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育華

〔關鍵詞〕挫折;積極意義;奇跡問題;小學六年級
〔中圖分類號〕G44
【活動背景】
小學六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兒童期向青春期過渡的時期,也是從小學到中學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理解力明顯提高。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升初,不管是人際、環境,還是學科學習等,一系列的變化都需學生努力地去面對和適應,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會引發學生對于是否能夠順利適應新生活產生擔憂和焦慮。如果學生無法適應新的變化,便容易產生挫折感。
引導六年級學生理解挫折對成長的積極意義,增強學生應對挫折的信心和勇氣,將有利于提升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以更積極和勇敢的姿態迎接未來的變化。
【活動對象】
六年級學生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學生認識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并知道挫折對人的成長有積極的意義;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積極應對挫折的動機,提升學生應對挫折的信心和勇氣;
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在奇跡問題引導下想象并描繪自己成功后的模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生知道挫折對人的成長有積極意義。
難點:激發學生積極應對挫折情景的動機,提升面對挫折的信心和勇氣。
重難點的突破:擬采用視頻動畫《鷂》、疫后學業和人際受挫的情景劇《受挫的小圓》,利用奇跡問題技術,設計“魔法水晶球”活動等一些豐富的教學設計,增強學生的積極體驗感,構建對挫折的積極認知,以此激發學生積極應對挫折的動機,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
【活動方法】
情景體驗法、活動體驗法、合作探究法、認知改變法。
【活動準備】
1.課件、視頻、心理課堂成長單(50份)。
2.完成課前小調查:“我的挫折事件”。
【活動過程】
一、挫折心感受
(一)觀看視頻《鷂》的前半段
師:今天這節課的主題,跟一只名叫“鷂鷸”的小海鳥的經歷有關。接下來,讓我們跟隨著視頻,一起去看看:
(1)視頻中的小鷂鷸遇到了什么事情?
(2)遇到風浪的時候,它感覺怎么樣?
(3)面對阻擋它覓食的風浪,它的行為表現是什么?
生1:它想找食物,但是風浪打過來的時候,把它嚇到了。
生2:所以它覺得很害怕,全身都在發抖,怕風浪隨時會打過來。
生3:它躲在草叢里不敢出來,媽媽推它,它也不肯出去,它在逃避。
師:是的,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鷂鷸受到了海浪的驚嚇和阻擋,因此產生了恐懼、害怕的情緒。面對阻擋它覓食的風浪,它躲到了樹叢中,找不到食物讓鷂鷸感到很受挫。
設計意圖:通過鷂鷸覓食遇風浪阻擋的動畫,喚起學生自身的挫折情景回憶,感受挫折事件帶給自己的影響。
(二)我的挫折事件
師:在課前,我們也完成了課堂成長單上的挫折事件小調查,接下來,請同學們分享一下,對現在的你來說:
(1)讓你最受挫的事情是什么?
(2)這個挫折事件帶給你的不舒服分數是幾分?(0~10分)
(3)面對這個挫折事件,你的感受是什么?(兩個詞)
師:非常感謝同學們的分享,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讓自己感覺到受挫的事件,這是不可避免的。從大家的分享中,老師聽到,有些同學很努力地想要獲得一份好成績,有些同學想盡辦法希望得到更多的友誼,有些同學為了得到來自老師或家長的認可而自我鞭策,但生活似乎并不總能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順利,反而常常會讓我們體驗到一份求而不得的挫敗感。那挫折除了帶給我們這些不好的體驗以外,還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本節課的課堂主題是:挫折有禮。咦?挫折不是會讓我們不舒服嗎?怎么會有禮物呢?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當前對挫折事件的體驗和認知,以檢驗課堂效果,引出課堂主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并設下懸念。
二、挫折新發現
師生觀看視頻《鷂》的后半段。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跟隨著視頻,再次走進小鷂鷸的故事中,去看看挫折有沒有帶給小鷂鷸什么禮物。在看視頻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找到:
(1)勇敢地面對風浪以后,鷂鷸的感覺怎樣?
(2)在這次考驗中,它發現身邊有誰在支持它?
(3)當它迎著風浪找到食物后,它的行為表現是怎樣的?
(4)成功面對風浪后,它還發現了什么?
生1:它覺得很驚喜,興奮,因為有寄居蟹幫助它。它找到食物以后,活蹦亂跳的,還跟其他人分享食物。
生2:它很開心和激動,除了寄居蟹,它的媽媽也在鼓勵它。它發現自己不怕水之后,其他鳥都在風浪來之前就跑了,只有它很勇敢地面對著風浪去找食物。它還發現海底很漂亮。
生3:它發現海浪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也發現自己比以前更勇敢了。找到食物之后,它很有成就感。
師:是啊,正如同學們所看到的,當鷂鷸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成功面對風浪以后,它很驚喜、開心、興奮,也發現身邊有支持自己的人,發現自己可以很勇敢,會潛水,還意外地看到了海底美麗的景色。這些,不都是挫折送來的禮物嗎?原來挫折并不僅僅是想要帶給我們不舒服的體驗,它只是想考驗我們。只要通過它的考驗,我們就能夠收獲到它給我們帶來的成長的禮物。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鷂鷸成功覓食前后狀態的變化,找到挫折帶給鷂鷸的成長禮物,感受挫折對個體成長的積極意義,初步建立對挫折的積極認知。
三、挫折新視角
(一)案例故事《受挫的小圓》
師:通過鷂鷸的故事,我們了解到,挫折對成長有積極的意義,只要通過它的考驗,就能收獲成長的禮物。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小圓的故事,一起去看看:
(1)疫情返校后,是什么事情讓小圓感到很受挫?
(2)面對這個挫折事件,他的情緒感受是怎樣的?又是怎么應對的?
故事片段1:疫情期間,我和大家一樣在家里上網課。因為我覺得自己成績還可以,所以網課不用這么專心,多打會游戲也不影響。
復學后我開始認真學習,但發現成績一直上不去。當看到同學們熱烈地討論學習時,我也想過去,但因為害怕遭到大家嘲笑和嫌棄,我就退縮了,現在總是自己一個人。
馬上就升初中了,當看到自己落后的成績,想到以后的知識會更難,我很擔心和害怕升學的到來……
生1:讓他受挫的事情是成績上不去,而且也不敢跟同學玩,怕被嘲笑。他很擔心,也很害怕。
生2:他現在因為成績不好不敢跟同學們討論問題,有些退縮,而且還害怕升學的到來。
師:本以為復學之后成績可以趕上,沒想到自己的成績一直上不去,這對小圓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事件。那么,如果他能成功通過這次挫折考驗,他將收獲什么樣的禮物?接下來,請小組討論并分享。
組1:如果他能夠成功通過這次考驗,他應該會很開心,學習成績會上升,然后獲得很多的朋友,也不擔心升學的問題。
組2:他可能會因為這次的挫折,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在跟朋友相處的時候,也更加大膽一點,可能會受到同學、朋友的幫助。
組3:如果他能夠大膽地去問老師和同學的話,可能會讓老師覺得他還是一個好學的人,對他有好的印象。他自己成績好了,還可以去幫助其他同學。
組4:他以前成績好,現在成績不好了,感覺很糟糕,所以他以后也不會成為一個嘲笑別人成績差的人,可能會更理解別人和愿意幫助別人。
師:通過小組的討論和分享,發現原來這樣一個看似讓人備受打擊和害怕的挫折事件背后,原來藏著這么多有待小圓去發現和收獲的成長禮物。那么,他最終有沒有去面對這件事情,有沒有收到同學們所說的這些禮物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故事的后續!
故事片段2: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開始嘗試勇敢面對。后來,我成功了!還獲得了學校的學習進步之星!
疫情回來后,因為成績上不去,也不敢跟同學玩,我感覺很受挫。但當我勇敢面對后,我發現,學習好像也沒有那么難。因為,我知道老師、家人都會幫助我,當我主動去融入集體時,我發現朋友們不僅沒有嫌棄我,還愿意幫助我。我還因此交到了更多的朋友。現在,我上課不再分心走神,也找到了新的學習方法。我很開心,我似乎真的收到了來自挫折的禮物!
希望大家都可以收獲到挫折帶給自己的成長禮物!
設計意圖:小圓的受挫情景引起學生共鳴,小組討論引發學生對挫折意義的思考,跟隨小圓成功收到挫折禮物的故事發展,強化了學生對挫折的積極認知。
(二)活動體驗:魔法水晶球
師:剛剛大家通過小組討論,猜測小圓勇敢面對后可能會獲得的挫折之禮。如果有一個魔法水晶球,當我們把挫折事件寫上去的時候,可以提前看到成功應對挫折情境后的自己,你覺得你會從水晶球里看到什么?接下來,請同學們:
(1)將自己的挫折事件填寫在心理課堂成長單的魔法水晶球一欄中,并嘗試描述自己成功應對挫折后的模樣和收獲。
生1:我會從魔法水晶球中看到自己拿到好成績之后興奮和開心的樣子,我可以更有膽量去問老師問題,知道更多學習的方法。
生2:我身邊有很多朋友,我們在一起玩,很開心,有些人學習好,有些人運動很好,大家不會因為成績而遠離別人。
生3:我會看到老師常常表揚我,父母也會表揚我,我會很有成就感和很開心,上課的時候會很自信地舉手。
師:謝謝同學們的分享,通過神奇的魔法水晶球,我們提前預見了自己成功應對挫折后的模樣。是的,每一個挫折考驗的背后,都蘊含著成長的契機,當我們抓住這次契機,勇敢應對之后,就會收到挫折帶給我們的成長禮物。
設計意圖:用奇跡問題引導學生回歸自身的挫折事件,并通過魔法水晶球想象成功應對后的模樣,用超越當前事件,構想未來情境的方式增強學生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感和樂觀感,激發學生積極應對挫折的動機,增強應對挫折的信心和勇氣。
四、挫折心思考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挫折對我們成長的意義,那么請再看看我們這節課寫下的挫折事件,回答下列問題:
(1)現在,挫折事件帶給你的不舒服分數是多少?(0~10分)
(2)面對這個挫折事件,你現在的感受是什么?(兩個詞)
(3)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生1: 3分。我很好奇,因為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可以成功,我會收到什么禮物。
生2: 1分。因為我認真想了一下,有很多人不會因為成績好才跟你做朋友,我覺得很開心。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挫折并不可怕,如果我們被挫折嚇倒了,就會收獲不到成長的禮物。
生3: 2分。很開心很激動,因為我看到我成功后的樣子。這節課也幫助我知道了挫折不是一件壞事,它是一個考驗,我有信心面對這個考驗。
師:通過同學們的分享,老師聽到,有些同學開始好奇自己到底會收到怎樣的禮物,有些同學對自己更有信心和勇氣,有些同學突然發現自己沒有那么害怕和恐懼了……那么,如果我們真的都獲得了這些挫折的禮物,是因為我們做了什么?是怎么做到的呢?請同學們課后思考,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分享和探討。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課后對挫折的感受和認知,檢驗課堂效果。利用奇跡問題引發學生對積極應對挫折的方法的思考,為下一節課的內容做鋪墊。
【活動反思】
本節課的課堂切入點很小,重難點都放在了構建學生對挫折的積極認知上面,環節很豐富,層層遞進。課堂中設計了前后兩次對挫折打分的活動,可以直觀地呈現課堂的效果,并利用奇跡問題技術,設計“魔法水晶球”活動,巧妙攻克重難點,激發學生應對挫折的信心和勇氣。由于挫折的禮物比較抽象,讓學生從想象的畫面中提取出相應的禮物比較難,且會把學生從積極情緒的體驗中抽離出來,所以本課只要能夠描繪出在成功的場景中自己的狀態,能激發學生的積極體驗就可以了,而應對挫折的方法會在下一節課繼續探討。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里水小學,佛山,528244)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 虹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08-0034-04