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峰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進步,在電氣自動化的發展過程中,無功補償相關技術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對該技術的合理應用,不僅降低了電氣設備實際運行中的能耗,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整個電網的穩定性、經濟性與安全性。所以,需要各行各業都對無功補償型技術的優勢特征有一個充分認識,并在科學措施的指導下,將其本身所具備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無功補償技術;應用
眾所周知,無功補償型技術是一種新技術,已經在西方那些發達國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該技術逐漸在我國嶄露頭角,給電氣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影響。通過對此技術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讓電網實際的負荷需求得到最大化滿足,還能有效提高電氣自動化的功率。與此同時,將無功補償化技術應用到電氣自動化建設中,可以在增強電網功率的基礎上,降低供電過程中的能耗。
1、無功補償技術的分析
1.1 過濾諧波和電抗器相結合
將過濾諧波和電抗器通過串聯方式有機結合起來,能夠讓無功電流保持良好的平衡性,這樣的操作簡單而快捷,并且讓相關功率因素都滿足各項要求。與此同時,在對過濾諧波和電抗器展開合理調節時,速度很快,可以輕松完成,讓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然而,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因為在技術方面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設備成本的投入。除此之外,工作人員要增加對技術的了解和認識,盡可能將那些會給功率帶來影響的因素準確掌握,并重視風險性操作,避免給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干擾[1]。
1.2 電抗器和濾波設備相結合
將電抗器和濾波這兩種設備有機結合起來,能夠讓回路中電流的控制更加合理,對電氣自動化具體運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實行了充分完善,進而保證無功功率得到有效平衡,為工作開展創造更多便利。這種方式因為在設備數量上的要求比較少,所以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進而讓經濟成本得到了最大化降低,同時,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還有著速度快的特點,在應用環節中的效果極為顯著。除此之外,通過電抗器和濾波設備之間的結合,可以對各種電氣設備功率起到良好的平衡作用,有效降低了設備所產生的無功損耗,讓用戶能夠節省更多的電費開支。然而,在正式的使用中,需要重點關注諧波問題給設備帶來的影響,掌握裝置中功率的變化情況,從而及時制定出改進措施,保證無功補償相關技術的應用更加充分。
1.3 電容器和過濾器相結合
在電氣自動化的運行過程中,借助電容器和過濾器來對電壓進行合理調節,能夠改善變壓器中的低壓情況,并且在實際的調整環節,可以將無功功率實行變換。在應用階段,將切斷晶閘管作為基礎性操作,不僅精簡了工作程序,還讓變壓器中那些低壓部分電流得到了有效改善。除此之外,在工作中深入開展諧波電流研究,充分創新裝置模式,盡可能確保電網的運行能夠更加高效[2]。
2、基于電氣自動化中無功補償技術的應用
2.1 在配電線路中的應用
正常情況而言,在衡量與確定分支線路中出現的無功損耗現象時,會將配電變壓器實際運行的情況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合理的分析與利用,能夠充分計算其空載狀態下的無功損耗,從而為后續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據與支持,不僅可以協助工作人員進行設備的有效選擇,還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線路補償不足等問題出現概率。除此之外,在優化與完善處理既有補償效果時,一般都會依照局部電路時間抑或是結合電壓變化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性較強的優化策略,這樣才能讓最終的補償效果得到保障。
2.2 在電力用戶中得到廣泛應用
為了讓無功補償相關技術所具備的優勢作用能夠在電力用戶中充分發揮出來,就需要工作人員以實際情況為依據,選擇恰當的補償機制。比如,對于集中型補償機制來說,工作人員大多會將全部電容器組都安裝到變電裝置的內部,這樣能夠有效控制變壓器中無功功率所產生的損失量,進而實現提高節電效益的目標。與此同時,通過對無功補償化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減少輸電線路的損失情況,在確保運行條件契合自動投切要求時,工作人員要及時進行無功負荷的補充調節,這樣不僅能夠讓電力用戶具體的用電需求得到了滿足,還獲取了更多節電效益[3]。
除此之外,可以依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分組型補償機制的選擇,工作人員要給電力用戶分配合適的電容器設備,并在組別基礎上對配電線工序和配比要求等展開深入分析,進而制定出有效的補償機制,讓各組變壓器中的無功補償得以平衡。通過降低上級線路的無功功率,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線路和變壓器損耗,保證整個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當在用戶個別型補償機制中應用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將那些用電設備和電容器等充分并聯起來,讓各種設備中的無功功率得到及時補償。因為單次補償是無功補償中的一種形式,再加上單獨型電力設備的電容和電機輸入、輸出狀態基本保持一致,所以能夠及時補償無功損耗。
2.3 在變電站的合理應用
為了讓電網中的無功功率達到平衡狀態,就需要在變電站中進行集中化補償操作,常見的補償裝置包括同步調相機、并聯電容器以及靜止補償器等,這樣能夠讓相關的功率因數得到有效改善,確保終端變電所在母線側的電壓滿足要求,進而實現對變電站和輸電線路中出現的無功損耗進行補償。除此之外,對于補償裝置來說,通常情況下都是集中與母線相連接,能夠讓管理與維護工作更加方便,然而,在面對10kV的配網時,就不能起到良好的降損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無功補償相關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電氣自動化的水平。所以,需要相關人員對該技術本身所具備的優勢作用有一個充分認識,并在電氣自動化中實現合理應用,盡可能將那些優勢與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推動整個電氣自動化的健康發展。除此之外,電力企業要加強對此技術應用的力度,不僅能夠達到節能降耗的目標,有效減少運行成本的投入,還能讓供電情況更加穩定,從而為社會創造安全、可靠的用電環境,在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萬年.無功補償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實際運用論述[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000(006):10-10.
[2]申帥,張國賢.基于無功補償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研究[J].探索科學,2019,000(011):42.
[3]王璐.基于電氣自動化中無功補償技術的應用研究[J].數字化用戶,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