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倫
孩子的良好記憶力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與其他技能一樣,敏銳的記憶力也需要鍛煉,熟能生巧。英國“牛津大學學習中心網”最新載文,總結出“提高孩子記憶力的11種方法”。
鼓勵提問 理解是記憶的第一步。鼓勵孩子提問有助于確保孩子對相關話題有更深的理解,這也有助于培養孩子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詩歌和歌曲 可以讓孩子就正在學習的內容寫一首押韻詩或歌曲。大腦具有記憶音樂和模式的能力,音樂及押韻詩有助于改善記憶力。
走進圖書館和博物館 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不妨帶孩子去圖書館查閱不同主題的圖書或視頻,也可一起參觀博物館或美術館。將來孩子在學習相關內容時候,會更容易記住這些素材。
鼓勵積極學習 家長可通過討論不同話題,詢問孩子所思所想,讓孩子感到學習更有吸引力。大人的鼓勵有助于延長孩子對學習內容的記憶時長,鍛煉思辨技能,提高記憶力。
使用視覺助手 與純文字信息相比,增加視覺輔助內容,可更好記住所學內容。比如,制作單詞卡,學習英文單詞等。
讓孩子自己舉例 當孩子根據自身經歷舉出例子時,學習知識會變得更加容易。特別是將有些抽象的學習內容與實際相關聯的時候,孩子能更直觀地記住相關信息。
創建思維導圖 可以創建一個包含各種想法及其相互關系的思維導圖。在詞匯與話題之間建立聯系,有助于孩子積極地參與學習材料分析中,進一步加深理解。這也是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列出關鍵詞 列出與主題相關的關鍵詞列表,更容易讓孩子思考單詞與概念之間的關聯。對此類關聯越了解,孩子就越容易記住學習內容。
讓孩子當老師 家長不妨扮成孩子的學生。鼓勵孩子講課,分享自己正在學習的內容。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挑戰,可以檢測孩子對所學內容的記憶情況。
運用所有感官 視覺、觸覺和聲音朗讀、對話和使用道具,可充分利用多感官、多渠道、多線索接觸學習材料,有助于大幅提升學習記憶效果。
將信息碎片化 對孩子來說,大塊信息往往更難記住。在保證理解的前提下,將大塊信息劃分成小塊信息(信息碎片化),化整為零,孩子能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