釋,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脈相承、一以貫之,蘊含著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的指導意義,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內蒙古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我們將緊扣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堅定不移對表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牢記囑托謀新篇,勇擔使命開新局,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書寫烏海發展新篇章。
謀新篇、開新局,關鍵是要牢牢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蒙古地理方位、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生態環境要求等方面都比較特殊,要注意揚長避短、培優增效,全力以赴把結構調過來、功能轉過來、質量提上來。對烏海而言,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就是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主動服從服務于自治區“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的戰略定位,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剛性要求、頭等大事,以黃河生態帶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強礦區環境綜合整治,抓好礦權整合重組,推動資源節約利用,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要加快產業轉型步伐,依法依規淘汰煤焦落后產能,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推動農業向優質高效轉型,著力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要積極推動城市轉型,加快濱河二期開發建設,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強化承載能力,既提城市顏值,又增城市氣質。要下大氣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以營商環境的新面貌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要把科技創新作為優化發展動能、走好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戰略支撐,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激活力、增動力。
謀新篇、開新局,前提是要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大局。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蒙古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區,在促進民族團結上具有光榮傳統,長期以來擁有“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要倍加珍惜、繼續保持。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是我們必須堅決扛起的重大政治責任。要堅持從政治上、全局上認識和把握民族工作,堅決糾正在民族工作指導思想上的偏差,確保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推進。要持續強化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學習教育,不斷提升黨員干部運用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的能力和水平。要扎實做好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和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詳細制定工作方案、應急預案,扎實開展政策解讀、氛圍營造等工作,強化涉民族因素輿情管控,全力保障改革順利推進。要堅決抓好《內蒙古自治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的貫徹執行,研究制定我市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施意見,推動實現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形、有感、有效。要加強城市民族工作,結合我市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強化社區民族工作網格化管理,加快推動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謀新篇、開新局,根本是要增強推動發展的歷史擔當。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這次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總結歷史、開創未來。我們要通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切實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深刻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進一步修復和凈化地區政治生態,更加堅定自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落實。要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領會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義,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全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自覺主動解決好事關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