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莉娜 周嵐 李杏
繁花似錦,大地流金,每個關于春天的故事總是蘊含著希望與生機。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這個春天對于望城來說,除了美景,還有更多的關鍵詞:鄉村振興、文旅融合……一幅新時代的美麗圖景正在雷鋒家鄉的大地上徐徐展開。
3月16日,在望城區委書記劉擁兵,區委副書記、區長范焱斌的帶領下,一場頗具新意的鄉村振興觀摩活動在望城區展開,觀摩團成員們深入白箬鋪、喬口、靖港、橋驛、茶亭、銅官等街鎮,一路行、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議、一路評,從鄉村產業、人居環境、文旅融合等多角度實地感受鄉村振興給望城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
近年來,望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328家,2020年農產品營業收入400余億元,實現農村無害化廁所和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全覆蓋,實現村村通自來水,已基本建成200個美麗屋場,建設進度位居長沙市第一,努力將望城區打造成“文旅融合新示范、鄉村振興新樣板”。劉擁兵表示,下一步推動鄉村振興,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堅持就業優先,做強現代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尤其是文旅與農旅融合,努力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
趁著花期,記者按圖索驥,尋芳望城,賞明媚春景,聽春天故事,領略一方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
銅官街道太豐垸:農業公園上馬 美麗屋場上新
新農村,新生活。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是公園。在離城區最近的銅官江邊,太豐垸現代農業公園3400畝彩色油菜花和紫云英正在競相綻放。
太豐垸現代農業公園項目位于銅官片區核心區,處于長沙銅官窯遺址公園、新華聯銅官窯國際旅游度假區與銅官古鎮連接地帶,是銅官片區“雙核”之間的紐帶和緩沖區域。通過策劃主題農旅互動體驗項目,打造集農業種植、生態休閑、親子研學、主題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公園和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項目,呈現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隨著亞太農業、“全球十大必睡民宿”五號山谷等產業項目相繼引入,從2020年12月開始,太豐垸馬太公路沿線4.2公里范圍內啟動了馬廠湖、新塘灣、水桐坡、草湖墈、黃家洲、瓦窯灣等6個美麗屋場建設,春滿田間、夏夜幽谷、秋果累累、冬日暖陽、四季歡歌、五谷豐登等主題打造6個節點景觀,美麗屋場里,新與舊的元素和諧統一。
美麗屋場的打造,不僅有效提升了村民居住環境,還提升了銅官鄉村旅游體驗質量,帶動了村民增收。太豐垸村民張德龍開心地表示:“過年的時候,就有不少人來小憩園玩。現在家門口變美了,真的是太好了!可以不用到外面去,在家就可以掙錢啦!”
茶亭花海:錦繡紅土地 文旅振鄉村
又是一年花開時,黃萼裳裳待君至。二月二,龍抬頭。長沙市望城區“彩!茶亭”系列活動暨首屆“花海農民文化周”開幕式在茶亭鎮舉行,2萬余名游客共赴花海盛宴。
開幕式現場,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吸引了游客駐足欣賞,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唱出好聲音,舞出好生活。有的游客登上觀景平臺盡覽花海美景,有的在花叢中打卡拍照即興起舞,有的品嘗茶亭特色美食……一場色香味俱全的花海盛宴在春日里粉墨登場。
茶亭花海片區位于茶亭鎮東北部,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已累計投資近1500萬元。茶亭人文薈萃、稟賦獨特,農耕文化、紅色文化、雷鋒精神相互交融,孕育了獨有的崇文尚武精工的茶亭文化,涌現出了全國道德模范周美玲、見義勇為“中國好人”郭德高、孝老愛親“中國好人”向鐵梅等一大批先模人物,“雷鋒窩子”美名遠揚。
茶亭走文旅融合之路,帶動了鄉村振興。目前已建成省、市級美麗屋場8處,去野民宿、某譚小院成為新晉網紅。
白箬鋪鎮八曲河:連片“美麗磁場”? ? 孵化“美麗經濟”
提起貝拉小鎮、松鼠谷,長沙可謂無人不曉。這些周末親子游最火爆的景點,都位于望城區白箬鋪鎮光明村。得益于高標準的整體規劃,連片建設,光明、黃泥鋪、金峙、大塘、勝和,形成一個覆蓋32平方公里的光明大觀園,猶如一座“美麗磁場”,吸引著各地的人到這里打卡游玩。
去年5月,白箬鋪鎮啟動八曲河美麗屋場示范片建設。如今,光明大觀園內,美麗的八曲河畔,屋舍儼然,池塘美景,田園阡陌,如同畫廊。
據了解,八曲河美麗屋場示范片規劃建設總面積5平方公里,沿八曲河兩岸分布,包括黃泥鋪、光明、大塘三個村30個村民小組、1000余戶,根據區位、生態、文化的不同,科學定位屋場主題特色,“一村一品”,處處如畫、步步皆景。如黃泥鋪村挖掘本土愛國文化底蘊,將區域內16名抗美援朝志愿軍的歷史挖掘整理,制作成精美文化展板,同時開發微黨課《為國而戰,是我一生的驕傲——黃泥鋪村抗美援朝戰士》,讓身邊的典型成為黨史教育的“活教材”。
千家萬戶共建“美麗屋場”,白箬鋪鎮以小切口撬動鄉村振興大戰略。風景,在該鎮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
去年國慶等節慶期間,光明大觀園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全鎮11個村(社區)實現集體經濟總收入700余萬元,全面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
喬口鎮盤龍嶺村:盤活資源? “荷”艷“龍”騰
走進望城區喬口鎮盤龍嶺村,“賞荷花、呷龍蝦、當創客、住民宿、解鄉愁”的標語,在田壟里十分醒眼。來長沙,去文和友吃小龍蝦是“標配”,而擺上餐桌的,是來自盤龍嶺村的特色產品——荷花蝦。
從省定貧困村到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盤龍嶺村實現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轉變。
水域資源是盤龍嶺村最大的資源,但過去,村民單打獨斗,收效甚微,“因為地勢低洼,過去種水稻、養魚等都容易遭水災,村民收入上不來。”用活資源,讓盤龍嶺村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2017年,全村整體脫貧;2018年,被評為“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盤龍嶺村將土地流轉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成立土地專業合作社,逐戶簽訂《土地流轉經營權委托書》,將全村2900畝土地劃分為350~1000畝不等的5宗地塊,并僅限“荷花+”立體種植養殖方式,2018年“荷花+小龍蝦”得到市場認可。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盤龍嶺村土地合作社入股村民不僅能拿到每年每畝700元的土地租金,還能在荷花基地打工,獲得股份分紅和工資收入。
如今,盤龍嶺村正在開發建設特色鄉村休閑旅游項目——“荷里喬江”。該項目規劃范圍約250畝,打造融主題民宿、特色美食、生態觀光、鄉村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特色田園綜合體。這是喬口鎮因地制宜在延伸第三產業上的重要文旅項目,在土地流轉上促進了農民增收,在民宿餐飲上增加了就業崗位。
靖港鎮虢大灣:美了鄉村 富了鄉親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好地方不用去遠方,這幅動人的春色美景就在望城區靖港鎮的虢大灣屋場。令人很難想象的是,一年前這里還是“道路破爛不堪,污水橫流,墳頭遍布”的臟亂差模樣。
農業要強,農村要美,農民要富,就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鄉村治理建設之中。對此,靖港鎮在美麗屋場建設啟動之前,組織相關鎮村干部多次調研和探討,突出黨建引領,充分帶動群眾參與,短短幾個月,虢大灣屋場舊貌換新顏,水活了,景美了,連白鷺也來了。每個月,虢大灣屋場的男女老少帶上椅子,牽著孩子,捧著水果小吃聚集在金種子廣場,召開一次例行“村民茶話會”。大家圍坐在一起,學習文件政策,暢聊屋場變化,交流致富方法,其樂融融。“打牌的少了,吵架的沒了,大家更和諧了,民心更凝聚了。” 虢大灣70多歲的居民陳淑華逢人就夸。
環境治理好了,民心聚起來了,接下來就是讓老百姓富起來。目前,虢大灣已成立虢大灣旅游服務公司,注冊了“虢大灣”農產品商標,涵蓋蔬菜類、水果類、壇子菜類等10大類、100多個品種,產品受到游客熱捧。此外,虢大灣美麗屋場在治房過程中改造建設“立青驛站”,吸引了“俊仔多肉”譚俊、“90后職業農業達人”曾世杰等有志青年到屋場內創新創業,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橋驛鎮楊橋村:洞天福地? “飛”向幸福
藍天白云下,青山綠水間,白墻灰瓦的農舍坐落在綠樹繁花中,一幅生動的田園畫卷在眼前鋪開,這里便是橋驛鎮楊橋村新屋灣美麗屋場。
新屋灣美麗屋場坐落在中國福山黑麋峰腳下,地處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北大門,楊橋村產業發展核心區內,共有55戶、300余人,擁有豐富的山、水、林、田等自然資源和淳樸的民風,總投資300余萬元。主要挖掘志愿軍四十七軍141師文化干事周佑龍、解放軍1806部隊電臺臺長周樹龍、1959年3月入伍戰士周慶福等烈士紅色事跡及以塘沖周氏為代表的“忠君報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風、士風及民風,講好善行義舉、惜水蓄力等楊橋故事,使之成為一種優良傳統代代相承。
橋驛鎮依托黑麋峰優勢資源,引進長沙市天弘戶外運動有限公司滑翔傘項目,與湖南丁丁旅游有限公司成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引進開發“玻璃水滑道”漂流項目,全年實現旅游收入約13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近30萬元,成為體育休閑網紅打卡點。
天氣晴好的周末,黑麋峰滑翔傘飛行體驗基地引來不少高空極限挑戰者。五彩斑斕的滑翔傘從垂直落差近800米的上空降落,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要是出太陽的日子,這里就是漫天‘飛人了,熱鬧得很。”橋驛鎮新屋灣美麗屋場村民易爹爹說。
(文中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望城區委宣傳部提供)
記者手記:青山不老,換了人間。一次踏春之行,讓人真切撫摸到了新時代望城發展的蓬勃脈動,并從中看見了“人”的力量以及黨和政府的初心。
望城,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最大、最新、最美的城區。1000多年前,這里曾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發源地,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點,李靖、曾國藩在此屯兵良港,楷圣歐陽詢在此問學世居,傳承千年的湖湘文化還孕育出了郭亮、劉疇西等革命人物,好人雷鋒更是聲名遠揚。
近年來,望城把文化旅游業確立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堅持走全域旅游發展道路,在這里,如同踏上了一幅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處處都是宜游宜玩的風景,詩和遠方完美交融。近期,該區還將出臺專門文件,力爭建設享譽全國的“文旅融合示范區”,持續擦亮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等金字招牌。
“一年之計在于春”,不負春光,萬物可期。以春為令吹響嘹亮的號角,以春為始邁開奮斗的步伐,望城人民必將續寫山鄉巨變、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