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少儀
卵巢囊腫是臨床婦產科較為常見的腫瘤疾病,好發于20~50 歲間的女性群體,大多以良性腫瘤為主,月經不調、小腹疼痛不適等是該疾病的主要表現癥狀,若患者未能及時接受治療,會影響生育與內分泌功能,給女性群體的健康生活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1,2]。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能夠有效切除病灶,但傳統開腹手術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對機體造成的損傷較大,甚至會對卵巢功能造成嚴重損傷,給預后帶來嚴重威脅[3]。近年來腹腔下囊腫剝除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該術式能夠在有效切除病灶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卵巢功能,可有效促進患者康復[4]。本次研究就卵巢囊腫患者采用腹腔鏡下囊腫剝除術治療對手術指標及卵巢功能的影響進行分析和探討,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本院收治的35 例卵巢囊腫患者,依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20 例)與對照組(15 例)。實驗組年齡22~45 歲,平均年齡(30.14±4.96)歲;平均體質量指數(BMI)(21.74±1.49)kg/m2;平均卵巢囊腫直徑(7.29±1.14)cm。對照組年齡21~46 歲,平均年齡(30.28±5.25)歲;平均BMI(21.87±1.34)kg/m2;平均卵巢囊腫直徑(7.15±1.22)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手術治療。選取仰臥體位,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處理,手術切口選擇下腹部正中處,切開皮下組織,暴露腹腔,將卵巢提出,吸盡囊液,將卵巢皮質打開,切除病灶組織,沖洗盆腔、腹腔組織后,對切口進行依次縫合。
實驗組患者采用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體位、麻醉處理與開腹手術一致,待麻醉起效后,建立氣腹,切口選擇臍下緣約1 cm 處,氣腹壓維持在11~13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腹腔鏡和相關器械,對患者的盆腔和腹腔進行全面檢查,分離盆腔粘連,使用單極電鉤切開卵巢皮質,探尋出卵巢囊腫與卵巢皮質間的間隙,鈍性擴大裂口后,完整剝除囊腫,最后進行止血,將切口縫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術后第3 天疼痛評分及住院時間,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分值0~10 分,分值高低與疼痛程度呈正比關系。②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卵巢功能指標包括E2、FSH、LH。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實驗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第3 天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E2、FSH、L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個月,實驗組患者E2水平高于對照組,FSH、LH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比較 ()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對女性群體而言,卵巢是重要的組織器官,與女性多個生理現象存在密切聯系,此疾病的發生與遺傳、不良生活習慣、食物污染等有密切聯系,好發于育齡期女性,若治療不及時,嚴重者會給患者帶來生命威脅[5,6]。手術是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以往的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手術空間大、操作簡便、剝除腫瘤便捷,但其同樣也存在組織創傷大、術中出血量多、術后疼痛嚴重、恢復時間慢等不足之處,且還有可能會對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損傷[7]。有研究表示[8],予以患者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手術效果好,對卵巢功能影響較小,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實驗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第3 天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手術治療效果顯著,患者恢復快、疼痛輕,便于接受。腹腔鏡作為一種微創技術,手術切口小,可阻斷外界微生物進入盆腔,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在腹腔鏡輔助下對患者的腹腔等內部狀況進行仔細觀察,術野較為廣泛,能夠精準、快速的清除病變組織,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此外盆腔組織不會直接接觸拉鉤、紗布等異物,可減少感染、粘連等不良事件的發生,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復[9]。本次研究結果表示,術后3 個月,實驗組患者E2水平高于對照組,FSH、LH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治療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患者的卵巢功能,有效滿足部分患者的生育需求。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對患者的創傷小,疼痛感較低,術中借助腹腔鏡將囊腫剝除徹底,手術效率高,同樣借助腹腔鏡也能避免對其他組織的誤傷,避免了術后患者月經紊亂和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發生,最大程度保護患者的卵巢功能,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10]。
綜上所述,卵巢囊腫患者采用腹腔鏡下囊腫剝除術治療效果顯著,患者恢復快,可有效保護患者的卵巢功能,有助于改善預后,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