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青 李燕容
肺炎在臨床中屬常見性、多發性兒科疾病,發病季節無固定性,春季與冬季發病率相對較高,隨著我國空氣質量逐漸降低,兒童肺炎病發率隨之增加,目前已成為威脅兒童健康的重要疾病,該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熱、胸痛等,患兒患病后,其免疫力下降嚴重,病情易出現反復發作[1]。病情嚴重時,易誘發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治療不徹底將對患兒生長發育及身體健康構成威脅,為此,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患兒具有現實意義。常規藥物治療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臨床癥狀,但治療效果不盡理想,阿奇霉素為常用抗菌藥物,臨床資料顯示,患兒在使用該藥物后會產生耐藥性,且不良反應相對較高,影響患兒預后[2]。為此,應尋找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研究將90 例肺炎患兒進行分組研究,旨在探究小兒肺咳顆粒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兒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90 例肺炎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 例。研究組男女比為26∶19;年齡2~11 歲,平均年齡(5.79±1.74)歲。對照組男女比為24∶21;年齡1~10 歲,平均年齡(5.82±1.6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兒在用藥前均給予平喘、祛痰、退熱、營養支持、維持酸堿平衡、吸氧等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阿奇霉素干混懸劑(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12,規格:0.1 g/袋)治療,治療方式:將藥物溶于溫水中,均勻搖晃,在餐前60 min 服用或餐后120 min 服用,體重<15 kg 患兒口服10 mg/(kg·次),1 次/d;15~25 kg 患兒2 袋/次,1 次/d;26~35 kg 患兒3 袋/次,1 次/d,連續服用3 d,必要時停藥4 d 后,再連服3 d。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小兒肺咳顆粒(天圣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7416,規格:3 g/袋)治療,治療方式:開水沖服,<1 歲患兒1 袋/次;1~4 歲患兒1.5 袋/次;5~8 歲患兒3 袋/次,3 次/d。治療時間為5~7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以及癥狀消失時間。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兒臨床癥狀(咳嗽、發熱)與體征(濕啰音、陰影)徹底消失;有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與體征顯著改善;無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與體征無改善跡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兒啰音消失時間(4.73±2.27)d、咳嗽消失時間(4.37±0.68)d、退熱時間(2.47±0.38)d 均短于對照組的(6.86±2.45)、(6.59±0.48)、(3.97±0.75)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兒童肺炎在臨床兒科中較為常見,隨著我國空氣質量下降,該疾病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且趨勢于年齡偏小患兒[5]。就全球而言,肺炎占<5 歲小兒死亡總數的1/4~1/3。小兒肺炎是發展中國家<5 歲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對此疾病治療一直高度重視。該疾病炎癥的產生,導致機體黏膜出現腫脹,過量分泌黏液,而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為其發病主要誘因。身體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肺部濕啰音為該疾病主要臨床表現,藥物治療為該疾病主要治療手段[6]。
阿奇霉素是臨床常見治療兒童肺炎抗生素藥物,該藥物對感染具有顯著控制效果,能夠有效與細菌細胞中亞基相結合,通過抑制細菌轉肽過程,起到有效抗菌作用,但阿奇霉素長時間的使用,患兒易出現耐藥性,使臨床療效受到異性影響,患兒長期服用抗菌藥物,使體內菌群失調,細菌耐藥性增強易發展為難治性肺炎,同時,臨床多項研究證實,單純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小兒肺炎效果不盡理想,且安全性有待考證。小兒肺咳顆粒屬中藥制劑,為黃棕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甜,患兒對此藥物用藥依從性更佳。此藥物主要的成分有人參、茯苓、白術、沙參、麥冬、干姜、炙甘草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等為本藥物主要功效。而在治療兒童肺炎過程中不可單獨使用此藥物治療,由于肺炎發病原因較多,病毒、真菌、衣原體、支原體感染等可誘發肺炎出現,為此,應給予患兒相應的糖皮質激素藥物治療,效果更為確切。此藥物對于改善咳喘,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痰多粘稠,不易咳出等均存在較高效果。藥物中含有的白術、茯苓、人參等藥物健脾祛痰效果顯著[7],而紫苑、款冬花、瓜蔞等藥物具有止咳、平喘、祛痰、通肺之效,上述藥物與桂枝、沙參、麥冬、干姜、炙甘草、附子等藥物組成的小兒肺咳顆粒可起到止咳平喘、健脾益肺之效。與此同時,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應保持清淡的飲食,促進睡眠時間,食物應以低鹽、低脂為主,進而促進病情快速康復。
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6%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啰音消失時間(4.73±2.27)d、咳嗽消失時間(4.37±0.68)d、退熱時間(2.47±0.38)d 均短于對照組的(6.86±2.45)、(6.59±0.48)、(3.97±0.75)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小兒肺咳顆粒結合阿奇霉素治療兒童肺炎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小兒肺咳顆粒結合阿奇霉素對肺炎兒童應用價值較高,可有效縮短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提升整體治療效果,可作為臨床主要推廣治療兒童肺炎方案,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