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欠欠 呂良敬
風濕病即風濕免疫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其他相關組織和器官的慢性疾病。風濕病常見的癥狀有關節腫痛,皮疹,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蛋白尿等。
常見的風濕病可分為10大類100余種,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和血管炎等。
風濕病不再是“不死的癌癥”
為什么以前風濕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原因有以下幾點:
過去,很多人對風濕病認識不足。20多年前,可用于治療風濕病的藥物種類有限,不良反應也比較明顯。風濕病癥狀多樣,發病隱匿,常被延誤診斷,加上缺乏有效的治療,導致病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給患者帶來無盡的痛苦。
近20年來,隨著風濕學和免疫學的發展,許多新的風濕病不斷被認識,新藥、新療法不斷涌現,使風濕病的診斷和治療大為改觀。風濕免疫病已從過去“不死的癌癥”轉變為與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治療上也從無藥可治轉變為多種選擇。
隨著風濕病患者自身認知的提高,很多患者出現癥狀后及時診治,可以像健康人一樣生活,也很少出現嚴重的關節畸形。
風濕病可以治愈嗎
經過規律的監測和治療,風濕病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值得注意的是,風濕病并不能自愈或完全治愈。
風濕病的治療目的常是控制病情,保存關節、臟器功能,改善預后。短期內尚無法根除。
風濕病常見的治療措施包括以下幾種:一般治療(教育、生活方式改變、物理治療、鍛煉、對癥等),藥物治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等),手術治療(矯形、滑膜切除、關節置換等)。
包括糖皮質激素在內的傳統藥物仍是臨床治療風濕免疫疾病的一線選擇。新型治療如生物制劑、干細胞移植或新型植物藥制劑,也為風濕病患者帶來更廣闊的治療選擇。
一些風濕病患者在病情控制初期,自覺癥狀改善便自行停藥,常導致病情復發、進展。這也提示風濕病患者要認清風濕病治療的長期性,加強自我管理,不要隨意減停藥物。
風濕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只有通過規范治療、自我管理,風濕病患者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