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糖尿病在當前臨床相對常見,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之一,常見并發癥是糖尿病腎病,主要是在機體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影響下,機體腎臟功能出現異常現象的一種臨床疾病,目前我國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為25%~50%,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后期腎臟衰竭致死的關鍵原因[1]。所以臨床積極給予相應早期治療,是保護糖尿病腎病患者腎臟功能的重要途徑。故本次試驗嘗試把替米沙坦與骨化三醇聯合用在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取得顯著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56 例糖尿病腎病患者,按照奇偶數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8 例。對照組男15 例,女13 例;年齡44~68 歲,平均年齡(54.34±4.56)歲;病程1~4 年,平均病程(2.34±1.15)年。觀察組男16 例,女12 例;年齡42~70 歲,平均年齡(54.30±5.24)歲;病程2~6 年,平均病程(2.35±1.2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血壓>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24 h 尿蛋白定量>1 g;②醫學倫理委員會認可,符合醫學倫理;③患者知曉試驗內容,家屬在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或者氣管功能損傷病癥;②藥物過敏史;③意識障礙或者聽力障礙;④臨床資料并不完整。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替米沙坦片治療,首次用藥量控制在40 mg/d,監測患者血壓水平,合理調整用藥量,但是最高用藥量不能>80 mg/d,連續治療3 個月。觀察組給予替米沙坦片+骨化三醇膠丸治療,其中替米沙坦片用藥方式同對照組,骨化三醇膠丸初始用藥量是0.25 μg/d,連續治療2~4 周,觀察患者臨床癥狀,對用藥量加以調整,最高用藥劑量≤0.5 μg/d,連續用藥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鉀、血鈣、血磷、24 h 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鉀、血鈣與血磷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鉀、血鈣、血磷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1.53±0.40)g、尿微量白蛋白(73.47±8.69)mg/dl 均低于對照組的(1.92±0.54)g、(110.40±9.20)mg/d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鉀、血鈣與血磷水平比較(,mmol/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鉀、血鈣與血磷水平比較(,mmol/L)
注:兩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 尿蛋白定量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 尿蛋白定量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糖尿病患者合并腎病疾病后,很容易引起機體其他器官或系統性病變,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外周神經病變等,雖然現階段臨床并未明確闡述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機制,但是該病的發生離不開機體代謝異常、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遺傳因素、血管活性物質代謝異常等因素,通常起病相對隱匿,病程遷延難愈,只有盡早治療,才能有效減輕機體腎臟功能的損傷性[2]。
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也是機體腎小球血管損傷的重要標志,重點體現在5 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患者中,一旦機體出現持續性蛋白尿,便說明機體病情無法逆轉,腎臟功能逐漸衰竭致死,因此,臨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關鍵在于降低機體蛋白尿[3]。針對糖尿病患者,機體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腎素分泌增加明顯,合成過量的血管緊張素Ⅱ,增高機體腎小球壓力與血液灌注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損傷患者腎臟,與此同時,亦可調節機體多種細胞因子,引起腎小球纖維化,進一步加重腎臟功能的損傷程度,所以,臨床選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藥物是保護糖尿病腎病腎臟功能的重要方式[4]。
替米沙坦是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之一,用藥后可結合至機體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中,良好抑制機體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降低蛋白尿水平,促使病情盡早改善,阻礙患者糖尿病腎病的惡性發展。而骨化三醇主要成分是1.25-(OH)2D3,進入人體后可改善機體鈣與磷的代謝狀況,調節機體T 淋巴細胞亞群數量,抑制機體炎性因子的出現,完好糾正機體免疫系統功能,降低機體腎臟的免疫性損傷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異常癥狀,促進病情好轉[5]。另外,骨化三醇屬于維生素D 制品藥物的一種,由機體前體25-羥膽骨化醇合成,能夠有效對機體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產生明顯的抑制性作用,影響炎性細胞的活化,減少機體炎性因子的分泌量,最終起到良好的保護機體腎小球的目的,增強腎臟功能,而且口服用藥亦可加強機體腸道鈣的吸收性,避免患者出現高血鈣風險[6]。這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進一步保護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腎臟功能,調節機體24 h 尿蛋白定量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促進病情好轉。在本次試驗中,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鉀、血鈣、血磷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1.53±0.40)g、尿微量白蛋白(73.47±8.69)mg/dl 均低于對照組的(1.92±0.54)g、(110.40±9.20)mg/d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期間,選用替米沙坦+骨化三醇治療有助于積極調節機體的24 h 尿蛋白定量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加快患者病情盡早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