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可寧 上海市商業學校
疫情防控的常態化使得線上教學成為今后日常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提高線上教學效能,轉變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參考美國學者Bergmann 和Sams 在2013 年提出的傳統翻轉課堂模式[1],以及加拿大的Talbert(2014)在此基礎上增加的課前和課中練習[2],現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做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傳統課堂的調整和嘗試,將翻轉課堂的模式應用于教學中。這種模式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學習代替單一的教師知識傳授,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個模式還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課前觀看慕課或錄制的學習視頻,并自主完成學習;在課堂內,教師集中解決學生在課前自學時產生的疑問,并側重帶領學生體會知識的實際應用,有效提升了課堂效能。
在整個過程中,自主學習單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對于學生而言,慕課或錄制的視頻只是提供了學習資料,但并不能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把握學習重點,也沒能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3]。近年來,深度學習作為一種關注學生深層理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習方式,成為理論與實踐探索的焦點[4]。學習單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學情,從而引發教師對如何指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的思考。因此,我根據每一課的教學目標、視頻的內容和學生的學力,設計學習單,為學生搭建學習的支架,來輔助學習,讓深度學習成為可能。
這里,以《績效評價方法:比較法》一課的教學為例談學習單的設計與使用。
該課時是人力資源管理與實踐課程中《績效管理》中的一節。在該章節中,學生將要理解績效評價中的比較法的含義,了解比較法中簡單排序法、交替排序法、兩兩配對比較法的操作過程,并能夠運用以上三種比較法來進行員工之間績效的比較,完成績效的評價。我將“了解比較法中簡單排序法、交替排序法、兩兩配對比較法的操作過程”作為本課重點,將“能夠運用以上三種比較法來進行員工之間績效的比較,完成績效的評價”作為難點,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了一張自主學習單。通過前后兩次教學,我對于如何設計自主學習單有了一定的思考。現就兩次教學中的學習單設計和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和反思。
(1)第一次學習單設計及使用情況
如下:學習單

學習單觀看中國大學MOOC 平臺上暨南大學葉茂林老師的《人力資源管理》慕課7.4:績效評價方法:比較法,結合PPT,完成以下問題一、歐派家居(上海)銷售一部10 名銷售人員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單位:萬)如下:人員編號 A B C D E F G H I J銷售額(萬) 180 130 210 225 150 195 190 210 180 175 1. 請對銷售一部的10 名銷售人員的銷售額從高到低進行簡單排序法排序(1 號最高,10 號最低)。排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人員編號2. 請參考PPT 第32 頁,對銷售一部的10 名銷售人員的銷售額從高到低進行交替排序法排序(1 號最高,10 號最低)。排序號 人員編號 排序號 人員編號1 6 2 7 3 8 4 9 5 10 3. 除了第一季度的銷售額,10 位銷售人員的客戶滿意度評分如下(10 分為非常滿意,1 分為非常不滿意):人員編號 A B C D E F G H I J客戶滿意度 9 8 5 8 7 10 8 7 7 10(1)請參考PPT 第33 頁,請將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進行兩兩配對比較,完成以下表格。A B C D E F G H I J A B C D E F

G H I J A B C D E F G H I J(2)請參考PPT 第33 頁,請將客戶滿意度評價進行兩兩配對比較,完成以下表格。A B C D E F G H I J A B C D E F G H I J
使用情況描述:
課前三天,教師將該學習單傳給學生,學生依照學習單上的步驟和任務進行觀看和學習,并嘗試完成學習單內的問題。在線上課堂內,學生進行交流反饋,教師進行解惑和進一步指導。在學生交流反饋環節中,我發現學生對于第1 題的簡單排序法理解正確,且操作無錯誤。對于第2 題的交替排序法操作,部分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在于案例內銷售人員人數過多,使得部分學生看錯相對應的銷售額。但是大部分學生也能夠理解交替排序法的操作步驟并進行排序。在第3題的回答上,有很多學生表示兩兩配對比較法難度較大,沒能完成題目解答,或嘗試解答錯誤。
反思:
該學習單的優點在于覆蓋到了本課時的重難點,學生自主學習時內容是充實的。同時將知識轉化為工作場合實踐的模擬,這一點滿足了深度學習的基本要求之一[5]。但是也有明顯的缺陷。自主學習單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支架,學生能夠將其作為一個階梯,最終達成學習目標。但是該學習單以案例和練習為主,重在檢驗學生學習的結果,并未事先做一些鋪墊。部分學生在觀看完慕課和錄制視頻之后,要想馬上完成練習有一定難度。在原來案例信息的基礎上還增加了顧客滿意度等變量,使得一些信息處理能力薄弱的學生在題意理解上產生困難。尤其是第三題,對于學生來說,可操作性不夠,信息量也較大,部分學生覺得無從下手,距離深度學習的效果相差甚遠。
(2)第二次學習單設計及使用情況
根據以上分析,我對學習單做了修改,情況如下:學習單(一)、學習單(二)。

學習單(一)觀看中國大學MOOC 平臺上暨南大學葉茂林老師的《人力資源管理》慕課7.4:績效評價方法:比較法,結合PPT,完成以下問題一、視頻中講到的比較法分為哪幾類?二、歐派家居(上海)銷售一部6 名銷售人員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單位:萬)如下:人員編號 A B C D E F銷售額(萬) 180 130 210 225 150 195 1. 請對銷售一部的6 名銷售人員的銷售額從高到低進行簡單排序法排序(1 號最高,6 號最低)。排序號 1 2 3 4 5 6人員編號2. 請參考PPT 第32 頁,對銷售一部的6 名銷售人員的銷售額從高到低進行交替排序法排序(1 號最高,6 號最低)。排序號 人員編號 排序號 人員編號1 4 2 5 3 6

學習單(二)三、歐派家居(上海)銷售一部6 名銷售人員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單位:萬)如下:人員編號 A B C D E F銷售額(萬) 180 130 210 225 150 195 1. 除了第一季度的銷售額,6 位銷售人員的客戶滿意度評分如下(10 分為非常滿意,1 分為非常不滿意):人員編號 A B C D E F客戶滿意度 9 8 5 8 7 10(1)請參考PPT 第33 頁,請將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進行兩兩配對比較,完成以下表格。

2. 在銷售額當中,哪位銷售人員的表現最好?在客戶評價當中,哪位銷售人員的表現最好?在績效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如何評價他們的績效?使用情況描述:
在第二次教學中,學習單被分為兩張。第一張增加了對幾種比較法類型的梳理,而后包含了簡單排序法和交替排序法的實踐。第二張學習單包含了配對比較法的實踐。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根據慕課和視頻的學習內容學會簡單排序法和交替排序法的操作,完成第一張學習單的所有問題;大部分學生能夠嘗試完成第二張學習單的問題,其中部分學生能夠基本回答正確,掌握配對比較法的操作過程。無法正確完成第二張學習單的問題的學生,大多是在配對比較時候搞不清配對比較的順序,或者由于不清楚表格填寫的規則,能夠進行配對比較但是表格填寫時候出錯。在課堂內,正確使用配對比較法的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做法和過程,沒能正確回答該問題的學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疑問是如何被解決的。最后的一個問題是對于配對比較法的總結,雖然學生回答不完整,但是能夠從互相討論當中慢慢完善思考。
反思:
修改后的學習單首先幫助學生梳理了幾種比較法的類型,形成了本課時的知識框架,有助于學生后續弄清學習的重點。從學情角度考慮,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和梳理知識能力尚弱,第一個問題可以幫助他們建立知識的框架,讓學生體會如何梳理知識,以便日后在其他知識的學習中可以舉一反三。
其次,原來的一張學習單被分為兩張。學習單(一)的知識梳理和兩種排序法較為簡單,所有學生在觀看視頻和PPT 后都可以完成。考慮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對于一些學習能力不夠的學生來說也是力所能及的,正確完成學習單(一)可以增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保持學習的興趣,滿足了深度學習提出的確定學生最近發展區的要求[5]。學習單(二)增加了顧客滿意度的變量,對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對于學習能力不夠的學生是一個挑戰,但是能夠滿足學習能力強和信息處理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需求。
修改的第三個重點在于案例中的銷售人員人數,由10 人減少成了6 人。這個調整有效避免了學生由于銷售人員人數太多而看錯數據,因而排序結果出錯,卻誤以為自己沒有學會的現象。尤其對于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提高了他們在學習單(一)當中的正確率,進一步增強了信心。
學習單(二)中最后一個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對于配對比較法進行進一步的思考,雖然每個學生的回答都是不完整的,但是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相互補充可以完善他們的思考,向深度學習的目標進一步靠近。
通過前后兩次自主學習單的設計和使用情況的比較,不難發現,設計自主學習單來實現深度學習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高職學生自學能力尚弱,案例前的知識梳理不可或缺。這能輔助他們梳理視頻和PPT 當中的重點知識,更加清楚自己接下來要學習的重點內容。同時,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也不夠強,在案例問題設置過程中,需要考慮到信息過多對于他們的影響,適當精簡的信息有助于他們更加清晰地思考問題本身,而不是被過多的信息擾亂思路。
深度學習倡導教師不僅要關注高認知,還要關注高投入情感,以及知識習得的過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高低之分,但是所有學生都渴望成功,渴望享受學習過程帶來的樂趣。學習單的設計必須照顧到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更多學生體會到能夠正確完成學習單上任務的喜悅。因此學習單上的問題和任務應當深入淺出,設置基礎任務和挑戰任務。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可以從基礎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增強信心,能力強的學生從挑戰任務的探索中獲得挑戰的樂趣。
學習單中應當包含一些延伸思考的問題,可以是對于前面學習要點的概括,也可以是涉及部分學習重點的拓展內容,用來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在這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或者查閱其他資料來豐富自己的回答。在解決這類任務的同時,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課外信息檢索的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在自主學習單的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確認最近發展區,從而提供合適他們的學習支架,同時關注到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引導學生進行延伸思考,更好地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對工作實踐的模擬,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