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富
【摘要】隨著建筑領域的不斷發展,裝配式建筑工程憑借自身絕對的優勢得到了廣泛應用,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的使用也逐步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能夠有效提高整體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本文針對當前發展階段下采用預制構件的優勢進行分析,并對裝配式建筑工程預制構件的相關施工技術及施工工藝展開了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施工技術
1、應用預制構件的重要優勢
1.1節能環保,降低項目成本
與傳統的施工工藝相比較而言,預制構件在進行加工生產時通常采用了預制的方式,有效減少了施工過程中對材料的浪費與損耗,并能夠滿足工程需要。預制構件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統一安裝的方式,節省了人力資源成本,有效降低了整體工程項目成本。預制構件裝配式建筑工程通常采用了具有保溫隔熱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與綠色環保型材料,不僅可以提高能源、材料的利用率,同時能夠保證建筑后期投入使用后的質量效果,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體驗。
1.2施工工序簡易
通常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要求以輕鋼結構為主,能夠有效減輕建筑結構自身的重量,以便于預制構件在施工過程中的運輸。裝配式建筑中預制構件施工技術逐步在建筑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預制構件所采用到的施工構件是事先以統一的形式進行加工并生產制造的,整體流程較為簡單,為管理控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定便利。通過應用這種技術能夠使得施工方法更加靈活,且減少了現場的施工作業人員,施工過程簡易,能夠確保建筑工程結構的規范化與標準化。
1.3提高整體施工效率
預制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筑工程相比較而言,裝配式建筑自身的重量較輕,整體結構由機械化進行生產與管理,有效提高了整體施工效率,避免人為施工操作所產生的失誤,推進著施工進度的加快。由于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在事先就完成了結構與功能的設計工作,并對各構件連接部位進行了分析與簡化,縮短了施工工期,確保建筑工程效率得到了提高。
2、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的施工技術要點
2.1預制構件的運輸與存放階段
在開展工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裝配式建筑工程預制構件的質量效果直接影響到整體建筑,對此,在進行構件的運輸與存放階段就應不斷加大重視力度,避免由于運輸問題造成構件的損壞,確保工程施工成本。在當前發展階段下,應用于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預制構件尺寸較大,在對其進行運輸時首先應精確測量其尺寸與體積,規劃最為合理的運輸方式與路線,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交通壓力較小的運輸道路,確保預制構件的完好性。在施工現場對預制構件進行裝卸時,應加裝相應的保護措施來避免構件受到顛簸所造成的損壞。預制構件運輸至現場后,應安排平坦寬闊的區域來進行構件的存放,對于一些容易受到外界污染的預制構件,在存放時需要考慮到采用一些隔離設施對其進行保護,保障預制構件的完整性,促使其在后續建筑施工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與性能。
2.2預制構件的安裝階段
裝配式建筑工程在開展預制構件的安裝工作時,事先應對設計圖紙進行明確,掌握各個預制構件的編號與作用,對安裝技術要點進行分析,根據規定的順序來開展安裝作業,促使裝配式建筑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裝配預制構件的過程中,需要先將水泥灌入螺栓孔中,并用螺栓來進行連接,確保隔墻與預制構件間的相互連接,之后在建筑工程結構中增設隔墻連接螺栓,從而有效保障了隔墻結構的穩固性,為后續施工作業提供便利。在對主體結構開展吊裝拼裝作業時需要以建筑工程的變形縫作為界線,兩個施工單位同時進行作業,并利用相關測量儀器檢測主體結構在拼裝時所產生的誤差大小,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與優化,確保左右兩側能夠呈相互對稱的狀態。為了能夠保障兩側誤差值,在進行施工作業時應最大限度保證施工的同步性,并采取相應措施不斷調整,確保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效果。
2.3裝配式預制構件吊裝階段
通常當前裝配式建筑工程所采用的預制構件在進行吊裝設備施工時需要選用扁擔形式的吊裝裝置,在開展吊裝施工時,若場地環境風速過大,應采用纜風繩來減輕風速因素對其造成的影響,避免安全隱患問題的產生。同時,在開展建筑承重墻預制構件進行吊裝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規范施工作業人員的操作行為,檢查吊裝設備的安全性,避免機械構件性能出現損耗,作業人員需要按照施工設計方案來開展各項施工工序,從而確保工程建設的安全穩固性。若在進行吊裝時,承重墻體底部套筒出現誤差,應通過手動對其進行調整,從而有效提升承重墻預制構件的安裝質量效果,確保整體施工效率。在確定了預制構件在工程承重墻中的垂直方位后,需要利用水準儀等測量儀器來對工程建筑墻體復核,若發現墻體水平方向的標高存在著一定誤差,應及時借助預制構件中的螺栓來安裝斜支撐桿,待檢驗達標后才可進行下一項施工作業。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在進行吊裝施工作業時需要根據施工方案來嚴格進行,及時反饋安裝施工信息,相關技術人員根據實際信息數據來分析預制構件所產生誤差的原因,從而進行合理優化,推進建筑工程質量效果的有效提升。
2.4裝配式預制構件的連接施工階段
當前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常見的連接方式包括機械式與現澆式,在實際開展施工作業時需要根據工程具體需求來選用合適的方式,可以采用螺栓來保證各項基礎部位的連接緊密性,有效保證整個工程結構的安全穩固。在開展連接施工的過程中,若預制構件內部鋼筋強度較大,需要通過運用機械式的連接方式來保證各個構件之間更加牢固穩定;若預制構件所需要連接的范圍較小,可以采用現澆式的連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施工難度,但在使用現澆式連接時應注意避免澆筑過程中產生漏漿的現象。為了能夠確保構件間的密封性與穩固性,不論采取哪一種連接方式,都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來保障構件最終的連接效果,促進相關施工技術與施工工藝水平不斷提高。
結語:
隨著當前建筑領域的不斷發展,在開展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多種新型技術與工藝,預制構件也被廣泛應用于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裝配建筑工程的質量,在預制構件的運輸與存放、安裝吊裝、連接等階段都應加大重視力度,結合具體工作內容來不斷提高施工技術,從而推動建筑工程領域的有效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玉林,范康妮,楊曉宇,龔文姣.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施工技術工藝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0(06):195.
[2]蘇鵬.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施工技術工藝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31):31-32.
[3]徐志堅,董淑君,張楠.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施工工藝分析[J].門窗,2019(0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