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圓
為了了解易怒父母養育的孩子的特點,美國心理健康專家朱麗葉·維齊對很多此類家庭長大的孩子展開隨訪調查。結果發現,易怒父母對孩子的性格形成產生非常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研究人員總結出易怒父母養育的孩子的八大特點。
沉默寡言 一個孩子說:“因為父母情緒脆弱,所以我會一直道歉。”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隨時都是小心翼翼的,極其擔心哪一句話說錯招來父母痛斥。在家里很沉默,感覺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安全。這樣的孩子對他人感覺和反應過于敏感。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孩子孤獨的性格。
心事重重 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想得太多,總是心事重重,想到細枝末節,細致得令自己十分焦慮,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謹言慎行 易怒父母養育的孩子從小一犯錯就被家長責罵。因此,特別害怕惹上麻煩,做事縮手縮腳,說話謹小慎微。
優柔寡斷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到大,大事小事一概是父母說了算,從來沒機會自己做決定,所以長大之后必然出現“決策恐懼”。遇到問題很難做出選擇,或者發表任何意見。面臨決定的時候,總會焦慮,一旦發表意見又會感到誠惶誠恐,生怕自己的決定會帶來麻煩。
取悅他人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因為總害怕別人不高興或者發脾氣,所以總是會設法照顧所有人,讓每個人都高興。對自己來說,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總會憋在肚子里。
無安全感 易怒的父母永遠無法給孩子安全感,因為很難預期父母何時會責罵甚至拳腳相加,心理上感到孤獨和空虛。
不善溝通 易怒父母養育的孩子一旦情緒低落,往往會將所有人推開,拒絕與人溝通。其中一個理由是,母親就是這么做的。這些孩子也非常努力學習如何讓他人進入自己的生活,但是總覺得力不從心,其關鍵原因是不知如何與人正確交流。另一原因是,這些孩子很敏感,害怕自己說錯話或做錯事,惹得別人不高興。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最佳選擇是少與他人接觸。
缺乏自信 父母的呵斥和責罵,其實是對孩子自信的無情摧殘。這會使孩子產生“我啥事都做不好,才會被責罵”的感覺,于是自責無限放大,自信漸進丟失。由于缺乏自信,長大之后做任何事情也都害怕放開手腳,總擔心越雷池一步,招惹是非,工作和生活質量顯然都隨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