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嚴謹的摘要是一篇科研論文內容的高度濃縮,是溝通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橋梁。
在今天信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時代,讀者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詳細閱讀刊物發表的每一篇論文、去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只能通過摘要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再去判斷有無閱讀全文的必要。因此,摘要的撰寫非常重要。
摘要應著重反映研究中的創新內容和作者的獨到觀點;不必列出本學科已成為常識的內容;不要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同類論文摘要的撰寫格式應一致。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擁有與正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不得引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除了公知公認者外,摘要中首次出現的縮略語、代號等須注明全稱(包括中文和英文)或加以說明。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語譯名的術語,可使用原文或在譯名后括號中注明原文。英文摘要一般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
文摘分為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報道/指示性摘要等種類。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而對于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摘要。報道性摘要的要素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與結論。指示性摘要目的是使讀者對論文有一個概括的了解,適用于新內容較少,數據少的論文,篇幅一般為200字左右為宜。報道/指示性摘要是對論文中價值最高部分內容采用報道性摘要,其余部分以指示性摘要報道。一般來說,對于報道性摘要,方法、結果、結論宜寫得詳細,目的、其他可以寫得簡單,根據具體情況也可以省略;對于指示性摘要,目的宜寫得詳細,方法、結果、結論和其他可以寫得簡單,根據具體情況也可以省略。
摘要的文字表述應該學理化、規范化,盡量使用陳述句式,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來行文,才能給人一種確定性。避免類似“文章、本研究”這樣的自我描述和評價性的詞語,避免情緒化的表達,只要客觀呈現這項研究的核心觀點和研究結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