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琳鳳 金豐梅
宮頸機能不全在婦產科臨床中較為常見,是指女性宮頸含彈性纖維組織、平滑肌較少,或因宮頸內口纖維組織斷裂、峽部括約肌功能降低,造成宮頸發生病理性擴張或松弛,這是導致早產或妊娠中晚期流產的主要原因之一[1]。臨床上治療宮頸機能不全,主要采用宮頸環扎術,達到干預患者產程進展,延長孕周時間,提高活產率的目的。但部分患者術后宮縮癥狀得不到抑制,仍然會出現流產或早產狀況,因此,提升治療效果具有必要性。近年,已有報告指出[2],緊急宮頸環扎術聯合阿托西班治療宮頸機能不全,可明顯延長患者孕周時間,改善妊娠結局,但目前此方面報告較少。現將本院100 例宮頸機能不全患者分組論述此點,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 年1 月1 日~2020 年8 月31 日在珠海市婦幼保健院治療的100 例宮頸機能不全患者,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 例。入選標準:①患者均接受陰道超聲檢查,滿足宮頸機能不全判定標準,其宮頸長<30 mm,宮頸口寬>15 mm;②胎兒發育良好;③患者和其家屬均簽字同意治療。排除標準:①孕前則發現宮頸機能不全者;②因生殖道畸形、感染等因素造成宮頸機能不全者;③已出現胎膜早破或規則宮縮癥狀者;④合并嚴重妊娠合并癥者;⑤因精神、智力等因素無法配合此次治療者。對照組:孕次0~3 次,平均孕次(2±1)次;孕周19.2~26.3 周,平均孕周(23.5±1.5)周;年齡22~38 歲,平均年齡(32.2±3.5)歲。觀察組孕次0~3 次,平均孕次(2±1)次;孕周19.5~26.8周,平均孕周(23.8±1.5)周;年齡21~39 歲,平均年齡(32.8±4.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緊急宮頸環扎術+利托君治療,術前給予超聲檢查,擴張宮頸為漏斗型,內口15~35 mm,無胎盤早剝、陰道流血、陰道炎等癥狀。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置入尿管,暴露宮頸,McDonald術式,行荷包縫合。用10 號絲線,每針間套8 號導尿管,防止宮頸被絲線割傷。如羊膜囊無法回納,使用宮頸擴張球囊注入生理鹽水30 ml,將羊膜囊回納后再環扎。將100 mg 利托君混入到500 ml 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待病情穩定后改口服給藥,每間隔2 h 服用1 片,控制劑量為80~120 mg/d,宮縮完全抑制后,逐步延長服藥間隔時間,直至停藥。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阿托西班治療,阿托西班注射液6.75 mg 與生理氯化鈉溶液0.9 ml 混合后,靜脈推注,1 min 內完成,再將阿托西班37.5 mg 與生理氯化鈉90 ml 混合后,靜脈滴注,滴注300 μg/min,持續3 h,此時滴速調整為100 μg/min,持續給藥2~12 d。至完全抑制宮縮后,先停阿托西班,再停靜脈利托君,,間隔2 h 口服1 片,再逐漸延長,最后停藥。
術后如出現宮縮無法抑制,出現宮頸裂傷征兆或者先兆子宮破裂征兆則需及時拆除宮頸環扎線;如一般情況均好,可在孕37 周拆除宮頸環扎線。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孕周延長時間、自然分娩率、新生兒分娩后1 min 的Apgar評分。采用Apgar 評分評估新生兒狀況,量表分值為0~10 分,中重度窒息:0~3 分,輕度窒息:4~7 分,無窒息:8~10 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88.00%(44/50) 低于對照組90.00%(45/5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周延長時間(9.21±0.24)周長于對照組的(2.58±0.36)周、新生兒分娩后1 min 的Apgar 評分(8.68±0.54)分高于對照組的(6.35±0.2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周延長時間、新生兒分娩后1 min 的Apgar 評分比較()

表1 兩組孕周延長時間、新生兒分娩后1 min 的Apgar 評分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近年宮頸機能不全成為妊娠中晚期流產、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醫學技術改進,臨床治療早產兒的效果顯著增高,但早產仍然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早產兒易發生多種并發癥[3]。數據顯示[4],死亡新生兒中,早產占比達75%,且存活新生兒中,出現遺留智力障礙、神經系統損傷的危險性較高,特別是孕周時間<28 周的新生兒,其存活率更低。報告顯示[5],妊娠中期后,妊娠時間每增加1 d,胎兒分娩后存活幾率則會增高3%,孕周達30 周后,胎兒分娩后存活率達90%以上。所以,針對宮頸機能不全者,若想改善妊娠結局,盡量將患者妊娠時間延長非常重要[6]。
現臨床上主要采用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但若患者孕前及孕早期時無法確診宮頸機能不全,孕中期B 超才發現宮頸機能不去,采用緊急宮頸環扎術可以發揮補救性作用。報告顯示[7],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者,可明顯延長妊娠時間,且明顯提高新生兒存活率,降低新生兒窒息率,表明此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實施宮頸環扎術后,可建立和修復宮頸內口形態和機能,延長妊娠時間。但實際操作中,多種因素均會干擾到此手術的成功實施。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則為無法抑制的宮縮癥狀。雖在實施手術前確保患者無宮縮癥狀,但術中,因手術操作會刺激到宮頸、子宮,患者可能會出現宮縮癥狀。大量報告顯示[8],實施緊急宮頸環扎術干預時,多種因素均對妊娠結局有干擾性,如羊膜囊凸出、宮頸擴張、雙胎、感染等。患者宮頸發生感染后,會釋放大量炎性因子,提升宮頸軟化程度,加重宮頸機能不全癥狀,同時,炎癥會對胎膜早破和宮縮有誘發作用。同時,患者宮頸口擴張程度也會干擾到手術成功率,則宮頸擴張越大,手術則越可能會失敗[9]。宮口擴大,羊膜囊凸出,手術難度大,需回納羊膜囊,且羊膜囊凸出也會加大胎膜早破、感染的危險性,并對宮縮有加重作用。
為進一步提升宮頸機能不全治療療效。已有學者指出[10],將緊急宮頸環扎術與阿托西班聯合用于治療宮頸機能不全,可明顯延長孕周時間,降低新生兒窒息率,提升自然分娩率。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自然分娩率88.00%(44/50)低于對照組90.00%(45/5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周延長時間(9.21±0.24)周長于對照組的(2.58±0.36)周、新生兒分娩后1 min 的Apgar 評分(8.68±0.54)分高于對照組的(6.35±0.2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證實了緊急宮頸環扎術與阿托西班的治療優勢。阿托西班屬于抑制宮縮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類藥物[11],對患者宮縮有抑制效果,可用于早產。同時,此藥物半衰期時間較短,對藥物劑量有一定依賴性,所以藥物不良反應少,對縮宮素對子宮的敏感性無影響。停止給藥后,對宮縮仍然有促進作用,不會加大生產危險性。同時,報告顯示[11],阿托西班不會明顯影響患者機體糖代謝,同樣可用于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者。以往有報告稱[12],實施緊急宮頸環扎術時,加以阿托西班藥物,可明顯延長患者孕周時間,提升治療成功率,本研究結果與之相符。
綜上所述,將緊急宮頸環扎術聯合阿托西班治療宮頸機能不全,可延長孕周,改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