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東 劉國東 張觀南
1南方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深圳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518020;2廣東省東源縣人民醫院 517500
精準扶貧,指應用現有科學技術程序對貧困地域、貧困區域環境、貧困居民等展開的精準幫扶。其最早于2013 年,在習近平總書記湖南湘西考察中提出。其涵蓋范圍廣,在醫學領域,由上級醫療體系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進行幫扶,顯示是更為有效的精準扶貧方式[1]。當前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低下。2018 年底省委組織部、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組織的廣東省醫療衛生人才“組團式”緊密型幫扶是省衛生健康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基層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根據省組織部、省衛健委部署,采取“院與院”一對一結對幫扶3 年的形式,深圳市人民醫院精心選派醫療衛生骨干人才至少3 批次常駐東源縣人民醫院進行幫扶。醫療衛生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的實施正式響應黨“十三五”貧攻堅戰號召,有利于打通城市優質資源依次梯度下沉的通道,形成幫扶制度和機制,有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對落實醫改“補短板強基層”政策,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解決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那么,在組團式緊密型精準扶貧下,為提升東源縣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我們進行了以下探究。
1.1 群眾就醫意愿差 知己知彼方百戰不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優化中,我們首先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進行了綜合研究。根據研究顯示,中國現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存在明顯不足,如群眾就醫意愿弱[2-3]、醫療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從群眾就醫意愿差出發,我們發現,在除去基礎且最為普遍的需要打點滴以及簡單治療的疾?。ㄈ绺忻啊l熱、發炎)外,群眾很少選擇基礎醫療服務。盡管市級及以上醫院距離較遠,群眾仍會選擇舟車勞頓,享受相對更好的醫療。究其原因,無非不信任,群眾不信任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不信任基層醫院醫療技術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越發便利,人們出行更加容易和方便,這是群眾選擇更大的醫療機構為自身及家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的因素之一。但從事實出發,群眾不再信任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原因,還在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確亟需提高。例如,清遠市整體衛生資源發展情況良好,但其中農村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占比逐漸縮減[4-5]?;鶎俞t療設置相對簡陋,較為復雜的病情難以解決是現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欠缺之處。其相對薄弱的醫療服務能力,久而久之,給群眾帶來較多負面認知,在人們心里,基層醫療服務較差。除此之外,醫療設施不完善,醫療技術水平低也給疾病治療帶來諸多阻礙,誤診、醫療事故時有發生,這極大影響了群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信任,削弱了群眾接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熱情。
1.2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經研究分析,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不足之處,還體現在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高??傮w表現為,醫護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尤其是鄉鎮醫療機構優質人才匱乏,以及醫療設施陳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人才進不來、留不住等。醫護人員專業能力不足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較低的主要因素。醫者仁心,醫生是救死扶傷的代名詞。群眾一旦走進醫院就意味著身體機能出現故障,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然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醫護人員能力較低,其幫助必然有限。醫療設施陳舊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不足之二。縱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普遍相對陳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愈加認識到教育興邦、科技強國的理念。近些年國家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研究,投入大量資金到科研領域作為科研經費,支持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醫學也不例外,醫療領域是典型的高精尖技術集合地[6-7]。因此,國家在醫療領域的投入較多,給人們生命健康帶來更多保障。但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政府及國家給予的支持明顯不足,國家將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大醫院、三甲醫院、市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資源不均衡分配導致基層醫療服務設施相對薄弱?;鶎俞t療衛生服務不足之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人才進不來,留不住?;鶎俞t護人員能力不足還體現在人才引進與任用的不足?,F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中,人才引進明顯不足,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自身人才仍然較難長時間服務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體系同樣呈現明顯不足,如信息溝通機制欠缺、病房管理方式方法傳統等。
2.1 協助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國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十分重視硬件設施[8-9]?;诖?,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精準扶貧背景下,我們結合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實際情況,選擇出更符合當地人民需要的科室進行建設??剖医ㄔO中,利用市級優質醫療資源進行針對性幫扶,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優質的科室。在特色科室建設中,為確??剖医ㄔO的有效性[10-11],市級醫療單位采用了多種幫扶機制,如醫護人員能力提升,做到資源下沉。考慮到群眾就醫的方便快捷性,針對特殊人群(如孕產婦,胸痛、腦卒中患者等)構建綠色通道。在醫療領域,時間就是生命,每次緊急的醫治就是與生命賽跑的過程?;诖?,構建綠色通道無疑是提升醫療能力,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的有效手段。此外,在基礎醫療設施優化中,我們還有效利用了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構建遠程通訊系統。在現代科學技術輔助下,通過遠程培訓、遠程會診等方式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與此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醫療管理系統,加強各部門間的溝通,提升醫療服務能力[12]。從長久提升醫療服務的角度出發,我們同樣將科教科研結合,協同政府改良了東源縣人民醫院常規基礎醫療設施,引進了先進醫療儀器。同時,構建了科學的研究項目,以保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礎設施不斷優化,且持久具有實際應用,為群眾就醫提供良好保障,為醫療事業體系的完善奠定基礎[13]。
總結以上敘述,在精準扶貧項目中,從醫院硬件設施調整上,深圳市人民醫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為東源縣人民醫院提供精準幫助:⑴協助東源縣建立符合當地特色的醫療科室;⑵構建孕產婦,胸痛、腦卒中患者綠色通道;⑶利用信息技術,協助構建互聯網遠程通訊系統;⑷幫助構建東源縣人民醫院自我信息化系統,革新患者管理;⑸精準扶貧,結合科研科教,構建持續優化機制。
2.2 打造技術過硬的專業人才梯隊 切實提升工作人員工作能力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精準幫扶重中之重,是群眾得到良好醫療環境的基礎。因此,精準扶貧背景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中,針對東源縣人民醫院,幫扶構建了更為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以提升東源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工作能力。健全人才體系中,根據深圳市人民醫院現有人才隊伍建設機制,為東源縣人民醫院人才梯隊建設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人才梯隊建設建議,建議其將現有基層醫療人員進行分層,建設人才梯隊。對現有醫療工作人員按不同能力、不同級別劃分。劃分后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進行培訓,以高效提升醫護人員醫療服務能力。與此同時,在本次精準扶貧中,為保證東源縣人民醫院能夠共享深圳市人民醫院更好的培訓資源。我們在建立人才梯隊培訓機制中,制定了深圳市人民醫院與東源縣人民醫院長期幫扶機制,以加強東源縣人民醫院醫護工作人員兩地定時定點交流學習[14]。
此外,培訓中,我們鼓勵東源縣人民醫院積極利用精準扶貧資源,利用深圳市人民醫院幫扶條件,開展基層醫療工作者培訓工作。當然,在醫護人員工作能力提升中,除深圳市人民醫院提供的具體幫扶政策,東源縣人民醫院還應建設自我能力機制。在日常工作中,通過內部培訓,內部醫護服務交流、學習、考核等方式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師,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雖然存在諸多不足,醫護人員服務能力有限,但不斷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必然是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基于此,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內部,政工干部、工會人員或行政管理人員應積極開展內部服務能力提升交流會,邀請德高望重的醫護人員和醫護服務能力較強的醫護人員進行經驗分享,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內部整體服務能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
總結,本次深圳市人民醫院針對東源縣人民醫院開展精準幫扶中,除協助構建更為完善的醫療硬件設施,健全長期優化機制外,本次幫扶,我們還著力于提升東源縣人民醫院軟實力——打造醫護人員過硬的本領。在醫護人員能力提升中,構建長期幫扶機制,提供科學指導。
2.3 協助健全醫療管理制度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需要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庇護,需要從管理、制度角度出發,強化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舉措,例如留住人才計劃。上文我們提到過,現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一大阻礙即人才引不進、人才留不住。除東源縣人民醫院基層屬性,其本身的醫療管理制度同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诖?,為有效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本次精準幫扶中,協助完善相關制度亦是深圳市人民醫院重點幫扶內容之一。利用深圳市人民醫院現有資源,結合東源縣人民醫院歷史、地緣、經濟等方面,構建了“三基培訓”機制,完善了醫院科研、學科建設等規章制度,進一步強化了深圳市人民醫院、東源縣人民醫院、科研機構、政府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在健全合理考核機制中,建議東源縣人民醫院,應明確相關獎懲制度、晉升機制,健全合理考核機制。從醫護人員能力、醫德素養、服務意識等方面全面考核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醫護人員??己酥?,將表現優異的醫護人員列為重點培養對象,進行集中培養,進而在能力提升符合崗位需要的情況下,予以崗位晉升,給予高素養人才更好的發展空間。同時在薪酬福利制度完善中,向精準幫扶單位學習,重視人才,給予人才相應薪資報酬,從福利待遇及發展上滿足高素養人才需要,提升高素養人才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自我實現感受。此外,在東源縣人民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中,構建以東源縣人民醫院為龍頭的縣域醫共體,優化整合縣域所有醫療資源,通過醫共體總院與成員單位之間人才雙向流動、技術扶持等措施,整體提升東源縣醫療醫共體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縣域住院率,實現群眾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目標[6]。
總結,精準扶貧項目中,以上是本次深圳市人民醫院針對東源縣人民醫院開展的第3 項幫扶內容——規章制度細化幫扶。
總而言之,“精準扶貧下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應用研究”是一個而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是一個符合時代發展的課題,是一個具有時代標志性的醫學課題,是一個與時俱進、積極踐行醫改、踐行精準扶貧理念的課題,值得廣大醫療事業從業者高度重視。本文我們從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員能力、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精準扶貧下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行了深入探析。當然,精準扶貧下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有效舉措還有很多。例如,建立合理薪酬體系、促進人才培養、重視青年醫護人員發展、加強與三甲醫院的深層次溝通、建立三基基地等。這需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相關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積極探索,以在精準扶貧視角下,基于精準幫扶政策,精準幫扶資源,行之有效地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