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偉的工作室在西安城西一個不起眼的小區里。83歲的張天偉戴著老花鏡伏在案前,將竹篾、易拉罐等做成能飛會動的風箏。
從1987年做出第一個頭會動的長龍風箏,再到“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及兵馬俑軍陣”,30多年里,張天偉沒做過重樣的風箏。每做一個風箏,要么是新造型,要么細節構造上有所改進,總比之前的好。
2009年,張氏風箏制作技藝入選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20年,張天偉被西安市非遺保護協會授予“非遺傳承終身成就獎”。他說:“我這一輩子就愛風箏,愛創新,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
數名成年男子像拔河一樣拽著一條繩子快速奔跑,繩子另一頭——竹制的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帶著48排秦俑軍陣風箏巨龍般乘風而起。為首的銅車馬駟馬昂首擺尾、奮蹄奔騰,馭車人揮臂驅馳、四下張望,車廂兩側車輪飛轉、滾滾向前。望著40米長的風箏翱翔天際,人們爆發出陣陣歡呼。
“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及兵馬俑軍陣”風箏第一次放飛的場景,永遠印在張天偉的腦海里。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耗時8個月,光是銅車馬就用了920根竹篾,有3000多個綁扎點。軍陣的192個兵馬俑全部出自張天偉之手。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