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強
4月6日,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在太原第一實驗室項目建設現場、省科技廳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把創新擺在轉型發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做好科技體制機制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為轉型發展蹚新路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志存高遠,劍指一流創新體系。當前,隨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發布,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成為重中之重。對于一個地方而言,競爭不在僅僅是“GDP之爭”“人口之爭”,而是更深層次的創新生態、“卡脖子”技術的“智慧比拼”。山西省委把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作為轉型發展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任務,太原第一實驗室項目,更是著眼“十四五”的重大創新平臺,是山西聚才引智的生動實踐,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的關鍵一招,對標世界一流實驗室,引進北京大學彭練矛院士團隊在內的10個國內頂尖科研團隊入駐。其目標就是要建成全國乃至世界的一流創新平臺,真正填補山西在國家級創新中心的空白,為山西打造一流創新生態起到龍頭帶動作用。
敢于亮劍,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創新之于山西,猶如甘泉之于沃土。當前的山西,要轉型、要發展,惟有依靠創新。面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我們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敢于亮劍,尊重科技、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就是要與歷史性交匯期產生同頻共振,絕不能“擦肩而過”。要拓寬視野、提高站位,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山西轉型發展需要,攻克關鍵共性技術,敢于在迭代性、顛覆性、原創性技術突破中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匯聚英才,成就“科研報國”情懷。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好不好,就看能不能吸引人、留住人,讓科學家專注創新,讓企業家安心創業,共同為“轉型出雛型”貢獻力量。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不可否認,山西對人才吸引力不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但只要真心愛才、用心待才、實心留才,敢于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用心搭建事業平臺,為科技人才提供舞臺,就一定能形成“天下英才聚三晉,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新局面。
山西是一塊紅色的土地,也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邁進“十四五”,創新正當時。山西以更大的力度激勵廣大科研人員投身“彎道超車、換道領跑”的新賽道,為美麗山西高質量高速度轉型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